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侄儿,有神算王之美誉,奈何生不逢时有大才却无用武之地
清代皇室命谱》记载一个有趣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永恩。乾隆皇帝对他有一个中肯的评价:“性刚直,谈泊勤俭,出入有恒”。
今天就来说说这位有趣的皇家人物
永恩简介
永恩,这位出生于雍正五年的可人儿,与乾隆皇帝相比,年龄小了整整15岁。想象一下,这个年仅7岁的少年就被封为多罗贝勒,睿智的乾隆帝对他的青睐可见一斑。

清代的那八位铁帽子王,他们的封号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拿康亲王巴尔来说,他去世后,爵位传给了永恩。这位年轻的王爷接过巴尔的遗志,成为新一任康亲王,为他的先辈争光。
然而就在乾隆四十三年,这位伟大的皇帝做出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决定。他宣布,开国诸王的爵位将世袭罔替,同时恢复了历史上最早的封号规则。于是,在这一年,永恩的封号变成了礼亲王。
乾隆帝登基后,深受康熙和雍正时期的政治教训启发,也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皇权,取消了宗室诸王参与政治的权力。这个决定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咸丰朝恭亲王奕訢以军机大臣的身份进入中枢时才得以改变。
作为这个灿烂王朝的王子,永恩既是幸运儿,又是不幸儿。因为他的政治才能被埋没了,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辉煌的篇章,这也是他名气不大的原因之一。
然而,我们依然可以欣慰地说,永恩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王子。他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如他的文集《益斋集》,他所撰写的《姚鼐家传》,还有他的画评书《读画辑略》,以及他的园林著作《漪园四种》和《诚正堂稿》等等。这些作品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王爷的才华和风采。
性刚直,真性情
永恩在乾隆朝担任了五十年的王爷,他与当时的重要大臣们有着深厚或浅薄的交情。特别是在乾隆晚年,当珅掌权时,永恩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的十公主作妻,这不仅为他在官场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使他体验到了与皇室结亲的甜蜜滋味。

时逢乾隆五十六年的八月,和珅带着厚礼来到礼亲王府与永恩见面。尽管永恩一向对和珅不太感冒,但表面上彼此还好过几分。经过一番客套话之后,和珅便表明了来意,表示希望通过联姻,将女儿嫁给永恩的儿子作为两家的亲事。然而,和珅的这个举动却让永恩当场变了脸色,他说和珅不过是个奴才,居然敢攀附皇族,于是当即声言要与其断交,并没有给和珅辩解的机会,就直接请他离开了。
由于这个事件,永恩也吃了亏。本来他还兼任宗人府的职务,但和珅向乾隆告状,不出几天就被免去了兼职。
对于那些官样正派的人,永恩有着另一种态度。史料记载他与刘统勋、裘曰修、曹文埴等人有着深厚的交情,尤其是对刘统勋的人品评价很高。据说每次教导儿子昭梿时,他经常引用刘统勋的名言作为典范。后来昭梿在《啸亭杂录》中也提到了这一点:“每次先恭王教导梿,必以刘统勋之言作为标准。”
以上是对原文内容的重新改写,旨在细致描绘永恩与乾隆朝大臣的关系,并扩展了永恩对于官场风云的态度,以及他与刘统勋等人的深交,增加了一些引人好奇的细节,使文章更加流畅和吸引人。
神算王爷
永恩的出色才能和独特的行事风格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赏,不仅京城的贵族和显贵们钦佩他,还得到了一个叫做“神算王爷”的称号。他以精准的料事如神的本领而闻名于世,因此备受时人的景仰。
值得一提的是,在乾隆三十九年,一个叛乱分子王伦在山东寿张县举兵造反。乾隆皇帝感到疑惑,因为山东近年来风调雨顺,地方官员也没有听说有什么异常情况,那么为什么会突然冒出一个造反的人呢?
尽管如此,乾隆马上派遣了精锐的八旗军队前往山东镇压叛乱。要说王伦并不是一个造反的料,因为他并没有带兵直接杀向直隶和京师,而是率部南下至淮、扬一带。永恩得知这一情况后,对着军机大臣舒赫德哈哈一笑说:“贼不西走大名,南下淮、扬,而屯兵于坚城之下,此自败之道也。”果不其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舒赫德率领八旗军队平息了王伦之乱,正如永恩所预言的那样。
再说到乾隆四十六年,陕甘一带的回民发起叛乱,朝廷派出大军几个月来征剿,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乾隆帝下旨要追究陕甘总督李侍尧的责任,并派阿桂为主将亲临前线。在阿桂离开前一天,他来到永恩府上告别,永恩向他推荐了一条指点:“西北用兵,当决水道使其涸守自毙。”阿桂听后深思熟虑,到了西北后根据永恩的建议行事,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平定了叛乱。
最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乾隆三十年的征缅之战,这场战争历时五年,更换了几任主将,并且耗费了国家财政数以百万计的银两。导致战争拖延时间的主要原因在于缅甸的地形并不适合八旗军队的战法。然而,永恩却洞悉了其中的奥秘,责备傅恒等人没有使用火攻的方法,否则光是缅甸早就攻下来了。
众所周知,傅恒也是一个非凡人物,他和永恩的战法不谋而合,而且也深知火攻是首选的战略,可惜缅甸这个地方风力平常并不适合火攻。
据说傅恒在临死前向永恩传达了他的敬佩之情,他称赞永恩料事如神、通晓兵机,并表示征缅之战如果使用火攻的话是最佳选择。
经过这几次事件的经历,朝廷中的文武百官对永恩的敬佩可谓五体投地。就连乾隆皇帝也对这位侄儿十分赞赏,称其为人才出众。尽管永恩后来也犯了一些错误,但乾隆从未对他过分苛责。

