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后,虎将许褚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甚至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自导自演一出“梦中杀人”的戏码。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两个人深得曹操信赖,一个是逐虎过涧、被曹操称为“恶来”的典韦,还有一个就是跟典韦实力不分上下“虎痴”许褚。
典韦在张绣造反时壮烈牺牲,曹操的心腹护卫就剩下许褚一人,可这么一个既忠心能力又强的人,为何突然在曹操死后销声匿迹了呢?

陈寿对许褚的评价为:“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意思是许褚这个人性格谨慎、秉公奉法,只在乎要做什么,从不会多说一句话。这种性格配上勇武的体格,自然深受曹操信赖。
曹操死后,追随曹操大半辈子的许褚恸哭吐血,一方面是知遇之恩,更多的是在战火中深厚起来的友谊,君臣之情可见一斑。
后来的许褚并非销声匿迹,他甚至在整个曹氏家族中,都倍受信赖。曹丕称帝时,官拜武卫将军,负责管理禁军。可以说曹丕把家族老小的安全问题,全部交给了许褚。等到魏明帝曹叡即位时,再次加封许褚,并连同他的孩子一并封赏。
之所以会给人销声匿迹的假象,是因为天下趋于平稳,原本割据的军阀已然被魏蜀吴三家整合。曹丕及其后人不用像曹操那样征战四方,许褚自然也不用跟随主君护卫帐前,史书便也不会再有篇幅去记录许褚的情况。
许褚之所以这么受曹氏宗族的尊重和信任,完全在于他“出道即巅峰”,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出了头角,更不用说其数次救过曹操性命。
东汉末年先是十常侍祸乱朝纲,紧接着就是百姓苦不堪言,黄巾起义爆发。当时的百姓夹在黄巾贼和官军中间,黄巾贼烧杀抢掠,官军真正讨伐黄巾的也屈指可数,简直是一丘之貉。所以摆在百姓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苟活,要么加入黄巾贼等将来被清算。

许褚偏偏开辟了另外一条路,他聚集了亲朋乡勇千人,修筑防御工事阻挡贼兵。最大的一场战役就是汝南葛陂近万人的贼兵攻打许褚家乡,这么一个人数压制的情况下,许褚丝毫没有胆怯的意思,坚决和贼兵硬碰硬。
熟悉历史攻城战的朋友都知道,守城一方居高临下,多以弓箭和木事攻击墙下的敌军。许褚也是如此,只不过他是以一人之力,用石头砸得贼人人仰马翻。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接触过正式战场的乡野之人,居然能想到构筑防御工事,并动员男女老幼居高退敌。可见许褚的军事天赋也非同一般。
贼兵虽众,可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心志上也比不上保家的乡民,根本攻不下来,只好放弃了包围,退到一定距离安营扎寨。贼人的想法很简单,困死许褚,等乡里粮食消耗殆尽,看许褚还有什么能耐。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许褚就“服软”了。他假意与贼人讲和,想要用耕牛交换粮食。毕竟所有乡里乡亲都在防御工事里,没人种田没人收割,用牛换粮食是理所当然的。贼人就是这么想的,直到他们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牛是牲畜里最有灵性的动物之一,当贼人与许褚做好交换并迁走耕牛的时候,一个不留神,那耕牛居然独自跑回了许褚这边。许褚二话不说,抓起牛的尾巴就往贼人的方向的走,硬生生将牛拖了百余步!

