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稽山之战,5千汉步兵迎战8万匈奴骑兵,8天杀死杀伤万余匈奴兵
霍去病、卫青去世后,汉朝与匈奴的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里,汉朝与匈奴开始在西域及周边进行争夺,公元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3万骑兵出酒泉,沿祁连山北进攻匈奴右贤王。
为了策应李广利的军事行动,汉武帝派骑都尉李陵率5000步卒为李广利运输辎重粮草,身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与其祖父李广一样有着宁愿上战场杀敌的满腔热血,也不愿干些运输的活,为此,李陵求见汉武帝说道:
臣所率领的屯边士兵,都是荆楚的勇士奇材剑客,力大可缚虎,射箭能中目标,希望独立带领一队独当一面,到兰干山南去吸引单于的兵力,不让匈奴集中兵力攻击贰师将军,请不要让我们只做贰师将军的运输队。臣愿以少击众,率领步兵五千人就可以开进单于王庭。
汉武帝看李陵勇气可嘉,便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没有马匹给李陵,李陵这一支5000人的军队全部是步卒,而且都是荆楚地方的勇士与剑客,武力不同于普通士卒,汉武帝同时让强驽都尉路博德率军接应李陵。
李陵率领5000步卒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向北走了三十天,到达浚稽山(今蒙古国阿尔泰山脉中段)扎营,在浚稽山李陵遇到了匈奴单于,汉军5000步卒瞬间被匈奴3万骑兵团团包围。
汉兵在人数、后勤、援兵方面处于劣势,在战术、装备、军心方面处于优势,李陵并没有胆怯,而是迅速结阵布阵,准备对抗3万匈奴骑兵,李陵的做法是:以运输辎重的大车环绕结阵于两山之间,士兵在车阵之外排列成战阵,前排士卒手执长戟与盾牌防守,后排弓箭手持强弓硬弩严阵以待。

匈奴单于见汉兵少,又是步兵,于是发起了第一次冲锋,等敌军快要冲到阵前,李陵命令弓箭手攻击,一时之间千弩齐发,匈奴骑兵很多都中箭倒地,于是匈奴骑兵退走,汉军追击,斩杀数千敌兵。
匈奴单于大惊失色,想不到汉军战斗力如此之强,于是召集左、右地骑兵合计8万多人开始第二次攻击李陵,李陵率军边战边向南退却,到一山谷时,李陵让身上三处受伤的士兵坐在车上,让两处受伤的士兵驾驶车辆,让一处受伤的士兵手执武器作战,这一次攻击,李陵所率汉军斩杀匈奴骑兵3000余人。
为了鼓舞士气,李陵把藏在车中随行士兵的妻子全部搜出来杀掉,这些女人原本是关东盗贼的妻子,但全部被李陵所杀。
第二天,匈奴开始第三次进攻,汉军再次斩杀匈奴骑兵3000多人,同时李陵率军向东南退却,沿着龙城故道行军,四五天后到达大泽葭苇中,为了对付汉军,匈奴在上风处放火,想把汉军逼出来。
李陵很快也放火烧出隔离带以自救,并继续向南走,到达山下,匈奴单于派他的儿子率领骑兵攻击李陵,李陵的军队与匈奴骑兵在树林中作战,又杀死敌军几千人,并用连弩射击匈奴单于,单于退走。
汉匈两军已经交战数十回合,匈奴无法打败这支汉军,再加上匈奴怀疑汉军有诈,准备退兵,李陵率领的汉军一直在往走,匈奴单于怀疑汉军有援兵,故意把他引到包围圈,后来匈奴人抓到了汉军的俘虏,俘虏交待说:汉军没有援兵,而且50万只箭夭也快要用完了。

匈奴单于得知消息后,派人催促李陵与韩延年投降,汉军不肯投降,双方继续交战,汉军当时在峡谷之中,匈奴兵在山上,匈奴利用制高点向汉军射箭,汉军伤亡较大,原本五千人的部队,此时还有三千多人。
匈奴兵又断了汉军南归的退路,把汉军堵在山谷之中,然后从山上投下石头,此时的汉军无力再战,箭已经用完了,粮食也没了,前有追兵,后路被堵,无法再战,只能想办法突围而去,李陵与韩延年等将领分散突围,结果韩延年战死,李陵没脸回去见汉武帝,于是投降了匈奴。
浚稽山之战,五千汉军全军覆没,仅四百余人逃回汉朝边塞,在8天的时间里,汉军先后杀死杀伤匈奴兵一万余人。
从结果来看,汉军的战斗力明显强于匈奴,从双方的实力来看,匈奴骑兵数量是汉军的16倍而且匈奴是清一色的骑兵,机动能力超强,李陵是5000汉军,虽然有马有车,但机动能力完全不能跟匈奴相比,逃是没法逃得掉的,那么问题来了,汉军这次失败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1、军队没有协调好。
这次汉朝用来跟匈奴作战的军队实际上有三支,一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的3万骑兵,二是强弩都尉路博德及所率军队,三是李陵的五千荆楚步卒。
李广利是主力,李陵是策应部队,路博德也是策应部队,战争开打后,本是李广利担任主攻任务的,但李广利自顾不暇,在天山攻击匈奴右贤王,结果被匈奴人打得大败,军队损失十之六七。
而路博德从头到尾也没有出现过,三支军队之间的协调出现严重问题,而且三方相互不服对方,李陵不愿意为李广利运输辎重,路博德不愿意为李陵策应,羞于做其部下,反正就是各自为战,结果就是李陵大败。