永恩在诸位王爷中年纪较大,在嘉庆十年去世,享年79岁,作为盛世的王爷,他的王府屹立了整整52年。
历史上真实的高渐离:战国时期燕国人物(荆轲的好友)
历史上关于高渐离的记载没有多少,但是我们许多人还是了解一些他的英雄事迹,他也算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英雄人物,甚至现在还有许多根据高渐离历史故事的二次创作,那么历史上的高渐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就跟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历史上真实的高渐离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43:460000入木三分是谁的典故:王羲之 万千辛苦终赢得生前身后名
相传王羲之在木头上写字能够入木三分,为人所惊艳。这便有了入木三分的成语,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同时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对文章或者是事物的见解深刻、透彻。入木三分是谁的典故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王羲之入木三分是王羲之的典故,出处是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25:490000真实历史中貂蝉的结局,貂蝉原型是杜夫人吗(曹操之妾)
貂蝉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三国演义》中,她周旋在董卓和吕布之间,成功离间两人,可见她不仅貌美,还十分聪慧。真实历史中貂蝉的结局在《三国演义》中,貂蝉是司徒王允家的女儿,她受王允所托,想要推翻董卓的统治,拯救濒临绝境的汉朝。于是,她使用了连环美人计,成功离间了原本为义父义子关系的董卓和吕布,借吕布之手成功除掉了董卓。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8:40:180002南京大屠杀主犯朝香宫鸠彦王,逃脱东京审判(已活94岁)
提到南京大屠杀,松井石根这个名字是人们第一会想到的,但是对于朝香宫鸠彦王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比较陌生,网上有很多人松井石根是朝香宫鸠彦王的替罪羊,南京大屠杀幕后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朝香宫鸠彦王,下面就跟我一起回忆南京大屠杀,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南京大屠杀主犯朝香宫鸠彦王,既然活了94岁我要新鲜事2023-03-15 20:29:49000220世纪,导致民主德国人口流失规模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文|木木编辑|观星1989年至1990年间,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民主德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外债危机。曾在政府强力控制下较为稳定的人口外流现象,也在同一时间被国内的西流难民潮所改变。这直接推动了两德之间的和平对话,最终促成了两德的统一。在1989年,民主德国的人口流失规模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有34万多名民主德国公民在这一年里移居到了联邦共和国和西柏林。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02: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