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学一生坏事做尽,为何康熙偏偏对他情有独钟?
有清代许多著名的科举世家,如果单以名气而言,昆山徐家若自认第二,那么就没人敢说第一。他们家三兄弟出了一个状元,两个探花,被时人誉为“昆山三徐”。

老大徐乾学、老二徐秉义分别是康熙九年、十二年的探花郎;他们的弟弟徐元文出名更早,早在顺治十六年名列一甲一名,被顺治帝称为“佳状元”。
徐家三兄弟不仅在考场上获得了名誉,而且他们还都成了康熙皇帝看重的大臣,尤其是老大徐乾学,他虽然没有像老三那样官至大学士,但却最得圣心。
如果看过《天下长河》的读者,想必对徐乾学其人会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该剧中很客观地描述了徐乾学的为人和作风。不过在正史中,徐乾学更是一个让人作呕的无耻小人。
毫无人格可言的徐乾学
徐乾学的科举之路十分顺利,中探花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康熙十一年顺天会试,徐乾学出任副主考,正是他从弃卷中挑出了韩菼,使之有机会参加会试,并在殿试中独占鳌头。

该科会试,徐乾学也犯了很严重的政治错误,他破坏科场条例在副榜中遗取汉军卷,后被都察院举报,被处于降一级调用。
三年后,康熙皇帝为了解决平藩所带来的巨大财政亏空,出台了一个“捐纳”制度,说白了就是让那些有钱人花银子买官。徐乾学家底深厚,他也出了一大笔钱,被吏部官复原职。
回到翰林院后,徐乾学又重新进入康熙帝的视线,一年后被改为左春坊赞善兼日讲起居注官。品级尽管不高,但却因职务之便随时可以接近皇帝。
徐乾学很会钻营,也擅于溜须拍马,不久他被破格提拔为《明史》总裁官,升侍讲学士。
康熙一朝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就是为了满清入主中原正名,为他最大的政治理想“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铺路,修《明史》就是带着这种特殊使命的。
徐乾学为了康熙帝的政治需要和统治需要,不遗余力地制造各种舆论和理论服务,康熙帝对他的工作很满意,即便后来屡屡违法乱纪,康熙帝都没有加以深究。

徐乾学作为臣子,对皇权心存敬畏而一味逢迎康熙帝这都可以理解。但是他在官场上的所作所为,就让人嗤之以鼻了。
康熙前中期,朝中最大的两个势力就是索额图与明珠,徐乾学为人为官毫无底线,一心只想攀附权贵,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
起初的时候,他先投向索额图,被拒之后又投向明珠。到了索额图失势的时候,他极力打击报复索额图。在各种政治投机中,徐乾学自身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在朝中自成一派。
待明珠受到弹劾后,徐乾学倒戈相向把矛头指向明珠,在索党与明党的争夺中,徐乾学游刃有余,成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然而这一场朋党之战中,康熙帝才是真正的裁判员,徐乾学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马前卒,尽管赢得了圣心,可也招来了朝臣的不满。李光地就曾评价徐乾学,说他诡异奸诈,是朝中最危险的人物。

康熙二十七年,湖广巡抚张汧贪腐案发,此案牵扯到很多朝中重臣,包括陈廷敬、徐乾学、高士奇。
根据后来的调查,张汧曾给徐乾学、高士奇送过银子,但他们两人都是人精,在证据不足的情况把脏水泼到了陈廷敬的身上。
陈廷敬与张汧是儿女亲家,他自己从未收过张汧一两银子,张汧与徐乾学、高士奇之间那些见不得人的事,他是看在眼里的。
陈廷敬是老实人,又碍于与张汧的关系,最后受到了严厉的处分。徐乾学自然也受到了牵连,他上疏辞职请放故里。康熙准了他的请求,但还是给了他“修书总裁”的头衔,让他在家继续修史。

坏事做尽却能安享晚年
徐乾学罢官后仍居住在京城,康熙二十八年,一个叫许三礼的御史上疏弹劾徐乾学。说他结党营私,争权夺利,与高士奇互为表里、招摇受贿,并纵容子侄贪赃受贿,广占田产。
许三礼这些指证基本上都是客观事实,可是康熙帝却有意袒护徐乾学,因为徐乾学正在为康熙帝的“满清正统”卖力的宣传,所以康熙想不了了之,同时还警告许三礼不要没事找事。
没想到许三礼是个驴脾气,他经过调查,居然拿出了徐乾学的诸多证据,比如主持乡试、会试给亲戚门生开后门;与盐商合作,在扬州牟取暴利,同时投资布商、开设银号;多次通过管家收受不同名目的贿赂,等等。

铁证之下徐乾学无法反驳,为了躲避风头,他请假回老家扫墓。康熙帝也给了他台阶下,说他学问渊博,修史有功,准假回家继续编书。
徐乾学离京时,康熙帝还亲笔书写了“光焰万丈”的匾额赐给他,这块匾额也就成了徐乾学的保护伞。
徐乾学回籍后不到三个月,两江总督傅腊塔又给康熙上了奏报,指控徐乾学家族多年来横行乡里,多有不法,还列出了徐家做下的二十多件坏事。
康熙接到奏报后,仍然是置之不理,并在两年后准备重新启用徐乾学。只不过徐乾学此时病重,并在不久后去世。

徐乾学去世后,康熙帝下旨恢复他之前的官职,但是没有按照惯例给予祭葬,也没有赐给谥号。或许在康熙眼中,徐乾学也是一个无耻之辈,只不过他生前尚有利用价值,而人死了也就没必要给他盖棺定论了。
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太监?为什么出现太监?
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太监?为什么出现太监?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关于中国太监的文章。太监也称宦官,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但是,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出现太监的?为什么会出现太监?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9:33:480000宿姓起源和来历:上古伏羲后裔受封于宿因(以宿国为姓)
宿姓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中华姓氏,但宿姓人口并不多,他们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伏羲,按照《元和姓纂》的说法,宿姓氏族的前身就是一个叫做宿因的国家,伏羲氏的后人被封于此,子孙和居民也就以此为姓。宿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伏羲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54:590000印度社会的陋习:嫁妆制,种姓制度,对女性的歧视使妇女地位低下
#历史开讲#殖民前期印度妇女就业领域狭窄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首先,社会上流行的嫁妆制、印度教及种姓制度对女性的歧视使妇女地位低下,一生必须活在男性的控制下,这杜绝了她们外出工作的机会。其次,深闺制度更是将大部分女性与社会所隔离,把她们彻底限制在家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2:32000089年一82岁老汉服毒自尽,一年后公安揭开真实身份,村民:藏真深
马端如曾是川南地区最大的匪首,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曾猖獗一时,无恶不作。全国解放后,他的部下皆被抓拿归案,他却凭空消失了,多年来一直没有线索。在公安人员终于再次得到他的线索并找了过去时,已经是1990年了。也就是说,他逃亡了整整四十载。但当公安人员找到他的住处时,却仍未能将其亲手抓获,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儿子告诉找上门来的公安人员:“我的父亲,早在去年就服毒自杀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1:16:450000笑傲江湖左冷禅怎么死的,围剿令狐冲却被反杀
左冷禅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最大的反派人物之一。虽然说左冷禅坏事做尽,为人所不齿,但是不得不说他也是一个极其聪明而且有智谋的人,不过为人太过自负终究还是会失败。原本为了成为武林盟主而做的一切努力,也都全为岳不群这个终极大boss做了嫁衣,那么左冷禅怎么死的呢?其实他也并不是被岳不群所杀。一、左冷禅被令狐冲所杀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0:31: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