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和亲,素来都是公主远嫁匈奴,为何汉朝皇帝从不娶匈奴公主?
和亲制度,是中原统治者与异族,为了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政治联姻。
和亲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过次数不等,原因各异的和亲。
但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和亲最多,那一定非汉朝莫属。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就有数名宗族女子,远嫁异族,而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昭君出塞了,而这一次和亲,也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汉匈之间的矛盾。

不过让人好奇的是,汉匈和亲,为何从来都只见汉朝公主远嫁匈奴,而不见汉朝皇帝迎娶匈奴公主呢?
生活习性不同
匈奴是长期居住在塞外的游牧民族,而汉朝是继承了华夏文明的正统王朝,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在汉朝人的观念里,除中原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一概称之为“蛮夷之地”。
而居住在蛮夷之地的人,自然也就是“蛮夷”。通过这两个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汉朝人有多瞧不起匈奴人了。
匈奴人大多居住在沙漠、草原上,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那草原上奔跑的牛羊,就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他们也没有固定的住处,牛羊走到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待到一处的草被吃完,再搬到新的地方,因此匈奴人常常会为了争夺资源,互相厮杀。渐渐地,匈奴人便养成了凶残好斗的性子。
匈奴的人口本来就不多,一旦开斗,匈奴的女人们也会加入其中。但是在汉朝人看来,女人都应该贤良淑德,在家相夫教子,最好能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因此,对于大部分的汉人来说,匈奴女人彪悍的性格,是他们接受不了的,甚至谁娶了匈奴女人,都会遭到嘲笑。
而且西汉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丈夫要是死了,女子可以选择为他守寡,或是改嫁他人。
而匈奴人的婚姻制度是收继婚制,在《史记.匈奴列传》曾记载:
“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意思就是父亲死后,儿子可以迎娶父亲的妻子,哥哥死了,弟弟也还可以迎娶哥哥的妻子。
这对于讲究三纲五常的西汉人来说,无疑是对他们价值观的一个巨大冲击,实在有违纲常伦理,根本不可能接受。
民间的百姓尚且如此,那么贵为天子的汉朝皇帝,自然也更不愿意迎娶匈奴公主了。

政治原因
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意思就是,夷狄虽有君王,却不如没有君王的诸夏各朝。在历史上,有很多因为娶了蛮夷女子,从而导致祸乱丛生,差点亡国的例子。
《周书》曾记载:晋献公征伐骊戎,骊戎为求自保,献上了一对美丽的姐妹花,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骊姬和她的妹妹。
两人作为战利品,都被晋献公收入后宫,晋献公极为疼爱这对姐妹,在骊姬的怂恿下,晋献公与自己的亲生骨肉疏远,并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储君。
晋献公之子申生因此自尽,重耳和夷武两兄弟被逼得出走,从而导致晋国内部一片混乱,为三家分晋,埋下伏笔。
基于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后世的帝王不可迎娶蛮夷之女,以免招致祸端。

如果汉朝统治者迎娶匈奴女子,那么匈奴女子所生之子,极有可能成为汉朝的继承人,这样一个身负异族血脉的皇子,对于国家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皇位之争,向来十分残酷,靠的不仅仅是皇子们的真才实学,更是他们背后的势力,一旦匈奴公主诞下皇子,那这个皇子就继承了汉朝和匈奴两国的血脉,匈奴势必会竭尽全力,支持他上位。
外戚一旦干政,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更何况还是匈奴这样一个一直对大汉虎视眈眈的异族。
如果匈奴公主所生的孩子,当上了皇帝,那就等于将汉朝的天下,拱手让于匈奴了,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源上杜绝,也就是坚决不迎娶匈奴的公主。
其实不仅仅是汉朝,纵观整个封建王朝,也很少有外族血脉的皇子,最终能够继承大统,这种约定俗成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华夏文化。

朱元璋死后葬于明孝陵为何多年之后无人盗墓
坚固的地理位置、巧妙的防盗措施、历史上的保护等。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座陵墓矗立于南京紫金山麓,它见证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荣耀与辉煌,这便是明孝陵。这座陵墓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但与其他古墓相比,明孝陵却没有遭受过盗墓者的侵扰。一、坚固的地理位置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33:110000古代女人来月经了垫什么?答案让人目瞪口呆
导语:不管是什么时代的女人都是有月经的,在古代女人来了月经但是又没有卫生巾应该怎么办呢,下面一起看看吧。古代女人来月经了垫什么现在的女性卫生用品种类繁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但是古代情况有所不同。在最古老的时候,女人月经完全没有处理,她们可能根据脏了就用干草或者树叶等等东西擦干净血迹。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11:400001候风地动仪发明者是谁:张衡(东汉天文学家)
侯风地动仪的发明人是张衡,出生于78年,去世在139年。张衡字平子,是河南人。在东汉时期,张衡就非常有名气,是天文学家,也是数学家,同时也是发明家。张衡的祖父是蜀郡太守,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张衡在年轻时曾经是朝廷官员,在62岁的时候因为生病而去世,一代伟人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一、候风地动仪有哪些作用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520001寿姓起源和来历:周太王后裔姬寿梦的子孙(以祖名为姓)
寿姓属于一个稀有姓氏,源流非常多样,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源自周王室,当时周太王的儿子仲雍建立了吴国,王位传至十四代时出了一个姬寿梦,子孙以祖先名为姓。二是源自彭祖的子孙为纪念他长寿而改为寿姓。三是源自南宋皇室将泽公赐姓为寿。寿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周王室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15:250000明朝有不少皇帝的能力平庸,为何却有276年国祚?说出来别不信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朝一共传有16位皇帝,国祚276年,从皇帝的能力来看,明朝真正称得上明君的只有六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景帝朱祁钰、明孝宗朱祐樘。我要新鲜事2023-10-09 19:40: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