2、李陵孤军深入。
李陵这一次进军明显就是孤军深入的行为,仅靠5000步卒根本无法跟匈奴对抗,匈奴全部是骑兵,光说机动性一项,汉军也是远远追不上,就算汉军打败匈奴军,也追不上人家。
更为重要的是,李陵没有任何军队的实际策应,完全靠一股热血在打仗,虽然在战术上,李陵颇有一套,以五千人杀死敌方一万人,值得了,但在战略上,李陵犯了严重错误,就是孤军深入,当步兵被骑兵包围时,战斗力再强也逃不掉的,这是李陵军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
匈奴可以源源不断地调来援兵,而李陵没有一兵一卒的支援,这仗完全没法打,失败在所难免。
3、李陵杀死随行士兵的妻子并不能提升士气。
李陵杀死随行士兵的妻子并不能提升士气,反而容易滋生叛徒,汉军原本有机会利用欺诈来逃走的,匈奴单于本就有意退兵了,结果叛徒出卖了李陵。
李陵跟他祖父李广真是有些类似,勇猛善战,但缺乏头脑,当年李广只带领一百骑兵遇到了匈奴数千骑兵,李广不仅不逃走,反而下马休息,故作轻松引诱敌方,还故意杀了敌方的白马将军,让敌方以为有埋伏,匈奴就不敢轻举妄动,李陵也可以学他祖父李广的办法,说不定能逃走了。
总结一下,卫青、霍去病之后,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是败多胜少,从浚稽山之战来看,汉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将领能力及与其他部队的协调能力问题,汉军打仗有点各自为战,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能力,几乎打不赢战争。
李陵是有血性的,但作为军中主将,光有血性是不够的,李广也很有血性,但很少打胜仗,卫青、霍去病打仗几乎都靠谋略与头脑,只是可惜那五千荆楚勇士,其战斗力明显强于匈奴,却只能葬身于茫茫草原之中,尸骨无存。
若马谡堵住街亭,蜀汉将会发生5种不可控制场面,姜维都无可奈何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了数次北伐,意图收复中原故地。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次,是公元228年诸葛亮进军陇右的战役。这次战役最终以诸葛亮取得三郡后主动撤军告终,其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马谡失守街亭。本文拟通过分析马谡失守街亭的影响,探讨一个看似微小的偶然事件,如何改变了整个战役的走向,并深刻影响了三国格局的演变。一、228年,诸葛亮出征陇右,连下三郡我要新鲜事2023-10-29 19:35:280000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 霍元甲连踢三脚也纹丝不动 面不改色
在封建社会中,科举考试是平民百姓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除了文举考试,还有武举考试。相对于文举考试而言,武举考试的关注度较低,而通过武举出来的进士地位也较低。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位最后的武状元——张三甲,他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我要新鲜事2023-07-20 19:12:060000才高八斗主人公是谁:谢灵运(著名的山水诗人)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谢灵运。谢灵运是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从小就十分的聪明,深得祖父的喜爱。虽然身为公侯,但是谢灵运并没有权力,经常不管公务出门游山玩水。当宋文帝继位之后,谢灵运被召回京城,并且宋文帝将谢灵运的诗集和书法称为两宝。谢灵运比较轻狂,经常自叹天下有才华的为一石,曹子建占八斗,谢灵运占一斗。一、谢灵运最著名的一首诗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4:33:430000赋役无休 民不聊生 谈谈元佛教寺院赋役的演变
佛教寺院在历史上一直需要财政支持,以维持宗教活动和社区运营。这导致寺院采取各种方式来融资和维持自身的经济。佛教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佛教的态度各异,有时崇拜,有时压制,这也影响了佛教寺院的税收政策。在元代,佛教寺院的税收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免税到缴税再到免税,政策变动引起了佛教寺院与国家财政之间的复杂关系。一、元代对佛教寺院的税收政策我要新鲜事2023-11-09 20:13:400000北京十三陵之万娘坟,比皇帝大19岁却独享专宠还被厚葬
如今的人们都喜欢到处去旅游,北京十三陵可以说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了,早在2011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中了。下面要说的是位于北京十三陵中的万娘坟,这万娘坟也就指的是明宪宗朱见深的贵妃万氏的园寝。一、北京十三陵之万娘坟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3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