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发动兵变 崇祯居然这么说(明朝灭亡)
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1:46:2571阅
崇祯皇帝觉得士兵要求军饷是无耻行为。在我国经过了非常多的王朝更迭,虽然很多王朝在前期和中期的时候都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因为封建王朝的世袭制度,所以皇帝的人选一般都是从皇帝的孩子中间选出来这样的可选性就太少了,也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明君,比如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多疑,但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到了最后的崇祯皇帝就有着很大的差距了。

明朝兵变
在明朝末期,崇祯年间,李自成就率领着农民起义军马上就要攻打到北京,当时的纯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就只能自杀,其实在这之前,崇祯还是有着一定的反抗机会,他手下的士兵们也愿意守护自己的国家,不过有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发放足够的军饷,这本来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行为,可是崇祯皇帝居然说士兵们无耻。

拖欠军饷
其实在李自成进入到北京之前,崇祯皇帝已经拖欠了不少士兵的军饷,这可能并不是崇祯皇帝的想法,而是他手下人贪污所造成的,但这也和崇祯皇帝的治国不力有关,当时的士兵们每天都只能够吃干草以及穿单衣,连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为国卖命了,所以才没有去想的情况下,士兵们自然而然也是不愿意去参加战争。

明朝灭亡
从这件事情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明朝的灭亡必定是有迹可循的,一个皇帝连自己手下的士兵以及自己国家的人民都不向着他,那么这个皇帝肯定会下台,甚至于他的国家将会被改换旗帜。就是很多朝代带给我们的教训,统治者不能够只贪图享乐。
0007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朝鲜太宗李芳远简介,李芳远的历史评价
朝鲜太宗,即朝鲜太宗恭定大王、朝鲜恭定国王,李氏朝鲜的第三位国王,1400年至1418年在王位,1418年至1422年在太上王位。名讳李芳远,字遗德,庙号太宗,谥号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葬于京畿道广州内谷洞大母山献陵。朝鲜太宗李芳远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5:47:040002明朝大太监魏忠贤 为何崛起为何没落(明朝宦官)
魏忠贤能把握皇帝的心思逐渐上位,后为非作歹建立党派被新任皇帝崇祯处死。魏忠贤是明朝末期的大太监,他的崛起之路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自幼便失去了父母,为了生存,他被迫净身入宫。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太监,他的目标是权力和地位。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机智,逐步在宫廷中崭露头角。崛起和腐败我要新鲜事2024-01-09 22:09:1200001997年,一中央领导看谍战剧后,登报声明:剧中大反派是我党特工
1997年,一部名为《第二条战线》的谍战剧在大陆热播,剧情主要围绕着一群为了北平解放而奋斗的青年们展开。该剧的风靡引起了许多人观看,这其中就包括了曾任中央调查部部长的罗青长。不过,罗青长在看了这部剧后,却发现了剧中的一个重大错误——剧中一个反派实际上是我党的特工!至于为何会出现此等重大失误,其实也并不是制片方没有认真了解历史背景,只是因为这件事,只有少数人知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03:460000满清当年是否故意封闭(一直存在争议)
满清时期的封闭政策,究竟是出于对政权稳定的保守主义,还是因为外界变化无法及时了解呢?这个历史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有人认为,满清当年是刻意封闭的,目的在于维护政权的稳定和统治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满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无法及时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我们将从不同的视角深入讨论这一问题,试图揭开历史谜团的真相。我要新鲜事2024-01-16 20:37: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