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为何壮年退位?为何想把赵国一分为二?他的目的是什么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国君,他主导了赵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革-胡服骑射,使得弱小的赵国逐渐强大起来,吞并了中山国,降服了林胡与楼烦,为赵国开辟了大片疆土,同时让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仅次于秦国的强国。
但是,赵武灵王的结局并不好,他被困在沙丘行宫三个月,结果被活活饿死,而且赵武灵王一生做了很多让人看不懂的事,最有影响的就是两件事:
一是壮年退位给自己的儿子。
二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十几岁即位为王,在当了27年的一国之君后,他尚在壮年时 ,就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赵何,赵武灵王这么做是什么原因?
《史记 赵世家》: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按照史书的记载,赵武灵王之所以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主要原因是为了攻打秦国,他想让自己的儿子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然后自己专心研究如何从云中郡和九原郡向南攻打秦国,赵武灵王还有一个非常疯狂的举动,就是自己伪装成赵国使者进入秦国,还见到了当时的秦昭襄王。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赵武灵王想趁自己还在的时候,多多辅佐一下自己的儿子,让权力平稳交接,不至于引发政治动乱。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的这个想法在政治上非常幼稚,作为一国之君,他应该管理整个国家,而不是放弃政权专门研究军事,军事没有政治的支援,那只能是空中楼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赵武灵王在政治上的幼稚。
他犯了两个根本性的错误:
一是一山不容二虎。
赵武灵王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儿子,但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在政治上并没有亲情,政治中心只能有一个,否则就会形成政治斗争,赵何虽然是赵武灵王的儿子,但是作为赵国新的国君,显然他代表着赵国的政治中心。
赵武灵王在赵国当了27年的国君,熟悉了赵国的一切权力基础,当他从禅让开始之后,他显然就离开了政治中心,赵武灵王自称为主父,按现在的理解就是太上皇,太上皇基本上是没有权力的。

战国地图
赵武灵王长时间处于权力中心,当他从权力中心离开后,他一定不会适应,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赵武灵王迫争又想得到权力,于是他继续在政治上犯更大的错误,这一点后面会讲到。
二是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
赵武灵王让自己的儿子处理政治,自己来搞军事,这是严重的错误,任何军事行动都是建立在政治基础之上的,并为政治服务的,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打仗拼的就是综合国力,需要全方位动员和提供资源补给。
赵武灵王梦想在赵国建立了全新的政治秩序,这一套完全是空中楼阁,不现实,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赵武灵王如果对外作战,赵何不同意怎么办,赵何不是一个人,手下有一大群文臣武将,难免会左右赵何的意见,那赵武灵王在前线如何作战?
政治与军事只能融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如果分割开来,会导致严重的意见不合,严重影响军事与政治的协调,会产生对立与矛盾,会把一个好好的赵国弄得一分为二,这是严重的政治错误。

赵武灵王在军事上很有一套
虽然赵武灵王在军事上一直进展顺利,并且大有作为,但在政治上,赵武灵王可谓是极端幼稚,他犯了很多常识性的政治错误,比如说:废长立幼、分裂赵国、兄弟内斗、父子相残。
赵武灵王最早的太子是长子赵章,但是赵武灵王偏爱新王后吴娃,就爱屋及乌了,把赵章的弟弟赵何立为太子,这是典型的废长立幼,这是违背祖制,容易引发动乱的,后来沙丘之变就是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引发的后果,赵章对于自己太子之位被废除一事耿耿于怀,最终发动叛乱失败被杀。
赵武灵王的第二个严重错误就是:分裂赵国。很难想像这种事居然是赵国的国君做出来的,赵武灵王在把王位禅让给赵何之后,又开始怜悯长子赵章了,想封赵章为代王,而赵何是赵王,一个国家两个政权,这不就是分裂赵国吗?
赵武灵王虽然没能成功实施,但是有这种想法就是严重错误,会被别人利用的,赵章就是在田不礼这样的野心家蛊惑的情况下发动叛乱的,直接后果就是兄弟内斗、手足相残,导致赵章被杀,还导致了赵武灵王被围困而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
可以用32个字来形容赵武灵王的一生:
少年即位、临危受命、胡服骑射、开疆拓土、壮年禅让、分裂赵国、沙丘政变、惨被饿死。
赵武灵王少年即位,还是个未成年人,在诸侯国的压力之下,开启了赵国强盛的序幕,可谓是临危受命,在赵武灵王的领导下,赵国国力开始强盛,尤其赵武灵王开启的胡服骑服,是赵国历史上最大的改革。
所谓的胡服骑射,其实就是穿着胡人短衣短裤来练习骑马和射箭,现在的人看这好像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但在当时,华夏人有着自己传统的服装,与胡人的服装完全不同,况且华夏人自认为自己的服装很华美。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人是看不起周边的蛮族的,从传统上也不会穿着蛮族的服装,赵武灵王的改革打破了华夏的传统,赵国出自三晋,位于华夏与北方蛮族的交界,赵武灵王能够实行胡服骑射是顶着很大的压力来进行的,在这一点上,赵武灵王是成功的。

