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皇后沈珍珠:27岁时失踪,四代皇帝苦苦寻她50多年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出过很多有名的皇后,例如武则天、赵飞燕等等,她们或是倾国倾城,或是才华出众,或是有勇有谋,不仅在历史上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还在晚年风光大葬。
但在历史上却有这样的一位皇后,年仅27岁就失踪了,四代皇帝为此找寻了50多年,她就是沈珍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高贵的皇后失踪呢?
世家出身 选入宫中
提起沈珍珠,很多人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此前热播的《大唐荣耀》女主便是沈珍珠,又为睿真皇后。她之所以能成为皇后,也和她的世家背景有很大的关联。

沈珍珠是吴兴人,出生著名世家“吴兴沈氏”,她的的先祖、高祖、曾祖、祖父以及父亲沈易都是为官之人。因此,沈珍珠是实实在在的大户人家,出身不凡。
开元末年,沈珍珠因条件优秀被成功选入东宫,太子李亨将她赐给了当时的儿子李豫。
沈珍珠不仅拥有这样出众的家庭背景,她还是个身材高挑,容貌靓丽的女子,被赐给李豫后,深得他的喜爱。
天宝元年,15岁的沈珍珠便为李豫生下了长子李适,李豫大喜,沈珍珠也因此扶摇直上。
可能连沈珍珠也以为自己今后的道路畅通无阻,但是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安史之乱 莫名失踪
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发动叛乱,企图成为皇帝。一时间民心惶惶,四处动荡。
天宝十五年(公元 756 年),安禄山浩浩荡荡攻打长安,很快长安就要被攻破。唐玄宗只得带着杨贵妃等人仓皇出逃,而李豫此时却找不到沈珍珠,匆匆上路。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打听得知,沈珍珠被叛军逮捕了。因为身份不同,她被安禄山关在了洛阳的狱中,和她关在一起的还有其他被抓的皇室人。
安禄山的反叛愈演愈烈,但是唐玄宗这边也并没有束手就擒,很快太子李亨继位,沈珍珠的丈夫李豫也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率兵攻打叛军。

至德二年,在李豫的带领下,洛阳收回,李豫也在洛阳找到了被关的沈珍珠,再次见面,沈珍珠已是憔悴不堪,花容失色,李豫见此心疼不已。
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李豫并没有立即将沈珍珠接回长安,而是放在洛阳的宫中。
乾元元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但他依然没有接沈珍珠回长安。
乾元二年,洛阳再次被叛军的余党攻破,也就是这一年,沈珍珠再次失踪,音讯全无,但具体是怎么失踪的,没有人知道。
李豫也因此非常的后悔,因此在即位后,便命令太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负责收复洛阳之事。

宝应元年,洛阳终于被收回,但是沈珍珠还是没有找到,就连相关的信息也打听不到。为此,唐代宗李豫只能下诏寻找她,并派出大量的使者前往各地打探消息。
历代找寻 遗憾而终
然而,沈珍珠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历代皇帝也踏上了找寻沈珍珠的路程。
最先开始寻找的自然是沈珍珠的丈夫李豫,也就是唐代宗,而这一找便是十年。永泰十年,寿州崇善寺有一位尼姑自称是沈珍珠,唐代宗听到消息后大喜,立刻派人前去接。

尼姑接来后,为了验证真假,唐代宗还特地派人询问相关事情,这个尼姑还真能够答出来,但是当唐代宗亲自去问时,唐代宗却爆发怒火。
后来尼姑改口称自己并非是沈珍珠,而是曾在皇宫待过的乳母。因为之前一直服侍太子,无论是太子的事情还是沈珍珠的事情,她都略知一二。
唐代宗暴怒之下下令将尼姑打死,而他的这一举动与他往日里的温和宽厚大不相同,令许多大臣都感到惊愕不已,一时间很多人私下里都议论纷纷。
有人猜测此尼姑有可能就是沈珍珠,而且唐代宗在世的时候还有很多曾经见过或者是与她生活过的人,冒认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如今她的身份如此不堪,逃亡过程中又经历许多不堪的事情,对于皇家来说,这样的脸面丢不起,更不用说迎此尼姑回宫。
大历十四年,太子李适即位,即唐德宗,沈珍珠作为他的亲生母亲,迟迟未找到,李适自然非常焦急。
在寻找母亲的同时,李适也不忘为生母增添名号。建中元年,李适遥加封生母沈珍珠为“皇太后”,并特地举办册封之礼。
因思母心切,册封当天,李适扶拜痛哭不止,就连左右的大臣门也被感动到流泪。

