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是孙刘共同打下来的 刘备为何要借 双方关系由此走向破裂
在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历史画卷中,荆州成为一方重要的棋局,各方势力争夺荆州,围绕着这片战略要地展开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权谋和智慧的博弈。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刘备取得南荆州,吴则占据北荆州。然而,这个局面并不是对吴国有利的。面对曹仁坚守的北荆州,周瑜困扰良久未能攻克,更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英年早逝。曹仁坚守不出,刘备的进展却顺利,这使得孙刘联盟的地盘出现了不平衡。
孙权如果不将南郡“借”给刘备,就等于切断了刘备的发展道路。在北有曹操,南有刘备的情况下,一旦刘备有所动作,江东在荆州地盘会迅速崩溃,孙刘联盟也将提前破裂。因此,孙权决定听从鲁肃的建议,将南郡“借”给刘备,同时孙权将精力专注于主攻合肥方向,以稳固自身在江东的地盘。
在建安二十年,刘备在孙权要求归还三郡的时候选择了推辞,这在情理上确实存在问题。然而,刘备可能更关心的是实际的损失,如曹操进入汉中可能延误战机。此外,要压榨益州的资源,并在政权中占据绝大多数的人才,会导致荆州短期内变得空虚。在这种情况下,刘备需要做一些权衡,将长沙和桂阳两郡交还给孙权,以巩固襄樊地区,同时准备应对可能的背叛。

刘备集团在湘水协议之后未能充分重视吴国,忽略了孙吴的崛起史。孙吴的发家史劣迹斑斑,孙坚杀王睿、张资,孙策叛袁术背刺刘勋等事件发生在背景之中。刘备对江南的人才也明显不足,仍然让郝普镇守零陵,这显示了荆州地区的人才短缺。汉中之战结束后,许多优秀的将领,特别是参与夷陵之战的将领,仍处于待命状态,而调动他们至荆州对巩固襄樊地区和防范背叛都具有重要作用。
隆中对决是诸葛亮在分析刘备和其他诸侯的情况后,为刘备谋划一个可以称帝的基业,并留下一个统一大业的梦想。刘备选择入蜀的原因在于无法与孙权长期保持友好,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在荆州立足时间过长,刘备决定入蜀,依山川险要自守,同时将主力安置在四川平原,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北伐关中。这种决策在古代历史中并不常见。
对于刘备来说,放弃荆州几乎是不可能的选择。在三国时期,任何人都不会轻易放弃荆州,而孙权也必然会进攻荆州。蜀汉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饮鸩止渴”,刘备无法与孙权长期共存,因此他选择入蜀,稳守荆州,同时在四川平原安排主力。这一决策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在于,三国时期的鼎立局面,任何一方若有所作为,都可能导致另外两方的围攻。孙权在南方士族的掣肘下,只能通过维持两边平衡来保护自己,刘备入蜀则为整个三国格局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荆州在三国时期的权谋博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借助“借”字,孙权通过巧妙的手法,使得荆州地区的争夺更显复杂。刘备在湘水协议后未能充分重视吴国,最终导致了失去荆州的局面。荆州之争,是智者的较量,谋略的斗争,也是三国历史中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篇章。
明朝锦衣卫有多厉害 飞檐走壁 堪称古代007
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常常在历史上被描绘得神秘而强大,有时甚至被比作古代的007。然而,真实的锦衣卫不是传说中那样强大,在明朝的历史中,锦衣卫扮演了复杂的角色,其神秘性常常掩盖了一些真实的历史细节。一、锦衣卫的外部形象我要新鲜事2023-11-06 19:14:470000明朝有火枪为什么打不过清军:明军体制腐败(火器质量差)
明朝是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之后就逐渐开始落后于西方,不过和西方相比,在对火器的使用上,仍然是要早于西方。但是明朝军队当中明明已经熟练的使用火器了,却仍然打不过清军,这是为什么呢?明朝有火枪为什么打不过清军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7:53:100000日韩争夺观音像,国际法庭来裁决,中国网友闻讯:你们都是强盗
今年6月15日,韩国法院举行了一场听证会,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对簿公堂的双方,一方是韩国的浮石寺,另一方是韩国政府,双方就一尊观音像文物的归属展开了激烈辩论。佛教圣地和一国政府当庭打官司已经够热闹了,但这还没完,日本政府和日本长崎县对马市观音寺也掺和了进来,他们坚称这尊观音像应该交给日本。法官估计头都大了,这尊观音像到底应该判给谁?事情还要从十年前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1:03:120000巴金和冰心的关系:世纪知交,文学知己,享誉文坛
巴金和冰心都是中国现代的著名作家,都是享誉文坛的大家,巴金写了不少小说,有很多小说给人以启迪。而冰心也写过不少的作品,还有不少的诗作闻名世界,被人们交口称赞,那么巴金和冰心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以了解一下吧!巴金和冰心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8:16: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