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孝庄皇后简介,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关系成未解之谜
你知道清朝孝庄皇后吗?她被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贤后,曾辅佐顺治、康熙两位清朝的杰出皇帝,那么清朝孝庄皇后简介是怎样的呢?孝庄皇后是谁的皇后呢?她个人的生平事迹又是如何?孝庄皇后和多尔衮到底有没有那一层关系?下面我们就和度哥历史小编来一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清朝孝庄皇后简介

清朝孝庄皇后简介(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清朝孝庄皇后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原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侧福晋,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皇太极的大福晋)的亲侄女,后金天命十年二月,因为当时的哲哲没有生育,于是将布木布泰送到了皇太极府上,嫁给皇太极当侧福晋,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皇太极登基称帝,创立大清帝国,改元崇德,迁都盛京(今沈阳),而孝庄皇后布木布泰则被封侧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是经次于哲哲。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也称五大福晋: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布和一家就有三位。布木布泰从蒙古大草原来到盛京,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后宫中排名第五位

在皇太极生前,清朝孝庄皇后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其实并不显赫。在后宫中受到皇太极专宠,统摄一切的只有她姑姑哲哲,也是皇太极最爱的女人。
中宫-清宁宫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即孝端文皇后,是孝庄皇后之姑),居首位。
东宫-关雎宫宸妃,称东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是孝庄皇后之姐),居第二位。
西宫-麟趾宫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即懿靖大贵妃),居第三位。
次东宫-衍庆宫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即康惠淑妃),居第四位。
次西宫-永福宫庄妃,称西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居第五位。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1638年3月15日)孝庄皇后在盛京皇宫的永福宫中生皇九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年轻的庄妃(就是孝庄皇后)对努尔哈赤的一些政策上的失误提出了建议,皇太极采纳后,实行了满汉一体,使用和优礼汉官,改革中央机构,设立六部,仿明朝官制,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修订了《离主条例》、《逃人法》,改善了满汉奴隶的地位,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庄妃为皇太极一连生了3位公主,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生下皇九子,起名福临,寓意为“福从天降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突然驾崩,出现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以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和以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为首的两大势力激烈争夺。庄妃深知年仅6岁的福临根本没有竞争实力,她静观其变,审时度势,说服多尔衮任摄政王,解决政权危机。结果诸亲王和大臣最终折中妥协,取得由福临继位的共识,议定福临亲政前由多尔衮、济尔哈朗为摄政王,共管朝政。
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清朝孝庄皇后简介,以及孝庄皇后和多尔衮之间到底是和关系。↓↓↓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其子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31岁的庄妃被尊为孝庄皇太后。因皇太极谥号称文皇帝,故又称孝庄文皇太后。从此,孝庄皇太后走上了政治舞台,凸显出女政治家的智慧和才能。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燕京(今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消息传到盛京,孝庄皇太后当机立断,建议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大清所有兵马大举入关,问鼎中原,实现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遗愿。她告诫多尔衮,入关后要严明军纪,笼络民心,胜利后迁都北京,稳定中原。多尔衮率清军与明降将吴三桂合兵剿灭李自成义军,很快占领北京。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十九日,孝庄皇太后带着福临偕文武百官,离开盛京,在王公、群臣的跪拜下,进入紫禁城,入居慈宁宫。她倾心培养福临当好大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位皇帝。她以“独嗜图史”的文化素养,精心抚育小皇帝。她选择最有学问的满汉大臣作福临的老师,“令翰林官直宿备顾问,经书史册,手不释卷”。福临每到后宫向太后问安,均长跪受教。她说服小皇帝对多尔衮入主中原之功封为“皇叔父摄政王”。