建中二年,在外寻找的使者来消息,沈珍珠找到了!唐德宗大喜,立刻派人将其迎入东都上阳宫。
但是很快,唐德宗便发现这个自称沈珍珠的人,并非是自己的母亲。
经过审问,这个女子其实是高力士的一个养女,因年纪相似,长相相似,便冒名顶替。
知道真相的唐德宗泪流满面,本以为自己能与母亲相认,没想到又是一场空。
但唐德宗并没有处罚这个女子,反而说只要能找到生母,上当100次也愿意。
此话一出,自称沈珍珠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都不是真正的沈珍珠。直到唐德宗去世,儿子李诵即位,也没有找到。

于是寻找沈珍珠的重任便交给了李诵即唐顺宗的手中。
随后沈珍珠曾孙唐宪宗继位,有人劝说停止寻找,唐宪宗也认为自己的曾祖母去世了,便发诏在肃章内殿为沈珍珠发丧,上太皇太后号,并在唐代宗陵墓旁建造衣冠冢。
到此,历时50多年,寻找沈珍珠一事才结束了。
但是这个结果充满遗憾,因为没有知道沈珍珠究竟最后去了哪里,失踪的那年是不是已经去世了,或许这些疑问只有沈珍珠自己知晓。
纵观沈珍珠的一生,也算是命运多舛,虽生得世家,却也抵挡不住命运和时代的洪流。
但是,好在即使她失踪了,也有自己的亲人在一直牵挂和寻找,也算是最好的慰藉了。
提普提卜与欧洲传教士、探险家早期的合作关系较为融洽
提普提卜与欧洲传教士、探险家早期的合作关系总体而言较为融洽。提普提卜与利文斯顿的相遇时值后者的最后一次探险,在从尼亚萨湖通往基尔瓦的贩奴商道上相遇。尽管不理解白人探险家寻找山川河流的目的,但提普提卜还是为他提供了物资,将他护送到姆韦鲁湖,并将他的物品送到了乌吉吉。尽管提普提卜与基督教传教士之间的志趣相异,但提普提卜在三位横渡非洲的探险家斯坦利、卡梅伦和魏斯曼成就的取得中功不可没。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2:34:550001死囚偷零件藏狱友裤兜,被狱警呵斥,2012年法院却通知:给他减刑
“干什么?手里拿的是啥东西?”监狱里,狱警发现了死刑犯黄晓友伙同狱友偷东西,大声呵斥道。只见这名犯人,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是一个机器零件。“不好好劳动,你们偷这玩意儿干啥?”狱警不解地问道,犯人却低着头不做声...而正是由于死刑犯黄晓友当年偷零件的行为,让在2012年得到了减刑的机会。监狱里偷东西还能减刑?世间竟有这等好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2:42:210000清朝第一贪官 被抄家时却发现家徒四壁 皇帝:拿锤子把柱子凿开
清朝的第一贪官是和珅,他被誉为满洲第一美男,但也以其贪婪和权谋手段而闻名。当皇帝乾隆决定对他进行抄家时,却发现他的家中竟然是家徒四壁。乾隆对和珅的贪污行为非常愤怒,他想知道和珅究竟将财富藏在何处。于是,乾隆下令拿锤子把家中的柱子凿开,以便寻找隐藏的财宝。然而,当锤子砸开柱子后,乾隆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愤怒,他认为和珅一定是隐藏了财宝的地方。我要新鲜事2023-07-07 18:23:530000盛姓起源和来历:周文王儿子姬叔武封于郕地(后改盛姓)
盛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周文王的第七个儿子郕叔武,受封于郕地,亡国后郕国贵族就以成、盛等为姓。二是源自周召公姬奭的后裔,因为古时“奭”“盛”同音。三是源自西周时期的官职位-白盛,负责宫廷墙壁的刷白。四是部分少数民族改姓。盛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郕叔武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10:060000百家姓中王姓的来源,主要源自姬姓(细说王氏的五大来源)
王氏是中华姓氏中的一个大姓,这个姓氏的来源很特殊。因为在夏商周三朝的时候,最高统治者就是被称为“王”。纵观百家姓中王姓的来源,会发现绝大多数的王姓子弟,多是皇子或者是王公贵族贵姓而来。今天来说说,王氏的五大来源。关于王姓来源的简介1、源于姬姓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56: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