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作为开国之君,为何在玄武门事变中毫无影响力?
唐朝开国后,皇室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联合一派,与秦王李世民为首的另一派争夺权力。唐高祖李渊虽然明白儿子们的心思,却无法平息他们的纷争。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李建成作为储君,担心李世民的功高盖主会威胁到自己的继承权。他经常和李元吉以及一些嫔妃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还暗中招募兵马,准备对付李世民。而李世民也不甘示弱,积极寻找机会反击李建成。
李世民是天策上将,因为在平定天下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可以自行治理军政事务。他手下有许多文武英才,如长孙无忌、房玄龄、宇文士及、尉迟恭等,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势力。他们不仅忠于李世民,而且期待着有一个更美好的前途。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与李建成和解。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没有退路可言。退一步就是灭族之祸。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已经公开化了,即使是开国皇帝也无法化解。李渊曾想把两个儿子分开,让李世民去洛阳管理东部地区,并给他天子的旌旗,仿佛西汉时期的梁孝王一样。但这只是一个缓兵之计,目的是让双方暂时息事宁人。而这个计划也被李建成阻止了,因为他知道如果让李世民坐镇洛阳,就等于放虎归山,自己更难对付他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玄武门事变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玄武门事变并不是一时冲动或意外事件,而是李世民精心策划的一场政变。事变当天,李渊正在宫内海池泛舟游玩,而李世民率领精兵先进入玄武门,并安排了伏兵。当他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玄武门后,就立即发动攻击。在激烈的交火中,他亲手射死了李建成,并让尉迟恭斩首了李元吉。
玄武门事变
然后,他让尉迟恭披甲持矛来到海池边上的船上,在惊恐无助的皇帝面前宣布了自己已经诛灭了太子和齐王,并请求皇帝赐他太子之位。李渊问身边的大臣该怎么办,却发现他们都是李世民的同党,如户部尚书萧瑀和侍中陈叔达等,他们都极力赞扬李世民的功绩,贬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行,劝说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

李渊此时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他身边的禁卫军、玄武门守将、重臣都被李世民收买了,他要是不同意李世民的要求,恐怕就会遭到更惨的下场。他只能无奈地答应了李世民,并在两个月后退位让位于他。这就是玄武门事变的全过程。
玄武门事变是一场成功的政变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他不仅在战场上无敌,而且在朝堂上也无人能敌。
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和财富,渗透了朝廷的各个层面,掌握了军队和大臣的心。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政变,一举夺取了皇位和最高权力。他虽然是以弑兄之罪登基,但却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戴和支持。他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开创了唐朝的盛世。

日本发现中国失传古籍 中国为何要把房中术赠予日本
日本发现中国失传古籍名叫房中术,日本向来就崇尚中国的文化,因为日本大和文化的根基就是我国的华夏文化,千百年以来,虽然日本对中国的土地进行残忍地掠夺,对中国人民进行残忍地屠杀,但是对中国文化依旧采取尊敬珍视的态度,自从中日建交以后,无数的日本学者开始深入研究中国古籍。一、中国为何要把房中术赠予日本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16:0300051953年,北京一妇女去世,临终前告诉清洁工丈夫:我是清朝皇妃
1953年秋天,寒风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在北京西城胡同巷子里的一间破旧的民宅里,一名四十多岁,名叫傅玉芳的中年妇女在不堪全身病痛的折磨后最终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然而,就在这名妇女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之际,却始终用伸出手来,睁大眼睛看着丈夫,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仿佛是有意要在自己离世之前交代些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7:11:060000关羽能不能打过典韦 两人的实力相差如何(三国猛将)
关羽和典韦在实力上没有太大差别。在三国时期确实出现过很多的猛将,在魏蜀吴三个国家里,每个国家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战力,当然蜀国和魏国的战力会比较强大一些,比如说蜀国的五虎上将以及魏国的上将军。在历史上,其实作为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以及魏国的战力代表之一的典。也曾经有过一些斗争,那么关于和典韦之间要真的开始打的话,实力有着什么样的差距?关羽的历史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2:20:170000古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经济衰弱(攘外未安内)
古罗马帝国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内部经济衰弱,已无法支撑其继续发展。古罗马帝国在成立之初,统治者并便积极的对外扩张。之后,无论是高层政权如何更迭,各个统治者都没有忘记对外扩张。实际上,古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停置,古罗马也因此将大部分的财政支出都放在了培育军队以及对外作战上,国内经济发展缺少国家支持。一、对外作战成本很高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1:35:520002为权位手足相残的人很多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和谐
司马师和司马昭之间的相对和谐关系可以归结于司马师作为长子且能力较强,以及他们兄弟俩还未取得最终成功的权力。司马师作为长子并且在能力上胜过司马昭,这使得司马昭比较服气。在古代历史中,嫡长子继承制是权力传承的重要原则。然而,有时年幼的儿子可能比年长的儿子更有能力,并试图挑战这一原则。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1:08:5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