但是多尔衮权倾朝野,排挤异己,结党擅权,并有废帝自立的野心。孝庄皇太后认识到一旦政变,不但孤儿寡母的性命难保,而且大清江山也可能断送在八旗内乱中。她上下周旋,有进有退,委曲求全,理智地处理与多尔衮的关系。顺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她建议顺治帝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顺治帝下诏加封,从而成功地保护了幼帝,使多尔衮的图谋没有得逞。有关“孝庄皇后和多尔衮为夫妻”之说,清代史书并无明确记载。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病逝。为笼络多尔衮两白旗的势力,太后安排顺治帝率诸王、贝勒、文武大臣身披重孝在东直门5里之外,迎接多尔衮的灵柩。6天后,顺治帝追封多尔衮“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

为了使清朝得到汉族官吏的支持,顺治九年(1652年),孝庄皇太后把为清朝战死的汉族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留在身边,加封为和硕格格;太后还敢于冲破满汉不通婚的祖制,于顺治十年(1653年),将皇太极的十四女和硕恪纯公主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此举使绝大多数汉军将领效忠清廷,也有助于以后康熙平“三藩之乱”的胜利。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患痘病卧床不起,谁来继承皇位刻不容缓,顺治帝考虑因为皇子年少,准备立皇弟。太后听取了在清廷任职的德国人汤若望提出“因玄烨出过天花,有免疫力,适合继位”的谏言,深思熟虑后,坚持立皇三子玄烨。经太后的极力推荐,顺治帝依从了母后,立诏由皇三子玄烨继位,为清朝选定了一位明君。

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几乎每天派人驰书问候起居,报告自己行踪,并且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鲫鱼脂封,派人送京给老祖母尝鲜;二十二年(1683)秋,康熙陪祖母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轿,亲自为祖母扶辇保护。
孝庄皇后去世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圣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康熙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皇后。根据她的遗愿,灵枢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
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下嫁之谜

孝庄皇后和多尔衮的关系一直都是未解之谜,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尚有争议。孝庄皇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
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
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
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但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阎崇年也认为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
勾践简介:春秋时期越国君主(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
说起勾践,他卧薪尝胆的故事流传至今,大部分都读过这个故事,许多人都十分钦佩越王勾践的毅力和忍耐力,据说就是他派西施到吴国用美人计引诱吴王夫差,最终使得吴国灭国,那么勾践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勾践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0:10:070000中国唯一一个千年王朝:中国没有千年王朝(周朝七百多年)
中国是没有千年王朝的,我国已知的存在时间最久的王朝就是周朝,其距离千年王朝也有很大的差距,只存在了七百多年,其它的王朝最少的不超过二十年,最多的也不超过五百年,至于我国的王朝为什么没有统治超过千年的原因,还是跟土地掌握在皇帝手里有关,新建立的王朝通常会分给农民很多土地,而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土地慢慢的就被剥削,到了农民吃不饱时自然而然就会起义,再加上外患稍微处理不好就会亡国。中国王朝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0:42:470000骑木驴到底是什么刑罚 一定是女性专属 古代一位硬汉也死于此刑
骑木驴常用于惩罚勾结奸夫谋害亲夫的女性。在古代封建社会,为了威慑人民,统治者创造了种种残忍的刑罚手段。其中,满清十大酷刑之一的骑木驴备受恐惧,尤其对女性具有侮辱性。然而,这并非女性专属,还有男性在历史上因骑木驴而死。我要新鲜事2023-07-28 20:48:250001曹雪芹家做错了什么?为什么雍正当皇帝后,就抄了曹家?
你可能听说过《红楼梦》,那本讲述了一个大户人家从盛到衰的故事。你可能不知道,那个大户人家其实是真有其人的。他们就是江南第一富豪——曹家。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个曹家可不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他们全靠一个人捧着——皇帝。没错,就是那个传说中一生只爱过一个女人(其实是十几个)的康熙大帝。我要新鲜事2023-10-26 17:11:490000汉献帝还活着 袁术就敢公然称帝 为何有这样愚蠢的操作
我要新鲜事2023-12-19 18:32: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