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除了实力不允许外 还有哪些隐情
魏延多次提出了子午谷的奇策,这个高傲的人之所以提出这个方案,必然是有一定把握的。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不容忍他人对他的批评。魏延从荆州一直跟随刘备,他是唯一一个能够胜任的人选,因为关羽和张飞都已经去世,蜀汉实力最强的就是他一个人。魏延敢于提出这个孤军突进的方案,也证明他对诸葛亮的能力绝对信任。魏延并不是傻到认为自己可以像韩信那样做成大事,他最有可能的动机是在事成之后,以此来争功或夸耀自己,甚至在诸葛亮面前吹嘘自己以证明自己的价值,仅此而已。

后来曹魏伐蜀也曾经经过子午谷,结果遇上了阴雨,道路泥泞难行,没能按时到达攻击位置。这说明子午谷的通行条件非常不理想,即使采取轻装简行的方式,也很难说能否达到"奇袭"的目的。诸葛亮一次北伐的战略是要收复陇右,控制雍凉。子午谷的战术与这个大战略相冲突,不太可能被采纳。陇右地区地势多山,相比关中平原更适合防守,有利于将胜利转化为国家实力。相比一次性攻占关中,这个策略更加切实可行。魏延是诸葛亮非常器重的名将,担任过汉中军区司令这样重要的职务,无论在武艺还是智谋方面,他都是蜀汉阵营中顶尖的存在。诸葛亮不会舍得让这样一位大将去执行一个希望渺茫又非常危险的任务。

子午谷的奇策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战略目标。是想阻止曹魏援军,还是只作为辅助诸葛亮迅速平定陇西,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战略层面的考虑,后者只是战术安排。就像石亭之战一样,如果孙吴想要安居一隅,石亭之战的胜利确实让他们足够自豪,但如果孙吴的目标是天下霸业,那么石亭之战的结果仅相当于他们在街亭之战中获胜,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诸葛亮、魏延与刘邦、韩信的情况和时代背景也不同。当韩信攻打陈仓时,章邯、司马欣等人很难像曹魏那样迅速调集援军增援。而且即使有援军,将领们的素质也很难与司魏延、诸葛亮、刘备的情况相提并论。刘邦和韩信在秦末乱世中崭露头角,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韩信对刘邦的忠诚度也很高。而蜀汉时期,刘备、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存在着政治利益、权力争斗等因素。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策在历史上并未实施,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可行性。尽管魏延在军事才能上有一定的造诣,但子午谷奇袭曹魏的计划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此,诸葛亮不太可能采纳这个方案,更有可能是将其视为魏延个人的一时幻想或自我吹嘘。历史上,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战争和决策是复杂而艰难的,不仅仅依赖于个别将领的奇策,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斯多亚学派认为理性的绝对性观点是怎样的?理性的目的论是什么?
#历史开讲#斯多亚学派站的是理性的立场,他们认为宇宙是有秩序的,这种秩序来自于宇宙理性,也即自然法,任何事物的运行都不能脱离自然法的规定。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08:020000白起为何被赐死 他不死的话秦国能否提前统一天下 说出来别不信
不能,也许能灭亡了赵国,但是不能帮助秦国提前统一天下。秦国史记中记载了白起的生平和死亡,他是战国时期的杰出将领之一,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而著称。然而,在他的生平中,有一段令人惋惜的经历,即他被秦昭襄王赐死的事件。一、白起我要新鲜事2023-10-04 20:41:270003姜姓起源和来历:是神农氏的后裔(因居住于姜水而得名)
姜姓最古老的来源就是上古时期的神农氏,因为这一部落居住在姜水之地,所以便以地名为姓,全族的人都姓姜。而这一姜姓的来源也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炎帝神农氏的母亲任姒名为“女葵”,而后来就将“女葵”组成了“姜”字,以此来表示女葵的后代,因此甲骨文中的“姜”是个结合体。姜姓起源和来历1.姜姓始祖:神农氏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01:100000郑国渠 本是一条暗藏祸心的水渠 如何为秦国一统天下立大功
修建郑国渠对秦国有好处。郑国渠,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没有修筑大坝的水利工程,被誉为“天下第一渠”。它的修建初衷是为了疲弱秦国,然而最终却成为了促进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我要新鲜事2023-07-19 20:06:170000要离简介:春秋时期吴国人士(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不过也出现了不少的能人异士,当然也出现了不少的英雄豪杰,古代著名的四大刺客大多数就出现在这个时期,而要离就是四大刺客中的一个刺客,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要离这个人物吧!要离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44: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