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比武则天还厉害的女人,一生辅佐三代帝王,却没想过当皇帝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男性似乎扮演了大部分重要角色,他们围绕着权力、地位、金钱、理想等目标,进行无休止地斗争。与此同时,大部分女性只是在幕后活动,作为父系社会的附属品。
不过,在历史长河中,也出现过如武则天这样的女性,她们不再满足于依附男性,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登上统治舞台。而在清朝也有这么一位女性,她的政治智慧不亚于武则天,但她没有想过当皇帝。
回首她的一生,辅助了三位帝王,还从小培养、教育了其中的两位,这个人就是孝庄文皇后。那么,她有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十三岁嫁人,辅助皇太极
明万历四十一年,科尔沁贝勒家的二小姐出生,父母为其取名,布木布泰,寓意是“天降贵人”,而这个女孩的命运正如同名字一样,一生显贵。
和当时许多的蒙古贵族女子早早成亲一样,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就被嫁给了爱新觉罗·皇太极,也就是清朝建立后的第一任皇帝,布木布泰就这样随着哥哥从科尔沁前往盛京,皇太极封她为侧福晋。
布木布泰的家族博尔济吉特氏,自从她的祖父莽古斯一代起就和爱新觉罗家族联姻,也正是这种关系,使得满、蒙古两族的贵族团结一致,在战争中战无不胜。
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和姐姐海兰珠也先后嫁给皇太极,使得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一落再落,直到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布木布泰只排在第五位。
虽然地位不是最高的,但是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顺治帝——福临。除了在家事上帮皇太极添丁之外,布木布泰还在军事政务上为皇太极排忧解难。
1642年,皇太极俘获了明朝将领蓟辽总督洪承畴,皇太极派了不少汉人官员劝说他,但是他不为所动,皇太极为此茶饭不思。布木布泰提议由她前往劝说,见到洪承畴后,布木布泰亲自给他熬煮人参汤。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洪承畴深受感动,最终归顺清朝。6年后,皇太极考虑派人设计清朝上下服饰,因为要融合满、汗、蒙古三民族特色,宫内很少有人了解多民族的文化,因此迟迟没有合适人选。
布木布泰向皇太极推荐了自己的侍女苏麻喇姑,成功地设计了清朝宫廷服饰,为大清朝融入中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福临继位,因立后母子险些决裂
1643年,皇太极急病驾崩,没有来得及立太子继承皇位。一时间,后宫和朝廷内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已是庄妃的布木布泰精心设计,说服众人拥立自己的儿子福临登基。但皇太极弟弟多尔衮意图废掉福临,自立为帝。
这时,又是布木布泰挺身而出,运用话术以及家族的势力压制住了多尔衮,给顺治帝福临争取了成长的时间。
随着福临继位,布木布泰被尊为了太后,多年帮助皇太极处理政务,加上本身聪明好学,布木布泰的政治智慧得到了提升。

在福临面前,她是严格又慈爱的母亲,在大臣面前,她是威严公正的太后。如果此时的她试图操控朝政,完全可以废掉年幼的福临,但是她选择辅助儿子,帮助儿子成长为开明的君主。
顺治继位初期,由于多尔衮势力强大,孝庄文皇后担心他会危及顺治的统治。为了更好地教导福临,孝庄文皇后派出苏麻喇姑担任她与儿子之间的信使,对其口传心授。
等到顺治帝福临长大后,多尔衮也去世了,权力回到了福临手中。等到福临立后的时候,孝庄文皇后将自己的侄女册封为后,但是福临并不喜欢她。
为此,母子争斗了几年后,最后福临还是废掉了皇后。孝庄太后这么做,也是有她自己原因的,主要就是为了平衡贵族的势力。后来,她又把科尔沁多罗贝勒的女儿立为皇后,福临同样不喜欢这个女孩。
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的“不喜”中,福临依然遇到了自己的“白月光”。那时,他对于初入皇宫的董鄂氏一见钟情,封她为皇贵妃,两人的感情也比较好。
可惜的是,董鄂氏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福临认为是孝庄文皇后从中作梗,母子间因为这件事情争吵了很久,乃至一度断了联系,连孝庄文皇后生病,福临都不前去探望。
培养孙儿,助康熙成为千古一帝
看过《孝庄秘史》、《康熙王朝》的人都清楚,顺治帝最后在继位的第十八年郁郁而终,他的第三子玄烨继位,也就是康熙帝,布木布泰被尊为太皇太后。
在康熙年幼时,孝庄文皇后就十分重视对孙儿的教育,孝庄喜爱阅读历史、经文,年幼的康熙陪伴左右,耳濡目染,也十分喜爱读书。每次读起书来就忘了休息和吃饭。他的保姆只好把书藏起来,但他会立马索要。