胡服骑射打破了传统
但是胡服骑射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为改革,胡服骑射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传统、注重实际,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胡人多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服装有利于骑马射箭,赵灵武王学来了,训练出一支强大的赵国骑兵部队,赵国士兵中还有大量的胡人士兵。
胡服骑射让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提升,这支军队既有胡人骑射本领,又有华夏的科技加持,所以才能消灭中山国,收复楼烦与林胡,在军事上的巨大成功让赵武灵王昏了头,然后开始不断出昏招。
可以这么说,赵武灵王是军事上的战神,是政治上的雏儿,他在军事上很有建树,因此想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让儿子来处理政治问题,然后自己来处理军事问题,他认为这样赵国就能强大,这就是赵武灵王的目的。
后来的结局证明了赵武灵王的做法完全是错误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过赵武灵王的这一做法被天下人嘲笑:
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赵武灵王被天下嘲笑
赵武灵王还做了几件错误的事,一是扶立秦昭襄王为秦国国君,二是扶立燕昭王为燕国国君,这两个人都是有才能的国君,在诸侯争霸的时期,别国的国君英明,对赵国来说就是祸害,赵武灵王为赵国树立了两个强大的敌人。
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了赵国40多万军队,就是当初赵武灵王埋下的祸根,赵国灵王想要袭击秦国的战略根本没有开始实施就命丧沙丘,这恐怕是他意想不到的吧。
历史上赵高是如何死的?这个奸臣背后有哪些故事
我们对赵高的应该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了解。赵高是秦朝宗室的一位远亲,也是秦朝的一位权臣,他的战功非常的显赫。秦始皇重用赵高,宠爱赵高。但是赵高对秦始皇没有一点忠心。赵高却年纪轻轻就去世,赵高是如何死的?现如今都没有准确的一种说法。一、赵高挟天子而令诸侯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17:030000慈禧上厕所时 为啥让宫女口含温水等候(慈禧享受)
慈禧让宫女口含温水等候,是为了给他加热厕纸。如果说在整个历史上哪个女人是最会享受的,那么毫无疑问就是慈禧,这个人作为大清朝的罪人,野鸡护士凭借一己之力把中国送入了战争时期,当然在这之后也让中国彻底抛弃了封建王朝时期。由于慈禧和我们的时代相对比较接近,也留下了很多的真实影像资料,让人们可以认得出来慈禧的外貌,并且也知道了很多慈禧的癖好。慈禧癖好我要新鲜事2023-09-25 20:26:090001任姓起源和来历:黄帝赐姓于儿子禺阳(封于任地)
任姓被认为是黄帝的儿子禺阳的后裔,当时黄帝赐封了12个封地给他的儿子,25个儿子中就有一个叫做禺阳的被赐予姓任,他就被封于任地,所以建立了任国,后代也就以任为姓。也有说法认为任姓源自风姓,是伏羲氏的后裔被封于任城,所以百姓才以国为姓。任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黄帝儿子禺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58:360000为什么历史上清朝没有宦官专政?究竟什么制度限制了宦官专政呢?
为什么历史上清朝没有宦官专政?究竟什么制度限制了宦官专政呢?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里,政权表现形式除了有天子集权、首辅大臣护国掌政、外戚专权外,还有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那就是宦官专政。较为出名的就是秦二世胡亥时期赵高的“指鹿为马”、东汉时期汉桓帝治下的“党锢之祸”、唐朝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中的李辅国、明朝英宗时期的王振诱发“土木堡事变”,宦官专政可见一斑。我要新鲜事2023-10-23 19:23:400000慈禧冬天喜欢玩的游戏 却是太监的噩梦(冰床游戏)
太监要在寒冷的额冬天用人力拉病床。慈禧老佛爷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只不过给我国起到的是负面作用,他作为整个国家实际的掌控者,却是非常的贪图享乐,在政绩方面没有做过什么事情,但是在娱乐和饮食方面却想了很多招数。在清朝末期还没有电视剧电影这样的娱乐方式,慈禧也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去编造一些娱乐。比如说在冬季他很喜欢的拉冰床。绝对就是其中之一。冰床设备我要新鲜事2023-07-17 21:34:140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