斯大林建议“划江而治”,毛泽东霸气拒绝,下令百万大军挥师渡江
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取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一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灰飞烟灭,蒋介石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
大获全胜的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昂,陈兵长江以北枕戈待旦,眼看就要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但就在这个时候,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却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
电报大意是让毛泽东千万不能率军打过长江,还说要是中共军队过了长江就会引起美国出兵。苏联后来甚至还提出,希望中国的国共两大阵营对中国南北分治,就像德国、朝鲜、印度和越南那样。

对于苏联这种无耻建议,毛泽东当然是予以回绝:“斯大林同志,中国绝不可能划江而治,我们不是军阀,而是解放军,目的就是要解放全中国的!”
斯大林觉得事情不好办了,于是便威胁毛泽东:“如果你们敢越过长江进攻蒋介石国民政府,很可能遭受美国的报复。”

早在1945年2月,美国、苏联和英国就在中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雅尔塔协定》,
其中关于中国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承认了外蒙的独立。
这种丑恶企图瓜分中国的行径彻底暴露了苏美英三国的狼子野心,他们这帮人要用分裂中国的方式阻止中国走向强大。
这样问题就来了,苏联(或美国)为什么会希望中国南北分裂呢?

虽然,苏联在解放战争时期甚至是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对中国共产党施以援助,但是国与国之间考虑的因素只有利益,这种现象在二战结束以后的世界更加明显,尤其是苏联和美国。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是愿意帮助并扶持中国共产党的,因为可以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但苏联绝不希望中共发展壮大,而是用丰厚的战略物资援助来让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听话”,能够任其摆布,使其成为苏联的小弟共同对付强大的美国。
说得直白些,就是苏联希望中国可以成为一个任其摆布的傀儡。

而要达到该目的,在苏联看来,一个分裂的中国比一个统一的中国要好。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究其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共产党被蒋介石消灭,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是站在美国那一边的,万一中国的江山落入蒋介石手中,他必然会和美国结成强势同盟,这样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但斯大林也不想中国被毛泽东统一,因为同为著名政治家的他深知毛泽东的厉害,如果此人做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中国“不听话”的可能性很大。
这样一来,中国势必会在不远的将来强势崛起,再加上这个国家的人民团结奋进,勤劳勇敢,真要发展起来对苏联绝对是个不小的威胁,搞不好也会令美国惧怕——因为中国毕竟曾是一个傲立全球长达几千年的国家,这样的民族一旦团结起来绝不可小觑。

美国政府呢?其实他们一开始是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的。
因为一旦蒋介石成为总统,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中国大陆驻军,进而美军陆上作战区域就会和苏联接壤,这样美国就能在与苏联争霸的竞技场上先下一城。
蒋介石政府是美国最好的挡箭牌,即便美国将来和苏联翻脸大动干戈,在导弹技术还没有成熟的四五十年代,战火也不会燃烧到自己的本土。
但是美国政府后来放弃了这种想法,因为他们看到了苏联在二战结束后可怕的军事实力和军工生产能力,再加上斯大林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中国被蒋介石统一会彻底把斯大林惹毛,万一这帮俄国毛熊火力全开,美国可吃不消。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更不希望中国被毛泽东统一,美国这个国家刚刚获得了二战的胜利,他们正想着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整个美国政界也沉浸在“世界即将进入美利坚时代”的梦想中。
但目前看来,美国的霸主地位还不稳固,一个苏联的斯大林就已经让他们很头大了,要是中国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发展崛起,这让美国这个“世界老大”还怎么当?

所以,美苏两国这次一拍即合,他们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中国划江而治,南北分裂,这样既符合苏美两国政府的利益,两国民众也能接受。本来处于敌对状态的苏美两国因为这个原因走到了一起,既然大家认为不管谁统一中国都对自己不利,那干脆就让毛泽东和蒋介石打内战不就行了嘛!干脆让双方打成持久战,在长江边上陷入僵局。

这场战争美国不会加入,充其量也就是给国民党运运兵出出钱送送武器,这仗让蒋介石去打去,这样的话苏联也就没有了出兵的理由,同样也是仅仅对毛泽东实施点援助就好。
这样一来,中国人民在苏美两国的控制之下就被当成了傀儡互相残杀,而他们却在背后心安理得地高枕无忧,中国的资源很容易就会被掌控,利益也很容易就被无情瓜分。此等结局美苏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打个比方,中国好比是一头雄狮,这头雄狮曾在过去当了很长时间的丛林之王,只是最近一段时间生了一场病,才让白头鹰和毛熊抢占了机会。但令他们害怕的是,中国这头雄狮眼看着病就要好了。
于是白头鹰和毛熊才彻底慌了神,因为他们知道要是和一头健康的雄狮动真格的,他们绝占不到任何便宜。
所以苏美两国就一拍即合,想让中国这头雄狮继续病下去,白头鹰和毛熊宁愿分别“喂养”这头生病的狮子,也绝不能让他恢复健康。
同时,斯大林心中的小算盘打的很响,中国南北分治,就可以让中共在长城以北帮苏联镇守蒙古和新疆一带,以确保苏联在远东地区的领土。

