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最后称雄是因为很少出击 而弱小的蜀国却总是北伐 这是为何
在历史的长河中,纷繁复杂的战局中,强大的大国往往怀揣着征伐他国的野心,而较为脆弱的小国则不得不寻求有效的外交策略以抵御外敌。然而,在三国时期,尽管魏国实力远超蜀国,却鲜有采取主动进攻的举措。相反,看似脆弱的蜀国却频频北伐。

一、蜀国发起了三次进攻
在三国时期,魏国面对蜀国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分别发生在230年、244年和263年。然而,有趣的是,即便在这三次进攻中,魏国内部也存在着强烈的反对声音。当曹真、曹爽等人发起对蜀国的进攻时,曹魏内部涌现出陈群、司马懿、孙资等人的反对意见。这种内部异声显然表明,魏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更趋向于维持和平,对主动进攻持保守立场。相比之下,蜀国采取了更加激进的外交策略,频繁进行北伐。为何魏国总是保持相对保守,而蜀国却勇往直前,成为这一时期的独特现象?或许这其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蜀国的北伐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诸葛亮以智勇双全的谋士而著称,他的“六出祁山”的北伐行动成为传世佳话。然而,事实上,他只进行了五次北伐,而这一历史典故中的“六出”实际上是因为一次防御反击被朋友统计在内。姜维同样以九次北伐中原而名噪一时,实际上他进行了11次北伐,展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这种决心究竟是如何支撑着他前行的呢,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故事。

三、魏国较少主动出击的原因有两方面
1、魏国在建国初期曾经进行过积极的扩张,但后来认识到经济基础的重要性,转而采取保守策略,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避免对百姓造成严重困扰。
2、每次主动进攻的失败都导致内部产生重大问题,为实权派人物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魏国选择稳健而保守的立场,对主动进攻持谨慎态度。
四、蜀国主动出击的原因
蜀国则必须主动出击,以巩固实权派的支持和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由于蜀国地域狭小,人口稀少,时间对其不利。经济上只能逐步增长,因此必须通过北伐来夺取关中或陇右地区,以改善国力。在权力斗争中,主动出击成为衡量实权派人物地位的重要标准。只有通过冷静分析和勇气与智慧并重,才能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权力棋盘上赢得胜利。

在外部压力和内部竞争的双重影响下,魏国强大而稳定,而蜀国虽弱却勇于拼搏,形成了三国时期的独特格局。时光荏苒,但这段历史时期留下的决策和行动,仍然让人深思不已。或许正是这种政治智慧和谨慎的军事策略,塑造了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七星灯是真是假?传闻逆天改命让人再活12年(谣言)
大家一听七星灯是不是以为就是盏普通的灯,但如果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就知道,七星灯是一种逆天改命向天再借12年的风水术法。诸葛亮作为三国中最有智谋的人,其实本身还是一位玄学家,在他知道自己寿命将尽的时候,摆下了七星灯想要虚名。那么这七星灯是真是假呢?七星灯是真是假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48:2400011949年我军击毁紫石英号,英国首相爱德礼:英国无法对敌5亿大国
1949年元旦,伟人发表了一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贺文,并正式宣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的动作,一时之间,国民党方面惶恐不已,经过三大战役后,蒋介石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面对我党百万大军,敌人早已毫无防守之力。不过,国民党当局仍然心存幻想,他们构造了长江防线。我要新鲜事2023-05-15 20:08:120001魏延建议出子午谷有多少胜算:50%的胜算(唯一可行的办法)
魏延建议出子午谷奇谋是有50%的胜算。诸葛亮在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跟诸葛亮提出了子午谷计谋,魏延带领5000多个精英从子午谷的方向出发,随后直接拿下潼关。子午谷中的悬崖很多,对于行军来说十分的凶险。诸葛亮觉得这个计谋十分的危险,无法成功,于是否决了这个方法。一、魏延子午谷办法为什么可行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2:28:250000夏朝皇帝列表及简介,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否存在之争议
我们知道,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第一个皇帝是启,他是治水的那个大禹的儿子,而最后一个皇帝则是桀。夏朝历经471年,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下夏朝皇帝列表吧。说起来,对于夏朝历史记载极少,甚至究竟存不存在都有着争议。夏朝历代皇帝列表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5:01:210001曹爽怎么死的 曹爽被司马懿灭门(兵权被夺无力反抗)
曹操经过打拼之后建立了曹魏政权,然而没过多久曹魏政权就被司马家族夺取了皇位,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曹爽之死以及司马懿的政变,正是曹爽断送了魏国的大好前程,并且给了司马懿谋划的机会。曹爽怎么死的曹爽和司马懿不断争权,最终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争权失败,将兵权交出后被囚禁府邸,司马懿捏造了曹爽及其部下谋反的证据,将曹爽夷灭三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26: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