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生命中的最后6个月:一天吃10顿饭,走路像鸭子般摇摇晃晃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经过多轮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政府,随后,北洋新军头子袁世凯趁机窃取了革命果实并突然称帝。
戏剧的是,袁世凯的皇帝梦持续了83天就匆匆下了台,并在不久之后突然去世。
据说,袁世凯生命的最后六个月,一天要吃十顿饭,走路已经像一只鸭子般晃晃悠悠。这是怎么回事呢?
称帝不久突然暴毙
从袁世凯从继任大总统到称帝,他的社会声誉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
从倒清英雄到窃国大盗,中间过程也如电光火石般,只有不到三个月而已。
令人不齿的是,袁世凯在就任皇帝期间,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秘密达成卖国协议,即就是所谓的“二十一条”,将中国山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

试想,倘若袁世凯继续将这个荒唐皇帝当下去,也许全中国都要与袁世凯一同陪葬,落入殖民地的深渊。
所以难怪袁世凯就任皇帝仅仅83天,就已经落到民众怨声载道的地步。
袁世凯干的是丧尽民心的事,自然也必会遭到民众的谴责。
一九一六年三月底,袁世凯终于宣布退位,取消帝制,他甚至还颇有些无奈地说:既然你们都不喜欢我当皇帝,那我还是做个大总统吧。
此时袁世凯心中苦闷无人诉,自然也会“为伊消得人憔悴”,日渐消瘦才对。可是袁世凯并没有,反而还显得越来越富态,活脱脱一副脑满肠肥的样子。
更意想不到的是,袁世凯退位几十天后之后,在自家府内突然暴毙。
这一消息传出,震惊全国。此时的袁世凯,只有不到六十的年纪。吃穿不愁,锦衣玉食,转眼间怎么会突然暴毙?
锦衣玉食极尽奢华
袁世凯的突然暴毙,使得各种流言甚嚣尘上,例如袁世凯遭人暗杀啦、袁世凯意外猝死啦、袁世凯以假死遁逃啦,等等。各类流言疯传北平,一时间风声鹤唳。
当然,以上种种流言都是吃瓜群众们的猜测,是真是假都没有地方验证。
反倒是袁世凯府上的下人,传出了一些还算可靠的小道消息:袁世凯之死,很有可能是因为补过头了。
此话乍一听显得有些无厘头。后来袁世凯的女儿独家揭秘袁世凯的私人家庭生活之后才知道,这一说法还确实是有根有据。
这也为后人揭露了不为人知的、吃货一面的袁世凯。
要说民国时期的吃货,那可是多如牛毛,比如汪曾祺、金岳霖等,谁曾想袁世凯也是个大吃货。
袁世凯可能不是最懂吃的,也不是吃得最讲究的,但一定是排场最大的。
在满清政府时期,袁世凯与慈禧有交集,两人的口味多少也有些像,慈禧喜欢吃的,袁世凯也喜欢吃。
但是,袁世凯比慈禧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袁世凯吃的,比慈禧吃的东西还要精致。
据说,袁世凯做大总统的时候,手底下官员前来拜访。

