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晚年昏庸无道,冤杀高仙芝和封常清,断送了盛世大唐
李隆基是宫斗内行,内战外行。安绿山的叛乱根本不是突然发生的,在其起兵之前,他已成为唐帝国最大的军阀,身兼河东、范阳、卢龙三镇节度使。其中,仅范阳镇就下辖兵力9.5万。而当时的安西四都护府,兵力才2.4万,北庭都护府兵力才2万。那么是谁制造了这样一个不可控的庞然大物?就是李隆基本人。

安史之乱的时候唐初的府兵制早就实行不了了,全是募兵,安禄山的河北三镇就是独立王国,手下的兵全是拿着安禄山招来的,拿的也是安禄山的粮饷,家眷也都在河北,只要不是唐玄宗那种老糊涂,十几年时间还培养不出来一批亲信私兵?何况安禄山本人在河北威望很高,治军带兵收买人心的手段也不差。
叛乱开始的时候,整个官僚系统都没有重视起来。连封常清、高仙芝这种名将也低估了叛军,打起来才发现叛军非常能打。后来香积寺之战,也是边军打边军才棋逢对手的。让没打过仗的新募太平军队,对阵常年在边地和野蛮人拼命的边军,双方指挥系统半斤八两,封常清、高仙芝他俩打不过叛军也是正常的。

安禄山突然发难,大唐的精锐全在边境,内地的兵就是花架子,这时带兵对阵就是谁去谁死,高仙芝封常清和哥舒翰都明白这点。此时唯有时间换空间,逐城退守,坚壁清野,必要时迁都也是可以的,等郭子仪、李光弼断掉安史叛军的归路,等安西、朔方的边军内调,方有一战之力。唐朝的应对策略大体正确,只是高仙芝封常清和哥舒翰败的太惨,天子出逃太过狼狈。
高仙芝率军抵挡陕州,陕州防线虽然守不住,但凭借兵多粮足的优势,还是需要守的,至少也能抵挡一下叛军兵锋并延迟叛军进攻步伐,消耗叛军,还能锤炼一下缺乏实战经验的新募兵卒。不过,必须分派一部分兵力并转运尽可能多的粮草到潼关,以做节节抵抗,高仙芝直接放弃是错误的。而且,后续援军不断到来,也可以增强潼关防守。待潼关防线稳固后,擅长远程奔袭的高仙芝再率安西、陇右等地经过实战锻炼的边军骑兵,绕道敌后袭扰并断敌粮道,甚至与郭子仪、李光弼配合取敌老巢,则叛军必败。国难之时,唐玄宗轻易杀良将是自取灭亡,叛军久经战阵并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战争前期所向披靡是正常的,唐军必须扛住叛军的锋芒,待其二鼓衰、三鼓竭时再重拳出击方为上策。

李隆基绝对是叛军的最大卧底,连杀己方两员大将,后又逼哥舒翰出关决战,几乎全军覆没,潼关失守。要不是李隆基瞎指挥,唐军已从后侧抄安禄山的老巢,并且已取得优势,如果在潼关堵住叛军使其前进不得,很有可能这场叛乱会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并扑灭,然而,李隆基的神操作,结果大家都知道。安史叛军的战斗力也是历史天花板级别的,李隆基当普通谋反处理肯定很多措施都应对不力。
70多岁的玄宗也是人生中经历了头一遭这样的打击,对于他这样一位顺风顺水了多年的太平天子来说。叛乱不单单是自尊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更是对他引以为傲的御人之术强烈嘲讽。高仙芝、封常清的死,哥舒翰的败,李光弼、仆固怀恩的遭遇,连大唐英武的唐玄宗都昏庸如此,加上他个不成器儿子李亨,大唐还能苟延残喘活着已经不易了。
她,17岁嫁给黄维,丈夫入狱她苦等27年;他出狱她自杀,晚27年合葬
(说历史的女人——第1641期)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黄维是个绕不开的人物。做为国军的一位著名将领,其资历之深,名气之大,战果之辉煌,都是十分突出的。他有黄埔一期的"高贵"出身,是熟读兵法的正统儒将,是陈诚"土木系"的核心将领,向来颇得蒋介石的赏识。黄维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2兵团司令长官,由于治军严明,作风硬朗,此兵团被称为"黄维兵团"。我要新鲜事2023-05-20 12:02:510000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晏婴利用桃子杀三人(故事简介)
很多人或许听过二桃杀三士,但是并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二桃杀三士其实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晏婴利用两个桃子杀掉了三个大将。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故事不可思议,一起来了解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在春秋时期,齐景公有着三位名将,分别是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个大将自认为功高,经常炫耀武力,不讲晏婴等文臣放在眼里,甚至也不将齐景公放在眼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1:09:390000鬼谷子下山的故事,有关鬼谷子的传说(兵法大成者)
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4:40:140000幸运抗战老兵,多次遭难不死,42岁娶妻生8个子女,高寿114岁
(说历史的女人——第1747期)抗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但由于多种原因,最终名垂青史的十分有限,多是那些后来成为将帅的人,而普通士兵被后世记住的不多。有很多当年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退伍后都回农村被“埋没”了,从而无人所知,这是一种不公。但也有少数老兵会被“发掘”出来,人们大吃一惊,原来这就是英雄!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6:52:130001著名的智者孔明结婚 是否有政治因素参与(孔明娶妻)
孔明和黄月英结婚有政治因素也有感情因素。在古代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问题,还涉及到家族的利益和政治的稳定。作为一代智者,孔明在选择妻子时也考虑了这些因素,这也是诸葛亮能从一个山野村夫变成人尽皆知的卧龙先生的原因之一。黄月英我要新鲜事2024-01-09 21:43: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