一次,孝庄文皇后听说康熙宁愿不休息也要读书,心中是又喜又忧,责备康熙,说哪有像他这样的天子,拼命学习,和赶考的读书人一样。
对于康熙的统治,孝庄也是十分支持,她勤俭节约,废除了宫内很多奢靡浪费的做法。每逢灾害,都会拿出积蓄赈灾以作表率,而对于辛苦栽培自己的祖母,康熙也是十分孝顺。
他在江南游历时,遇到什么新鲜事物,都会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宫中,请祖母品尝把玩。孝庄文皇后病重时,康熙昼夜侍奉在身边,亲自照顾,他在床前祈福祷告:
“我年幼就早早失去了父母,在祖母的身边长大,三十年来,祖母对我悉心培养,我才有所成就。如果没有祖母的照料,万万不可能有今日的我,养育教化之恩,今生难报……现在,祖母生命将至,我愿意用自己的寿命,来换祖母健康长寿。”
然而,孝庄文皇后的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头,公元1688年她去世了。在去世前,她叮嘱康熙,将自己葬在顺治帝身边,因为皇太极陵墓已经尘封已久,不可擅自打扰。
更何况,自己的姑姑也葬在里面,于情于理,自己都不能合葬入内。(野史中有观点称,孝庄不肯合葬是因为她在皇太极死后、委身于多尔衮,这种观点缺少佐证,而且作者本身就是明朝拥护者,言语自然会诋毁清朝,实在让人不敢相信)
对于祖母的去世,康熙悲痛不已,他将祖母灵柩暂时停放安灵,直到雍正三年时,才葬在昭西陵,足见康熙皇帝对这位祖母的爱戴与尊敬。
从十三岁嫁给皇太极起,布木布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清王朝,作为一个辅政者,默默奉献,更是培养出了顺治、康熙两代帝王,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
同时,因为她的存在,对扭转当时清朝的分裂局面,以及使清朝归于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不得不让人敬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嘉庆掌权后 立即赐死和珅 乾隆另一宠臣纪晓岚的结局如何
在历史的长河中,和珅和纪晓岚两位宠臣展现了各自不同的政治手腕和性格特征,为乾隆朝的盛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珅以其强大的权势和狡诈的手段成为备受敬畏的红人,而纪晓岚则以其学识渊博和温和谦逊的性格获得了乾隆的信任。两人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塑造了各自独特的形象。一、和珅我要新鲜事2023-11-18 20:45:080000防止重蹈1940年苏芬战争的覆辙,斯大林同志的备军备战为人民
1941年,斯大林苏联的这位独裁者原指望用自己的行动警告德军陆军,不然的话,要是在苏军进入德国腹地之前,德军来得及结束在英国的战事,然后集中全力打击丧失了最重要盟国的红军,那就太冒险了。我要新鲜事2023-05-05 19:31:510000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 结果大败而归 秦始皇是如何处理李信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有一位备受赞誉的大将,他名为李信,出生于秦国的槐里。由于他是宗室之后,再加上作战勇敢顽强,一直得到秦王政的高度重视。李信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对赵国的战役中。当秦国灭掉韩国后,秦王政派遣两支部队夹攻赵国,王翦负责攻打邺城,而李信则率军攻击赵军。在这场战争中,李信展现出无比的英勇,在朝野间的威望急速攀升,成为备受瞩目的一位年轻将领。我要新鲜事2023-08-03 20:31:120000赦免与杀戮 汉朝皇帝经常赦免罪犯 可为什么经常隐诛大臣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王朝之一,其统治者多次面临艰难的抉择。赦免和杀戮是汉朝历史上一个引人瞩目的双重现象。虽然皇帝经常宽大赦免罪犯,但也不时选择隐诛大臣。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历史原因和政治考虑。一、赦免和杀戮在政治历史中的重要性我要新鲜事2023-10-17 20:24:56000018年法国一家5姐妹被美国神父侵犯,最大的13岁,最小的仅18个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2019年7月份,法国的一个边陲小镇上,一座教堂旁边的人家里围满了警察,他们正在给一个十九岁的男孩子戴手铐。偌大的客厅当中只见一个穿着神父服装的老男人躺在地板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喉咙的位置被金属十字架穿过,还在流着血,血液浸染了他的衣服,以及他身下的毯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8:4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