但是,美国和苏联的处心积虑却被毛主席看得透透的:他斯大林想把中国当成挡箭牌?美国和苏联想把中国当成可以控制的傀儡?做梦呢!
毛主席心里十分明白,所谓“美苏争霸”的言论和说辞,其实也就是美国和苏联虚张声势拿来吓唬人的,他们两个绝不会真的动手。
苏联在二战时期付出了3000多万人的伤亡,莫斯科、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等大城市都被纳粹德国炸废了,这种损失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恢复的,斯大林根本没能力干涉中国的统一;
而美国注重民主,他们的国家政策——尤其是对外战争——绝不是总统一个人说了算的,美国政府和议会再加上民众绝不希望和苏联兵戎相见,因为谁也不愿意在二战结束以后又陷入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

不仅如此,美国和苏联都还犯了一个大错,他们都看走了眼,分别犯了一个“估计过高”和“估计过低”的错误。美国人高估了蒋介石,苏联人低估了毛泽东。
其实蒋介石在抗战期间因为同为反法西斯国家的缘故也接受过苏联的援助,但是后来蒋介石政府对美国频频示好,斯大林由此害怕蒋介石会完全投靠美国。
因为就当时来看,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军事实力比共产党高了好几个档次,于是斯大林便开始援助共产党,借此来平衡国共两党的实力。
只是美国和苏联都没有想到,蒋介石竟会败得这么快,毛主席竟会如此厉害。

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大战后的休整即将完成,百万大军在长江以北蓄势待发,誓要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然而,此时的斯大林还没放弃,仍旧劝毛泽东不要打过长江,他还以美国有核武器会报复、如果过江苏联就中断援助为理由又一次威胁毛主席。
毛主席这次直接霸气拒绝,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的一声令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渡江战役正式爆发。百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月23日,人民解放军顺利占领南京。

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政府的彻底覆灭,从这一刻起,不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宣告瓦解,而且美苏两国处心积虑妄想使中国南北分裂的美梦也就此破灭。
南京解放后,毛泽东心潮澎湃,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笔者看来,这首诗不仅是写给将士们鼓舞士气的,更是写给那些对中国不怀好意的国外势力看的。
这就像毛主席后来在演讲中所说的那样: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概括:苏联和美国的领导人都是借助强势的国力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但他们的政治生涯很不走运,不幸遇到了毛主席。
参考资料: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现在成为哪个民族?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公元1005年,两大王朝的代表人心平气和地坐在桌边,进行一场以和平为主要目的的友好谈判。这两个王朝,正是占据着中原大地的宋朝,以及在东亚地区占据了主导权的大辽。一个是汉民族政权,一个是少数民族政权,按常理来判断,前者必会强于后者,汉文化具有相当显著的优越性。可实际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大辽,始终是北宋政权的心腹大患。双方之所以会进行和平谈判,就是因为谁也无法在军事上征服对方,只能退而求其次。我要新鲜事2023-10-22 18:30:120000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用来比喻做事专注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
在中国古代,有着许多引人深思的典故,能够很贴切的形容某种情况。比如今天介绍的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是指三个月吃不出肉味,用来形容做事专心,全神贯注的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现在这个典故也被用来形容清贫,三月都没有吃过肉。关于三月不知肉味的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3:03:560000一万多清军增援四川 结果在路上就逃跑了9000人
清朝援军抵达四川,却在路上丧失了大部分人马。这一情况被戏称为“明军如果发足了军饷,那就天下无敌”,随后引发了一系列讨论。这一烂梗的背后,隐藏着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以及明军和清军在四川的困境。四川清军的困境远比这个烂梗所反映的更为复杂。我要新鲜事2023-10-21 20:23:420000出纳贪污92万出逃15年,2015年警方上门调查,前夫:9年前就死了
文|谢晚堂编辑|风信子“您好,请问是李顾勇(化名)家么?”2015年的一天,来自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的执法人员,全副武装地敲响了上海市的一户普通人家的房门。就在前不久,他们收到消息,在这位名为“李顾勇”的家中,可能藏匿着有关一位红色通缉犯的重要线索。于是他们没有丝毫迟疑,迅速来到李顾勇家中了解情况。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5:57:140000皇宫里有那么多美女 为啥皇帝只相信太监(皇帝身边人)
太监不会夺取皇权而且做事更有能力。太监有一个官名叫做宦官,自从秦朝时期开始,宦官的地位就越来越高。尤其是到了明朝的中期,宦官几乎可以说是天下第二。他们会成为皇上的传话筒、也成为了皇上最信任的人,除了他们被斩断了凡根、没有那么多的淫秽思想,更加没有秽乱后宫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几乎是皇上从小的玩伴。太监机构我要新鲜事2023-07-01 21:39:1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