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带兵打仗,刘邦远不是项羽对手,项羽数次以少胜多击败敌军
项羽不是政治矮子或者战略矮子,只是破秦他表现太好了,成了众矢之的而已。灭秦是六国贵族的反扑,任何一方诸侯都不愿意让一个新的秦国产生。项羽也不是楚国的老大,头上还顶着个义帝,做事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才搞了个西楚霸王的名号分封诸侯,实际上是为了缓解其他诸侯的压力与敌意,这是相当高明的政治手段,而不是那些事后诸葛亮所分析得那样是昏招。而且项羽不定都关中也是为了后方考虑,事实上项羽定都彭城都多次被人攻打,要是项羽定都关中,后路一断,关中人心也不附,那下场只会更惨。

刘邦把精锐配给韩信,应该是想着汉弱楚强,对楚很难速胜,但汉对其他诸侯国则需要速胜,所以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既然刘邦把精锐分到了北线,那么在荥阳一带的刘邦就被大大削弱了。项羽想的也应该是集中优势兵力,先击溃刘邦一路,再打其他不服的诸侯。但他没想到自己集中了优势兵力也啃不动刘邦,韩信一路告捷直接迂回到了自己的东面,然后彭越也在后面袭扰。所以项羽需要先集中优势兵力击败在自己家的彭越,但他一追不上逃跑的彭越,二是留守的曹咎兵团被刘邦吃了。然后他只能回来继续打刘邦,齐地只能让龙且率偏师去打,结果龙且兵团也被迅速吃掉了。
前期绝对是楚强汉弱。楚汉战争可以看作是:汉方有四匹马(指代兵团的实力):上等马韩信,次等马刘邦,中等马灌婴,下等马彭越。楚方四匹马:上等马项羽,次等马龙且,中等马曹咎,下等马项声。从结果来看,因为整体上楚强汉弱,所以刘邦玩的就是田忌赛马。韩信吃掉了龙且,刘邦吃掉了曹咎,灌婴吃掉了项声,最后一起吃项羽。

项羽的谋略也是不差的,分封诸侯那是没办法(毕竟人家反秦事业上也是出过力的),而且项羽还特意在分封时做了一些安排(比如让章邯等人封堵刘邦)。只不过没想到刘邦会得到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直接搞定了章邯等人;然后天下还有那么多野心家(田横、彭越等人),结果四处救火,疲于奔命。
另外,项羽军事上谋略是很强的,看他在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前的各种布置就知道了。巨鹿之战时,先是派英布和蒲将军率领先锋渡河试探秦军,然后断掉秦军粮道,最后才亲率主力渡河破釜沉舟,先打退章邯部20万秦军,迫使他们和王离部20万秦军分开来,这才全力突击王离部,在击溃王离部后率领后来加入的诸侯联军围困施压章邯部,最后迫使章邯投降,兵不血刃就降服了20万秦军(钜鹿之战很充分体现了项羽的作战谋略,试探、断粮、分割、借势等等运用的非常精妙),彭城之战也是如此。

其实彭城之战也没什么对战略部署进行优化的空间,项羽就三万人,要冲击五十几万人,已经到极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一战搞定刘邦本人。不知道是楚军过于嗜杀和沉迷抢掠,还是没有提前安排敌军被击溃后的打击方案,项羽军往往无法精准击杀敌首,打田荣,田荣是被平原人杀死,田荣逃脱。打王离,是依靠诸侯一拥而上。
打刘邦彭越屡屡被逃脱,无法一击致命。这几乎是贯穿项羽战争生涯的硬伤了,相反刘邦韩信军团战前就有备案,在取得会战胜利之后迅速分配精兵追杀敌首,几乎都做到了精准打击、彻底歼灭才罢休,这是楚军所远不及的。但是换个方面想,刘邦要是真在彭城战败而死,他本人就成为贪功冒进、大意轻敌的失败典型而贻笑千古了。
天才少女13岁上北大,学成出国嫁53岁老外,婚后满头白发受质疑
田晓菲被称为中国“天才少女”。她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都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而她自小就接触了不少文坛学者。受家庭和周围环境影响,她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自小便喜爱文学。自4岁起开始写诗后,她的人生仿佛开挂一般,诗歌接连被报纸刊登,出版个人诗集,13岁就被北大录取。大学时期的作品,还被归纳到初中语文课目内。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9:11:350000她26岁嫁46岁贺龙,53岁痛失所爱,为爱坚守42年,寿长95岁!
(说历史的女人——第1480期)在我们可敬的十大元帅中,有两位非常相似,一个是彭德怀,一个是贺龙。首先他们两位都英勇善战,曾立下无数战功,打过无数硬仗。彭德怀被毛主席高度称赞:“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同样,毛主席也曾高度赞扬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一个军!”0000英国王送乾隆三样贺寿大礼,乾隆却给他下了道圣旨,看后放声大笑
说起来屈辱的中国近代史,看似起始于1840年的晚清,但是实际上在大清尚且强盛的乾隆皇帝时期,就已经初现端倪。在乾隆皇帝执政的时期,面对西方迅速的工业化生产进程,清王朝已经属于外强中干的落后状态。不过清朝还在维持中世界第一大国的位置,各国的君王对清王朝还是有所忌惮,因此在乾隆皇帝过八十大寿的时候,各国的君主也纷纷派出使者对乾隆皇帝表示了祝福。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0:31:36000177年中年女子带00001号烈属证进京,邓小平:以后有事直接跟我说
1977年10月,一名中年女子手里拿着00001号烈属证来到了了北京,风尘仆仆的她显得非常落魄。没想到伍修权夫妇热情的接待了这中年女子而且还带着她去见了邓小平。更令人吃惊的是,当邓小平看到她手里那张00001号烈士证的时候红了眼眶。看着中年女人说道:“你长得可真像你父亲。”随即还亲切地对她说:“孩子,以后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跟我说吧。”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3:10:37000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作者分别是李伯元、吴趼人、刘鹗和曾朴
谴责小说是晚清时候的一个流派,主要是一些具有改良思想的作家,创作出来抨击政府和时弊的著作。今天为大家介绍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它们分别是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一、《官场现形记》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1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