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9

深度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无法满足人性的贪婪

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8:56:450

第二次鸦片战争完全是因为不平等条约中的语言逻辑引发的,我们都知道在鸦片战争中,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中英两方的条约内容却似乎有点不太一样,结果英国却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经历了两个阶段,从而导致中国堕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深度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条约并不是无限期的,但是在到期前一年,也就是1854年英国要求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并且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清政府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结果英国就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很多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广总督叶铭琛有很大责任,因为在当时英法两国进犯广州的时候,叶铭琛既不做应敌的准备,也不准广州军民抵抗,并自欺欺人的断言“必无事,日暮自必走”,结果广州被占,侵略军入城后,烧杀抢掠,叶铭琛也成了俘虏,群众讥讽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将军。

英法侵略军攻占广州后,小部分留守,大部分积蓄北上,直到快打到北京,清政府急忙求和,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虽然签订了条约,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没完。1859年6月,侵略战争再起,到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签订,共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其实鸦片战争开始,《天津条约》签订后,马克思就断言,从政治观点看来,这个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事实也正是如此,英法侵略军完全不满足,总想得到更多,说什么条约中有关商务条款不能令人满意。然后向中国勒索更多的特权,在找个借口,就准备重新发动战争。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借换约之机,率领一支舰队气势汹汹地来到大沽口外。他们蓄意挑衅,拒绝走清政府指定的由北塘登陆进京的路线,硬要把军舰沿白河开到天津,武装护送公使进京。二十四日,他们炸断了白河上两根拦河大铁链,拔毁了河上的铁戗。二十五日,突然炮轰大沽炮台。守卫炮台的爱国将士忍无可忍,奋起自卫还击,击伤击沉敌舰十余艘,打死打伤侵略军近五百人,英国海军司令受重伤,副司令伤重而死,其余侥幸活下来的都夹着尾巴逃出了大沽口。

当时伦敦、巴黎报纸叫嚣要“大规模报复”,而清政府却无心抵抗,幻想求和。一八六○年春,英、法两国调集了两万多兵力,二百多艘舰船,杀向中国。四月占领舟山。五、六月进犯烟台和大连。七月底闯到大沽口外。八月攻占天津。各地人民和爱国官兵自动奋起抵抗。但腐败无能的清军,却望风而逃,一触即溃。当侵略军逼近北京时,咸丰皇帝带着后妃,仓皇逃往热河,留下其弟恭亲王奕向敌人投降求和。

英、法侵略军从北塘登陆后,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是清朝统治者靠榨取人民的血汗,经过一百五十多年扩建经营而建成的壮丽宫苑。它综合了中外建筑之精华,藏有各种无价珍宝、稀世典籍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个宏伟瑰丽的大园林和珍藏宝库竟被英、法强盗洗劫一空之后,化为焦土。

连当时在场的英国强盗戈登,也不得不供认:“我们就是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他们还扬言要捣毁清皇宫。在侵略者武力逼迫下,清政府屈服了,同英、法分别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美国也根据“一体均沾”的条款分享各项特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外反动势力很快握手言欢。清朝统治者从两次挨打的经历中发现:外国列强要的是在中国的特权,并不反对他们当儿皇帝,洋人是可以做朋友的;外国侵略者也感到,要巩固和扩大在华的侵略特权,必须扶植象清政府这样软弱无能的政权,作为他们实行殖民统治的工具。于是,这两股反动势力,便加紧勾结,互相利用,做起了共同奴役中国人民的反革命交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