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67

2000年大陆亲友看望少帅,他反复念叨一句话,弟妹:真觉得他很惨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4:330

“我想我老爹,我想回去,我想回家,我想回东北...”

这是一句期颐之年的老人在晚年一直同身边人念叨的一句话。这位老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少帅”——张学良。

他虽是军阀出身,但同他的父亲张作霖一样,在那个激荡的时代里,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坚守了底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泽东评价他为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爱国将领,他的晚年生活却始终承受着思乡的痛苦。

张学良的这种痛苦,他的四弟的妻子——谢雪萍是最了解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张学良侨居夏威夷的日子里,曾有一位妇人远渡重洋看望他三次。这位妇人,就是张学良四弟的妻子谢雪萍。

之所以张学良会多次与谢雪萍会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四弟——张学思。

在张学良的所有兄弟中,他最欣赏的就是他的四弟张学思。在张学良看来,张学思是一个十分有志气的人。

晚年的张学良曾这样评价他的几个兄弟:

“我二弟是我同胞亲弟弟,叫作张学铭,我最是看不上他。他胆子小,有好事他会削尖了头往里钻。等这件事变得危险了,他就会赶快躲开,扭头就跑。

我那三弟是个书呆子,是个念书的人。他还当过联合国的秘书,可以说,他书确实念得很好。最厉害的,还得是我这个四弟,他跟我一样都敢作敢为,他很有骨气,我最喜欢他,也最佩服他,他的脾气甚至比我还凶...”

张作霖意外遇害后,张学良危机之下执掌帅印,他问弟弟们,“父帅”遇害后,大家都有什么打算。

在众人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时,唯有张学思志气高昂,坚定地说:

“不仅家仇要报,国仇我们也要报,但报仇不是这般哀哀戚戚的,报仇要先以自强为要!”

看到张学思表现出如此的志气,心中不由地生出赞赏之情。

这时的张学思,只有十二岁。

从此以后,张学良便特别关注四弟张学思的成长,他常常到张学思的房间探望,二人经常交流军事政治问题,感情也越发热络了起来。

“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张学良指挥东北军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人时,兄弟二人就此分道扬镳。

1936年12月,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当时来看,他软禁蒋介石是以下犯上的大逆不道行为,除了张学良本人,他的家人也将面临危险,这一点,张学思十分清楚。

此时,正在中央军校念书的张学思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地拍手叫好,他打心里支持哥哥正在做的事业,对于当是国民党的许多行为,他心里早就有了看法,他说:“我的兄长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我决不能拖他的后腿。”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捕,张学思意识到了自己可能也即将遭遇危险,于是便果断地向军校校长请了探亲假,准备离开。

幸运的是校长并没有多想,爽快地批准了张学思的请求。

离开军校后,张学思迅速北上,前往北平去找地下党组织去了。

军校出身,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他,很快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中共地下党员。

之后,受党组织委托,他积极走动,联络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东北军将领,为争取释放张学良进行活动。

七七事变后,张学思接受党组织委派,前去探望被软禁在奉化的张学良。看守张学良的国民党特务并不知道张学思的地下党身份,只是当作是普通的亲属的探望。

但特务们始终紧紧跟在他们的后面,从张学思来到奉化的四天来,这些特务就没有脱离过他们的跟随。

为了有个私密的空间方便说话,赵四小姐支开特务们拉着他们去打牌,张学良带着张学思来到书房,借着三个书架和一个报架的掩护二人拿出纸和笔,开始了一段无声的谈话。

张学思在纸上写着:“大哥,你受苦了。我此行是带着任务来的,我加入了共产党,这趟来,就是奉组织的命令,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成的消息带给你的。”

接着,张学思就把当下的抗日形势,东北军旧部的情况和家人的境况同张学良一一道来。这一切消息都吸引着张学良,他在这些消息中看到了他冒险对蒋发动兵谏的意义,也看到了全民抗战胜利的希望。

抗日战争打响后,他投身敌后抗日活动,率队前往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他又任东北大学校长,创建海军学校,还受组织排遣前往苏联深造。

在前往苏联深造之前,还有一段小插曲。

由于张学思的军阀家庭背景,苏联方面一开始是拒绝张学思来苏学习的。

但后来,周恩来对苏联方面说明了情况,使得苏联之行得以实现。

他这样描述张学思的革命生涯:

张学思同志在青年时代便背叛了落后的军阀家庭,追求进步,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共产党,为我们党做了许多工作。

他是一名在长期斗争中成长锻炼、经得起考验的优秀军事干部,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对他的培养。

从苏联学成归来后,张学思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积极投入新中国的海军建设,为新中国的海军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当时的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了一支十分重要的国防力量。

1970年5月29日,这位开国少将——张学良最爱的弟弟离开了人世。

对于张学思来说,那个在海峡对岸的被软禁的哥哥,一直是他心里的牵挂。若干年后,他的爱人谢雪萍带着他的这份牵挂远渡重洋,来到了张学良面前...

