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中被严重低估的将才,曾逼得曾国藩自杀!不是石达开
太平天国在历史上太出名了,是中国最后一次也是最巅峰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这次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清王朝封建势力及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一击。
在太平天国这十几年历程中,虽然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建都天京后,大多奢靡成风,不思进取。但也出现了不少极有极具政治眼光和军事才能的人,如石达开,李秀成等。
然而,有一位早期人物,其战功比燕王秦日纲更甚,不亚于石达开,却不被人所熟知,在王爷泛滥的太平天国甚至都没有封王,这个人就是罗大纲。以他的才干,绝对是太平天国中最被低估的人之一。

屡立战功
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是在洪秀全的拜上帝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里面的核心人物几乎都是拜上帝会的人,不过罗大纲却不是。
罗大纲年轻时可是一个江湖人士,跟武侠小说里面的江湖大侠一样,那时的罗大纲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劫富济贫。
后来,罗大纲加入了天地会,算是跟韦小宝同门了。他活动于永安一带,攻城略地,袭击清军。洪秀全起兵后,罗大纲遇到了太平天国的胡以晃,劝他加入太平军,太平天国的首脑人物冯云山也不断给罗大纲做思想工作,最终罗大纲率两千兵马加入了太平军,并出任左二军军帅。不过由于天地会与拜上帝会的信仰不同,他最终没有加入拜上帝会。
再后来,罗大纲又跟太平天国另一位首脑人物萧朝贵攻打永安,立下大功。随后又攻破全州,再次立下战功。
再后来的战役中,罗大纲可以说是百战百胜,而且还建立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水师部队。
在九江之战中,罗大纲与石达开一起,以诱敌深入,分割聚歼的策略,大败曾国藩的水师,气得曾国藩投江自尽,好在被手下人救了起来。
罗大纲在太平天国前期,可以说是如战神一般的人物,其勇猛、战功,在整个太平天国中恐怕也只有石达开能与之相提并论了。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罗大纲占领城池后,从不屠城,而且十分注重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经济生活,这在太平天国将领中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

极具战略目光
罗大纲除了是一位勇猛的将才外,同时也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人物。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杨秀清就急于派兵北伐,攻取燕京。这时候,罗大纲知道这种做法不可取,于是建议“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席卷山左,再出山右,会猎燕都。”并且,他还警告说,如果孤军北伐,缺少后援,必败无疑。
他的这个建议大体与朱元璋和刘邦当年的策略相似,可想而知,如果洪杨二人采纳了建议,或许历史就会有改变了。不过可惜的是,那个时候的洪杨并没有采纳。
罗大纲还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建都天京(即南京),那就一定要多打造战舰,训练水师,控制长江天险。可惜仍然没有被采纳,后来曾国藩的水师让太平天国吃尽了苦头。
在定都天京后,洪杨诸王开始过起了奢靡的生活,不再锐意进取,于是痛心疾首:“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噍类矣!”
罗大纲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可以说都是极具战略意义的,我们现在从上帝的视角观看,罗大纲无疑是太平天国中第一流的将领,同时对于局势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然而不幸的是,他不是拜上帝会的教徒,他的许多建议洪杨二人都视而不见。

罗大纲之死
关于罗大纲之死,一直众说纷纭,在野史《太平天国战记》中,说杨秀清想要篡权,但又忌惮罗大纲,于是趁着罗大纲在天京养伤,毒死了他。不过,这只是野史,不足为信。
在正史中,罗大纲是战死疆场的,只不过战死的时间和地址比较模糊,什么样的说法都有。不过有一点,他是死于1855年,那个时候还是太平天国的前期阶段。
罗大纲在太平天国将领中,着实显得有些低调,当那些战绩平平的人都封王时,他并不计较,仍旧坚守在前线,为推翻清王朝而努力。
他提出的几条战略建议,如果被采纳,或许真的有可能推翻清王朝,或者更加沉重地打击清王朝的统治,使封建制度提前结束。可惜,那时候的太平天国诸王只顾享乐,哪里还有半点以天下为己任的样子?
如果罗大纲晚出身几十年,或者出现在元末明初,或许可以大放异彩,只是历史没有如果,只能说他生错了时代。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小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盛夏的开始(每年的7月6-8日)
中国有24节气,每个季节又分6个节气,它们特征明显,还伴有各种习俗,令人印象深刻。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这点大家应该清楚,那小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解惑。小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1、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16:130000巨鹿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巨鹿之战是怎么进行的
巨鹿之战是史上最为壮烈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西楚霸王项羽的带领下,以五万楚兵战胜章邯带领的二十万秦兵。项羽就像杀神降临在秦军面前,从濮阳进军三战三捷,直接渡过黄河到巨鹿,从城北迅速击溃十万秦军,趁着章邯整理残留的十万秦兵时,把楚军粮草全断,直接杀进秦军部队,秦军全部溃败。一、巨鹿之战项羽用的是什么战略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43:200000古代800里加急有多快 为何连劫匪都不敢去抢 强盗:根本是“找
"信是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这句台词常常在古装电视剧中回响。在古代,没有信号、没有WIFI,更没有现代通讯工具。面对紧急事件,古人只能依赖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递信息。但奇怪的是,即便是江湖中的霸主,一旦遇到八百里加急的信使,也只能乖乖站在一旁让道。一、古代邮驿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12-05 20:14:390000孙中山去世后,袁世凯之子送来28字挽联,字字深意后人争论不休
辛亥革命后,胜利的果实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抢去,在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成为了民主中国的独裁统治者。他甚至竟然公然撕毁合约,篡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果实,孙中山毅然决然地再一次领导革命党人,在全国开展了针对袁世凯复辟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及“护法运动”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5:51:490001傀儡皇帝 汉桓帝绝非后世说得那么不堪 实际上是有为之君
东汉时期的桓帝,虽然在《出师表》中被诸葛亮描述为令人叹息痛恨的君主,但实际上他在前期成功削弱外戚势力,夺回了皇权,稳定了朝局。尽管他在处理朝政方面平庸,且过度依赖宦官,但他的统治并非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桓帝被认为是东汉灭亡的起点,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而灵帝并非他亲自选定的。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35: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