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正直毁了前程 杜甫才华过人 为何晚年生活却那么“凄凉”
杜甫,作为我国卓越的学者,留下了许多慷慨激昂、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句,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杜甫出身于河南京兆杜氏这个北方大氏族,他的家世辉煌,祖上代代都是做官的,但这并没有使他轻松得到官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白在江湖间游走自如,一剑一酒之间便成就了一段传世佳话。杜甫的一生如同是时光的荒漠,饱经苦难。丧财丧子,纵然是在大唐盛世,他依旧“混不上一官半职”。这个才子,面对富贵之家的繁荣,却选择了为钱奔波,最终落得了客死他乡的结局。

一、天资横溢却草草一生
杜甫出生于河南京兆杜氏,这个中原大氏族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御史中丞杜周。他的爷爷杜审言是唐代修文馆直学士,更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父亲杜闲也曾任兖州司马,当过奉天县令,而母亲则出身清河崔氏世家大族。
在如此世家背景下,杜甫从小就展露出惊人的诗歌天赋,被称为“神童”。然而,这富贵的家境和早熟的天赋,却养成了他放纵随意的性格。他并不喜欢老老实实读书,15岁时已是少年闲荡山野,19岁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游历。
这与大多数少年郎为科举努力的时候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杜甫选择了在山野间遨游,这或许是因为成功来得太过轻松,使他变得不喜欢读书,更喜欢追求自由与奔放。
二、流浪辗转,诗篇昭示时局
杜甫的游历生涯,将他带到了凤翔、成都、剑南等地。在凤翔,他得到了节度使高仙芝的庇护,但由于杜甫的直率不愿谄媚权贵,最终还是离开了凤翔。在成都,他得到了严武的庇护,但同样因为言辞激烈而触怒了严武。
最终,他在剑南节度使崔光远手下做了幕僚,但同样因为坚持正直的性格而丧失了庇护。这一系列的流离失所,使他体验到了人生的坎坷与辛酸,而这种坎坷却成就了他深刻的艺术创作。
在杜甫的诗篇中,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乱象,表达了对国家社会的热情关怀。他的心灵独白,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充满了对时局的悲愤之情。

三、仕途坎坷,诗篇不朽
杜甫一直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但在玄宗时代,权相李林甫的挑拨下,他被冠以“野无遗贤”的名头,使得他无缘官场。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辗转离开长安,却再次错失仕途。尽管他曾寄望于肃宗皇帝的提拔,但最终却只得到了左拾遗这等闲职。即便在当时最高学府制集贤院,他的仕途也因为乱事而再次终结。
在杜甫40岁的时候,他终于以《三大礼赋》的杰作赢得了玄宗的赏识,被任命为制集贤院,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又一次让他无法充分施展才华。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正是这些坎坷,使他的诗篇流传千古。他虽未如愿在官场发展,却以其卓越的诗作成为一代诗圣,留下了不朽的文学传世之作。

杜甫的一生,如同他的诗篇,充满了波折和坎坷。他在乱世中流离失所,一次次错过仕途的机会,但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他深刻的艺术创作。杜甫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宣泄,更是对国家社会的深刻关怀。他的诗篇,成为千古传世的文学瑰宝,他自己则因其坚持正直、不畏风雨的性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星。
公元前,埃及在与赫梯王国联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迎娶大国公主的代价是很高的,有时需要付出巨额彩礼,比如与阿蒙霍特普三世曾抱怨与巴比伦的联姻让他付出了大量的黄金。有的则需要应允对方提出的一些要求。比如拉美西斯二世就曾答应哈图什里三世给他的女儿以高于其它大国公主的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4:420000慈禧西太后的私生活,8位男宠身份揭秘(第一男宠李莲英)
西太后是谁?其实就是慈禧太后的另外一个称呼,慈禧西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武则天”式的人物,她虽然没有称帝,但把持朝政近四十年,做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在私生活上,西太后也效仿武则天,做出许多不为人齿的荒淫之事,情人就多达8位,下面就小编来一起看看她的8位秘密情人吧!1、李莲英(西太后的第一男宠)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7:53:000000康熙乾隆死于雾霾 康熙病死乾隆自然老死(和雾霾无关)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人人都知道的,在最近这几年人们不断注重煤炭等易增添雾霾等物品的使用,以期减少雾霾量。但是在古代可不像现在这样知道雾霾的存在和产生原因,尤其历史上明清两朝的都城都在现在的北京,那是雾霾最严重的的地方。有的人就说康熙乾隆的死亡是由于雾霾。康熙乾隆死于雾霾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09:000000张飞史上真实外貌,绝不是络腮胡的彪悍莽夫(文武双全)
提起张飞,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三国演义》,这个东汉末年战三国的大将,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开启了一篇传奇史诗。而大家对张飞的相貌印象,则停留在勇猛彪悍、身强体壮的战士模样。张飞史上真实面貌其实,据史书记载,张飞并不是荒野蛮夫的形象。恰恰相反,张飞虽是平民出身,但家境殷实,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富二代了。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5:47:420000曹操发明一成语,将死亡说得文艺,如今老年人不避讳,还常挂嘴边
古人说话含蓄,讲究点到为止,所以将死亡也形容得非常高级,比如皇帝去世,就用“崩”,皇后去世,就用“薨”,一些早亡的孩子,就用“殇”,一些因为特殊原因去世的人,就会用“殁”。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不过也不影响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不过相比于这些人,有的人则将死亡看得云淡风轻,他们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死亡的意义却是可以选择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他自己的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7-18 20:20: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