张学良恢复人身自由后,在各界民主人士的支持下,前往美国的夏威夷定居。

张学思的妻子谢雪萍得知这一消息后,便想方设法与大哥取得联系。

直到2000年,谢雪萍终于有了与张学良见面的机会。这一年,正是张学良的百岁之年。

6月10日,谢雪萍带着家人坐飞机来到夏威夷,为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哥祝寿。

见面后,两位老人只是相互凝望着对方,久久不能说出话来。

张学良戴着一顶小黑帽,穿着一身旧式西装,脸上已经布满了老年斑,毕竟是已经百岁高龄了。而此时八十岁的谢雪萍竟还显得年轻了些。

虽是亲人,却素未谋面,二人坐在一起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时,谢雪萍的二女儿从行李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相册,相册了里都是张学思的照片。

张学良手捧着相册,一旁的谢雪萍一一为他介绍每一张照片的来历。

这是张学良第一次看到这些老照片,他眯缝着眼端详着照片里的人,从前的记忆一下子涌进了脑中。

当他看到一张张学思身穿军装骑在马上的照片时,他的手指在照片上来回摩梭了几下,眼睛直直的看着照片里的张学思。

谢雪萍看得出来,这张照片一定是让他回想起了他们当年的岁月。

翻看着照片,张学良心中不免一阵酸楚,他这个最让他骄傲的弟弟竟然早早地走在了自己前面,而一直被软禁的他,甚至都没办法再亲眼看他一次,他心中不免又是一阵遗憾。

看完相册后,张学良和这些刚见面的亲人有了更多的话题,他们的话匣子似乎都被打开了。他告诉张学思的子女:“几个兄弟里面,我最看好你们的父亲,就数他最有骨气,我这个四弟啊,是最厉害的,我最佩服他。”

已有百岁高龄的张学良思维还是十分地敏捷,说起小时候的事情,他经常是滔滔不绝、兴致高昂。说到动情处时,他总是会讲这么一句:“我想我老爹,我想回去,我想回家,我想回东北...”

回家,是这个老人心心念念的事情。

谢雪萍表示,每当听到他讲这句话都让身边人格外心疼,三十六岁之后,他的人生似乎就陷入停滞,六十多年来一直被困在他乡异地,对于这样一个老人来说,叫他如何忍受啊。后来,在回忆录中,谢雪萍分析,张学良为什么会这么想,还是因为张作霖去世后那口棺材还一直在大帅府里放着。后来修的坟他也一直没有机会去祭拜,九一八事变以后,他越发地身不由己,想回去也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他老是说我想我爸,没事就说上那么一句,三句两句就离不了我想我爸。

老人到这个年纪说这个话,我听着都觉得很惨...

...有家回不得,这就是这个英雄晚年的样子。”

其实早在1991年,吕正操将军就去美国探望过张学良,两人共同商讨回到大陆的事宜。

张学良还提出三个小要求:不要欢迎,不见记者,见面不要搞恭维那一套。

吕正操当然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但遗憾的是,因为赵四小姐的身体原因,张学良不能离开,所有人都没有等来张学良回到大陆的一天,也只有他的女儿张闾琳替父亲来过一趟大陆。

从大陆回去后,张闾琳向父亲讲述了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还在大陆替父亲祭拜了爷爷张作霖的墓。

听闻大陆的种种,张学良内心激动不已,他连忙去书桌上拿起毛笔,洋洋洒洒地写下“鹤有归巢梦,云无出岫心”。

身居海外的张学良,积极鼓励子女回到大陆发展,也是带着自己的希望,为祖国带去自己的光。他最关爱的孙子张居信还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憾而终,自三十六岁后,他再也没有踏上那片他熟悉的黑土地,再也没有回到东北。

这,成为了张学良此生的最大遗憾...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