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兵败后,为何宁肯受辱被俘,也不自尽以保名节?
荆州的人口钱粮数据再加上战略地位,聚集了冷兵器时代战争最重要的的几个资源,注定了吴蜀不可能一直处于蜜月期,吴蜀为荆州产生摩擦,进而大战是必然。关羽水淹七军基本灭掉了曹操的大量部队,以至于樊城军队不够不敢应战,樊城破了曹操危矣,所以曹操派一流武将前往支援樊城,然后自己计划迁都。如果这次关羽赢了,那么曹操孙权肯定会联手抗刘,毕竟一家独大对其余两家都没好处。
当时刘备军事实力最强,如果东吴和蜀联手,那曹魏基本就交代了,问题是回过头东吴没有任何能力去和蜀国抢地盘,而一旦让蜀占领曹魏的八州外加蜀国原来的地盘那东吴失败是早晚的事情,孙权权衡后才夹击了蜀国。至于杀关羽以现在的眼光看当然是昏招,但是孙权应该是想嫁祸于魏,希望蜀魏继续厮杀,斗的两败俱伤,可是又不敢把关羽活着送给曹操,万一曹操顺水人情又把关羽放了,以关羽的性格肯定要报复东吴。所以杀关羽再嫁祸给魏就是他的如意算盘,只是被曹操轻易化解了。

败走麦城后,关羽如果自杀反而是懦弱的体现。关羽刚刚才把曹操打的落花流水,威震华夏。结果自杀死了,蜀国的人会怎样想。自杀死了到是轻松,但其负面影响是极大的,一定是会有人散布如东吴强盛,逼的关羽自尽,关羽懦弱,不敢接受兵败,不敢死战之类的话。而关羽在蜀国的地位极高,如此一来对蜀国的士气等方面打击巨大。战死沙场还可以落个好名声,可以操作的余地也大的多。
同时,关羽也不认为自己会死。襄樊之战时,本身打的就是震撼孙曹两家,此时孙刘之间的矛盾还不至于刀剑相向,关羽完全没有想到孙权会偷家。之后,到了麦城,关羽没有直接到刘封的地盘上,而是做了防御工事。同时派人去刘封那求援,两方合力不仅自己的困境被解,还可以顺势夺回荆州。解决了困境,还可以将攻补过,同的又能提升蜀汉的士气和声望。

在发现刘封的援兵不会到来之后,关羽也是第一时间突围,准备回益洲。当时连孙权也说能不一定能拦着,而在关羽眼中,突围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再者本身东吴就是偷袭取利,已经得了荆州,对关羽动手也可以和刘备撕开脸面,投向曹操,目的已经达到。阻拦突围是一定的,但不会布重兵,突围不会太困难,加上关羽自身能力,他自信能到益州。就算兵败,也只会考虑战死或再度突围。再不济被活捉,也没有人认为关羽会死,毕竟活的二把手还可以谋取利益,死了的二把手只能是加深仇恨。
东吴活捉关羽后不杀可定二计:一计:放关羽,以关羽为筹码与刘备谈荆州未来归属问题,在荆州已经被吴控制的情况下,刘备为保住关羽基本会同意,试想关羽因此回到蜀后如何面对因为他的原因失去荆州之地,又是因为他丧失了荆州未来归属问题呢?二计:扣押关羽,以关羽作为长期的人质来限制刘备政权,如果刘备不就范,那么他的假仁义就会被世人所不齿。所以一个活着的关羽,比一个死关羽更有利用价值。

汉代和之前的朝代,打仗是不会杀主帅和大将的,一般以劝降和用作谈判筹码为主。而且关羽是汉献帝封的爵位,没有皇帝诏书是不能杀的。孙权杀关羽是他最失败的决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失败,直接加速三国时代的终结,所以几乎没有人称赞孙权的。
开清第一文臣根基有多深 子孙不管有才无才 官品最少都是二品
我要新鲜事2023-11-21 16:55:290000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大月氏、夏国等(曾两次出使西域)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个重点关注的对象,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十分不便,而其中西域离中原最远,不过古代也有一些朝代曾将其纳入国家版图中的情况,比如说汉朝,当时是由于张骞出使西域才沟通西域诸国,那么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是哪里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在哪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3:21:050000是福还是祸?乾隆千叟宴请3000老人吃饭,之后这些老人却接连去世
1713年农历三月,正值康熙皇帝60的大寿,像往常一样,宫中热闹非凡,张灯结彩,所有人都在为康熙的生辰而操劳。只不过,今年的准备格外繁忙。因为几个月前,康熙感慨自从秦汉开始称帝者有193人,可是却没有一位帝王的在位时间像他这般长。想到如此,康熙决定要举办一场史上最为隆重,拥有最大排场的庆典。为了这次庆典,康熙邀请了全国65岁以上的所有老人参加,无论是官还是民。我要新鲜事2023-06-16 19:27:210001杨素有多冷血?前线尚未开战,本部三百军兵已经人头落地
隋朝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37年,其中的能臣良将不少。今天要说的就是推动杨广继位的一个重要人物,当时在废除杨勇转立杨广为太子上,他应该是做了不小的贡献——杨素。杨广的支持者隋文帝杨坚还在位的时候,由于杨勇的荒淫奢靡让让独孤皇后和杨坚很失望。在杨勇日益失宠的情况下,隋文帝派杨素去观察杨勇是否有收敛的意思。实则也是隋文帝在给杨勇机会,可是因为杨勇单纯,凡事都不会想太多。我要新鲜事2023-06-22 19:12:260000朋友妻不可欺的下句 比上半句更加经典(中国古语)
朋友妻不可欺的下半句是朋友夫不可抚。在中国有着不少的古语,其中一个叫做朋友妻不可欺,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说出口的一句顺口溜,而是我国古人们在长时间以来所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即便是放到现在来说,也是有着一定的警示作用,朋友妻这朋友不可欺,这句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但并不知道他其实还有着下半句,而且下半句是比上半句更加经典。朋友妻不可欺我要新鲜事2023-08-04 21:43: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