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孙殿英不盗明十三陵,却把清朝皇陵盗了个底朝天?
慈禧、乾隆遗体被破坏的真相
孙殿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摸金大盗之一,他率领自己的军队盗掘了清朝皇陵,其中包括慈禧和乾隆的陵墓。盗墓行为本就令人震惊,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孙殿英为什么会选择盗掘清朝的皇陵,而不是盗取明朝的十三陵?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和动机呢?

孙殿英曾在盗墓过程中表示,他的目的是报仇雪恨,并破坏清朝皇陵的风水。据孙殿英所称,清朝杀害了他的祖宗孙承宗三代,这让他无法忍受。孙承宗是明朝内阁大学士,曾率领家乡民众坚守城池,并与清军进行激烈战斗,最终被俘并自杀。孙殿英对于清朝的仇恨可见一斑。因此,他选择盗取慈禧和乾隆的遗体,并对其进行破坏,是基于对清朝的报复和破坏风水的考量。
孙殿英还声称他曾找过风水先生,研究过乾隆和慈禧陵墓的风水,发现如果这些陵墓不被破坏,清朝有可能死灰复燃。据他所述,只要挖掘乾隆和慈禧的陵墓,清朝就永远无法复兴。因此,他使用炸药进行破坏,目的是为了更彻底地破坏陵墓的风水。这些动机和行为都是源于孙殿英对清朝的深仇大恨。

对明朝陵墓的不动声色
虽然明朝的陵墓宝藏丰富,价值高于清朝的皇陵,但孙殿英却没有盗取明十三陵的动机和行动。首先,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郊,离城区较近,容易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对于一个摸金大盗来说,动静过大会极大增加被抓获的风险。相比之下,清东陵地处深山,消息封锁得好的话,可以随意挖掘而不易被发现。
其次,明朝与清朝的历史背景也是一个考量因素。明朝曾经驱逐过鞑虏,民国时期也以驱除鞑虏为口号。如果孙殿英盗取明朝陵墓,就等于激起了公愤,违反了民众的意愿。此外,明朝陵墓在清朝时期得到了保护,政府派人看护,盗墓行为极为困难。即便盗墓者有更多的兵力,也不敢轻易对明朝陵墓下手。因此,孙殿英对明朝陵墓表现出了不动声色。

总结:
孙殿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摸金大盗之一,他选择盗取清朝皇陵,而不是明朝陵墓,是出于深深的仇恨和对风水的信仰。报复清朝杀害他祖宗的行为,以及对清朝复兴的阻止成为了他盗墓的动力。他破坏慈禧和乾隆的陵墓,以阻止清朝的复兴。相反,对于明朝陵墓,他选择保持克制,不动声色。这些都是基于时代背景和盗墓者的自身利益与风险之间的权衡。孙殿英的行动为后世所知,不仅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一段佳话,也引发了对历史文物保护的思考和反思。保护历史遗产不仅是对过去的敬仰和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责任和承诺。我们应当珍惜历史,保护文物,使其永久保留下去。
北宋大将射敌三箭,敌未伤一人,可看到箭头射中的地方后仓皇撤退
北宋末年,宋辽边境之处。因为一场对于水源的争夺,辽国悍然出兵,汇集在大宋边城外。面对实力强大的辽军,城墙上的一位年轻军官不慌不忙,拿出自己的弓箭。箭到之处,必有辽军应声倒地,可谓百发百中。尽管如此,辽军却并未有退兵之意,仍然在城门外叫嚣着。见其情况,这位神箭手接连放出三箭,这三箭在众人的注视下,直直往敌军所在的崖石上飞去。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0:27:210000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是元末明初的人(是《水浒传》的作者)
说起斯耐庵许多人就会想到《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许多人都非常喜欢看的书,里面的108英雄也被描绘的十分传神。你知道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吗?其实他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曾在36岁的时候中进士,之后因与当道不合回到苏州,隐居写下了《水浒传》。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士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49:410001财主抢李莲英家一亩地 他成慈禧亲信后报复(心狠手辣)
李莲英在之前被财主抢过一亩地,后来成为慈禧亲信过之后报酬,非常心狠手辣。在清朝末期,慈禧则是属于当时朝代的掌权者,通过自己的手段去获得权证,并且贪图享乐,不顾百姓,而在慈禧的身旁,当时就有一个得力干将李莲英。被地主抢地我要新鲜事2023-02-20 16:01:310000荷兰在独立发展道路上进行的革命战争,及其影响和意义
荷兰在16世纪依旧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领地范围主要在欧洲西北一隅,它名义上是哈布斯堡王朝所属领地,实际上由地方贵族与哈布斯堡王朝官员共同治理。由于地势低洼,沼泽遍布,学界习惯上将这一包含当今荷兰及比利时的地区被称为“低地国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59:240000颜良武艺如何 他单挑三国排名前十的猛将结局如何 说出来别不信
三国演义中,颜良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他以其出色的武艺和悲剧的命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配角。颜良的战绩和勇猛程度一直备受争议,但无疑他在小说中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颜良的武艺,三国演义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强调了他的勇猛和战斗技巧。在与曹操军对峙时,颜良的威名甚至让曹操感到恐惧,这在曹操的历史形象中相当罕见。我要新鲜事2023-10-03 20:09: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