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愿意和平归顺北宋?
在中国古代史上,五代十国算是罕见的一次大乱世。五代十国的本质,其实可以理解成唐帝国解体后,大唐的地方政权各自形成国家,互相对峙。最终,河东军阀集团基础上的北宋完成了局部统一。
唐帝国的解体
西元907年,唐朝汴州军阀集团头目朱全忠废黜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而后称帝,建立后梁。后梁的开张,引起了唐朝其他军阀集团的不同。所以其他军阀集团也纷纷割据自立,表示不服朱全忠的皇帝权威——这其中包括两川军阀王建、淮南军阀杨渥以及河东军阀李克用。

实际上,后来的古越南和西夏,本身也脱胎于晚唐的军阀集团:古越南之前属于唐朝的静海军节度使管辖,西夏则是大唐皇帝册封的定难军节度使。
西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之后北宋对周边的各大割据政权开始了兼并战争。最终,在宋太宗时代,随着北宋灭亡北汉,北宋完成局部统一,五代十国时期也随着北汉灭亡而彻底结束。
在北宋的局部统一过程中,吴越国的终结是较为特殊的:因为不论是北宋攻打南唐、后蜀,还是南汉、北汉,都需要一定的战争过程,而吴越国的灭亡,则是很和平的形式。
那么,为什么吴越国愿意和平归顺北宋?
豪杰钱镠
吴越国的第一任君主钱镠大王早在晚唐时期曾是唐军将领。在黄巢起义冲击下,晚唐朝廷对地方的影响力进一步衰败。而各地军阀也开始了兼并战争。钱镠在兼并战争中脱颖而出,并成功割据两浙地区。为此,在唐昭宗时代,得到了昭宗皇帝的册封,这为后来的吴越国开张,建立了基础。
钱镠在乱世中能够割据一方,说明钱镠大王本身也是一个豪杰。但是钱镠大王却较早退出了晚唐军阀的混战,坚持保境自守的策略。其实个人认为钱镠是自己的地盘和淮南军阀集团接壤,而杨行密的综合实力高于钱镠,这让钱镠认清了现实。
其实,人贵有自知之明,尤其是对于钱镠这样的豪杰,能够认清不足并承认不足、甘于不足,这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的灾祸,往往都是因为不甘于不足、不承认不足导致的。比如和钱镠大王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刘守光父子就是典型。

朱全忠称帝后,派人出使两浙,册封钱镠为吴越王。当时钱镠属下大臣建议钱镠不要服从朱全忠,并提出两个方案:一个是学李克用、杨渥那样以复辟唐朝为口号,对抗后梁朝廷;一个是直接称帝,和后梁分庭抗礼——效仿割据两川的王建。
不过钱镠知道:自己现在割据两浙,除了没有皇帝尊号以外,其余的和皇帝也差不多。更何况,自己的实力不能和朱全忠、杨渥等人对抗,如果称帝或者和朱全忠交恶,很可能给自己带来灾祸。不为虚名损害实际利益,是一种智慧。因此钱镠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而是选择向后梁称臣,敢于做后梁的藩王,接受后梁朝廷的册封。
很多年后,岭南刘氏、福建王氏等势力相对不如杨行密父子、李克用父子的割据势力也宣布称帝,但是钱镠依旧坚持称王。
吴越国的灭亡
后梁灭亡的同时,汴州军阀集团也随之消亡,河东军阀集团开始主导中原,并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这五个政权,此外,北汉也是脱胎于河东军阀集团。在中原王朝变革的过程中,吴越国的统治者依旧臣服中原王朝,始终使用王的称号。
北宋赵匡胤在位期间,北宋讨伐南唐,当时赵匡胤派人通知吴越王钱俶,要求钱俶派兵和宋军一起打击南唐。此时的天下局势依旧十分明显。因此钱俶服从了赵匡胤的号令。随着南唐灭亡,南方各国中,只剩下吴越这一个割据国家尴尬存在。
早在天下群雄割据的年代,吴越国就奉行自守策略。如今天下局势尘埃落定,所以钱俶很清楚,吴越国能割据的年代也不长了。

所以宋太宗在位时期,宋太宗要求钱俶纳土归顺,钱俶没有抗拒。就这样,北宋兵不血刃兼并吴越国。
后世评价
后世对吴越国的评价很高,认为在钱家人统治吴越国数十年时间里,吴越国算是远离五代战乱的乐土。在乱世,吴越国堪比世外桃源。但也有学者认为,吴越国需要向中原进贡,而且吴越王也贪图享乐,所以吴越国百姓赋税很高。但其实和战乱相比,赋税高也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在五代十国那个皇帝都经常被杀的大乱世里,老百姓能太平生活一辈子,就已经很幸福了,还要啥自行车.
举全国之力,将星云集的雍熙北伐,为何最后还是一败涂地?
高梁河之战后不久,不甘心失败的宋太宗赵光义于986年(雍熙三年,因此史称“雍熙北伐”)春天再一次发动北伐。北宋对这次战争经过较长时期的准备,又广泛地调动起能调动的力量,单是承担军需供应和运输的民工,就扩大到从七十个州府内征调,物资调运数目之大可想而知。参战的禁军将士二十万,几乎动员了宋朝所有的精锐部队,军官无疑都是久经战场,并通过慎重的遴选。这些,都显示了宋太宗对收复燕云十六州期于必得的决心。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25:350001大乔小乔的结局后面怎么样了:夫君都短命(姐姐守寡病逝)
三国时期有着非常多的事迹,其中还有许多英雄豪杰,而自古以来没人配英雄,但是也有不少的闻名天下的美人,其中大乔和小乔就是三国时期最出名的美人,那么大乔小乔的结局后面怎么样了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大乔和小乔这两个著名的人物吧!大乔小乔的结局后面怎么样了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1:52:500000伪齐历代君主
解答:伪齐君王只有刘豫一人,伪齐仅存在了8年而已,其实伪齐只是一个金国扶植的傀儡国家,最初的刘豫只是北宋的济南知县,后来金兵占领大片北宋土地后,无法控制宋朝民众的起义和不满,就支持了很多类似伪齐一样的政权。伪齐历代君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43:550001明朝文官集团为什么如此强大(政治制度的支撑)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以其独特的政治体系和文化传统而著称。明朝文官集团的力量之所以强大,不仅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因为其坚实的政治制度基础。我们将探讨明朝文官集团强大的原因,并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政治制度支撑下的文官集团兴起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4:47:200001曹髦怎么死的:讨封司马昭时被成济杀死,年仅19岁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曹操的曾孙,曹魏的第四位皇帝。曹髦自幼聪明好学,才慧早成,当上皇帝后,因为司马昭经常干政,这令他很不满意,于是在登基第六年亲自讨伐司马昭,结果在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司马昭手下武士成济所杀,年仅19岁,实在是可惜!曹髦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07: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