正到饭点,袁府下人给袁世凯送餐,打开食盒,里面只装有一碗小米粥,一小碟佐料,一条小鲫鱼。袁世凯往小米粥里倒些佐料,就着鲫鱼就对付了。
这让手下官员无不惊讶,民国大总统。竟然只吃这么节俭?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一碗小米粥,米粒都是下人一粒一粒亲手择选的,那小米粥的调料,乃是东北老人参和鹿茸磨成的粉。
甚至,那一条看着简单的小鲤鱼都不简单,竟也是千里迢迢运来的洪河鲫。
过量滋补拖垮身体
袁世凯的用餐习惯也和常人迥然不同。
袁世凯总是习惯非常早起,四五点便要起床洗漱,之后便要喝一碗鸡汤,有时是牛肉汤,来作为一天的开始。
这与现如今的“过早”完全是两回事,因为七点,袁世凯还要正式吃一顿早饭。
而且还必须得是来自家乡河南的鸡丝面,最好得来上几个不同馅的包子。
看看文件活动活动,又到了袁世凯的进食时间了。上午是人阳气升发的时候,这时,袁世凯便要来一碗人参鹿茸汤,养气血的同时,对肾也要大补一番。
上午补完没多久,就到十二点的午饭时间了。中餐得来一条家乡正宗的黄河大鲤鱼,这常常是袁世凯的心头好。午饭之后小憩一会儿,下午茶时间又该到了。
下午茶常常是袁世凯和几个姨太太、孩子们的同处时间。这几位姨太太和孩子们都喜欢吃些西式糕点,那么这时候。
一大堆的西式糕点往往都会堆上餐桌,袁世凯自然乐得和孩子们共同进食完。
没多久,又到了袁世凯的独自进补时间,什么大活络丹、海狗肾,什么补招呼什么,然后这大补的一天才算过去。
这样算下来,袁世凯的一天,进食次数少则七八次,多则十多次,一点不夸张。
可是,物极必反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补过头了,病也就来了。
人参、鹿茸,都是大热的补品;活络丹、海狗肾,也都是壮阳的猛药,长期这么吃下去,身体肯定是受不住的。
老话说得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一天吃十顿本就暴饮暴食,再加上吃的都是些滋补的食物,把人参当饭、鹿茸煲粥、海狗肾当点心,对身体肯定会造成反噬。以至于袁世凯的体重呈直线飙升。
如果说袁世凯再年轻一些也还好,身体消耗大,可是年纪上来了,身体素质也就下去了。
过量进补的袁世凯已经肥头大耳,甚至大总统的帽子都戴不上,衣服的领子都扣不进了。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他已经步履蹒跚得像一只鸭子,摇摇晃晃,丑态毕现。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也值得注意:在就任典礼上,袁世凯明显神情恍惚,臃肿的脸上显露出丝丝不安的神色。
不能不说,这和他疯狂进补也是有关系的。

那么多补药美食,补的只是日薄西山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可这让袁世凯在生命后期饱受便秘、牙疼的折磨,积重难返,最终油尽灯枯。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去世,带着诸多遗憾离开世界。
也有学者认为,袁世凯就是吃死的,所谓“是药三分毒”。
过量进补也往往会物极必反,尿毒症的根源,就是因慢性肾炎等疾病引起不可逆转的肾脏损伤。
这样看来,要了袁世凯命的,也正是他饕餮般的进补方式。
隋朝开过皇帝杨坚 到底是怎么死的(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的死亡原因一说是因病去世,一说是被蛾子杨广杀死。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著名的“开皇之治”,为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关于隋文帝杨坚的死因,历史上却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谜团。因为关于隋文帝的死因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因病去世我要新鲜事2024-01-24 21:01:490000秦武王举鼎到底是一时年少冲动?还是权臣蓄谋已久的阴谋?
(说历史的女人——第857期)我们在给人以重诺时总爱说一言九鼎,鼎是一个很有分量的东西,它所的承载的早已不仅仅是重量或者力量,更是权力的象征,得九鼎者所拥天下。历史上有不少人留下了与鼎有关的故事,但谈到鼎,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举过九鼎的秦武王。那么历史上的秦武王到底有何能耐举鼎?秦武王举鼎到底是一时年少冲动,还是权臣蓄谋已久的阴谋?欲知此事的底细,我们还得先来扒扒他的家底。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5:46:370000芈月一生爱过多少个男人
义渠王、秦惠文王嬴驷、秦昭襄王、魏丑夫。宣太后芈月的感情历程令人叹为观止。她在一生中遇到了几个男人,每一个都在她的命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1.义渠王他们在云梦泽相遇,并展开了一段传奇般的爱情故事。然而,为了秦国的未来,芈月最终设计陷害了义渠王,将他置于死地。这一举动不仅消除了秦国西部的隐患,还为秦国日后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秦惠文王嬴驷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46:360000糜姓起源和来历:楚国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以邑为姓)
糜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夏朝的古糜子国,它是大禹的诸侯国,主要负责种植农作物,而“糜”就表示庄稼,百姓就以此为姓和国名。二是源自楚国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子孙以邑为姓。三是源自楚国工尹-熊糜,子孙以祖先名为姓。糜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古糜子国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28: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