贼人见状惶恐不已,纷纷远离此地,再也不敢为害乡里。
许褚投奔曹操后,曹操将其与“樊哙”相提并论。樊哙就是刘邦最大的保镖,由此可见曹操对许褚的定位极其清晰。作为保镖,许褚的职业敏感度有多强呢?
许攸从袁绍阵营投奔曹操后,给曹操出了不少主意,也使得曹操从劣势转为优势,火烧乌巢粮仓,一举击败了袁绍。从此许攸自恃功高,话里话外都充满着讥讽,对曹操很不恭敬。
原本身为护卫的许褚就很讨厌有人说曹操闲话,偏偏这个许攸还敢违抗禁酒令,大肆鼓吹自己的功劳。曹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去说什么。但是许褚不会放过侮辱曹操的人,一刀斩了许攸,还了曹操清净。
事后曹操虽然表现得很难过,也惩罚了许褚。但不得不说,作为保镖,许褚打心底直到曹操想要什么以及担心什么,他做了曹操最想做的事,还替曹操背了黑锅。可见许褚并非只有勇武,心思也着实细腻。
许褚一辈子救过曹操三次次,第一次是官渡之战,徐他想要刺杀曹操时,原本休沐的许褚突然返回斩杀了贼人。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在曹操征讨马超、韩遂的时候。
曹操被马超追赶,许褚将曹操抱上小船渡河,在敌军万箭齐发中,许褚一边驾船,一边替曹操遮挡箭雨。等到两军休战之际,马超趁着曹操和韩遂谈话,准备偷袭曹操。转眼一看许褚怒目而视,便不敢再轻举妄动。
其实抛开许褚对于曹操的个人情感,许褚忠心的更是自己的主君。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位魏王。曹丕素来忌惮曹植,终于有一天曹植酒后胡言乱语被曹丕抓住了把柄,命令许褚将曹植抓来。
许褚二话不说,直奔曹植所在的临淄城,守将以公子富贵为由拒绝交人。许褚一怒之下立斩守将,进城时一路无人敢阻拦。将曹植和其他醉醺醺的狂士纷纷捆绑带回许昌,一点不念贵贱之别。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许褚既然和曹操感情如此深厚,怎会对曹植这么不留情面?这就是陈寿所说的“谨慎奉法”。他是忠于曹操,可他同样忠于的是曹魏。如果坐在主君位置上的是曹植,那么他也会毫无顾忌地把曹丕五花大绑。

综上所述,如此有功于曹氏的许褚,不可能真的销声匿迹。曹操对为保护自己而死的典韦还能年年祭奠,又怎会不好好对待许褚呢?
总之,许褚的结局是好的,他晚年仍然尽心竭力地辅佐自己的君主,最后死在自己任职期间,令魏明帝曹叡十分怀念。
司马懿有多狠?宁可把将士冻死也不发棉衣,11年后才发现他的高明
司马懿有多狠?宁可把将士冻死也不发棉衣,11年后才发现他的高明。当东汉逐渐走向衰落,诸侯争霸,英雄豪杰如繁星般璀璨,此时的诸葛亮以他出类拔萃的才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而汉室的刘备,始终执着于复兴汉朝的大业。在这个乱世之中,三国魏、蜀、吴如同天上的三颗明星,各自带着自己的魅力和底蕴。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2:53:510001一万多清军增援四川 结果在路上就逃跑了9000人
清朝援军抵达四川,却在路上丧失了大部分人马。这一情况被戏称为“明军如果发足了军饷,那就天下无敌”,随后引发了一系列讨论。这一烂梗的背后,隐藏着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以及明军和清军在四川的困境。四川清军的困境远比这个烂梗所反映的更为复杂。我要新鲜事2023-10-21 20:23:420000我们都被电视剧给骗了,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鳌拜,他根本不是奸臣
说起鳌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康熙亲政之路上的终极大boss。很多影视作品当中,都有康熙擒鳌拜这一情景。在电视剧当中,经常把鳌拜描写成了一个无恶不作,刚愎自用的大奸臣,然而其实我们都被电视剧骗了,其实他不是奸臣,只是权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鳌拜。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3:59:230000赵括简介:战国时期赵国将领(纸上谈兵的典故来源)
赵括是战国时期一个赵国的将领,在历史上十分出名,不过却不是好的名声,因为打了一场败仗而战死,死后更是被后世嘲笑了几千年,那么赵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赵括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5:25:220000因为诗文引杀生之祸的诗人:徐骏,李适之等(政治斗争)
古代的文学和现在不尽相同,古代人喜欢用文言文来写文章,还喜欢作诗,基本上学有所成者都会作诗,跟现在很不一样,因此古代有许多诗人,朝代更迭不休,因此诗人也是源源不断的,古代有许多诗人因为诗作而平步青云,但是也有人因为诗作而引发了杀生之祸。徐骏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2:01: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