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为何最怕古墓出现鸡蛋,真那么诡异?专家:不能碰
在我国,出土最早的鸡蛋是在距今2800多年的西周墓葬里发现的,装鸡蛋的是“西周几何印纹硬陶瓿”。没想到我们平时常见的鸡蛋,在古代,居然当作陪葬品,看来古人对鸡蛋还是很看重的。
其实,在古代大部分时候,由于粮食不足,鸡蛋是极其珍贵的。穷人家养鸡都比较困难,对他们来说,鸡蛋是很稀缺的食物,为了生活,肯定会把鸡蛋吃了,不会拿去当陪葬品,只有极其富贵的人家才会将鸡蛋当成陪葬品。
然而,在我国考古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怕“粽子”,就怕古墓里的臭鸡蛋”。在考古学家看来,古墓里是没有什么“粽子”的,而出现鸡蛋的几率虽然低,却还是碰到过几次。一旦遇到鸡蛋,一下都不能碰,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平时买的鸡蛋,如果放几个月没有吃,那么可能敲开蛋壳的时候,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蛋壳完好,里面的蛋清等已经腐败变臭了。
考古家害怕在古墓中遇见鸡蛋,就是因为这些古代遗留下来的鸡蛋,肯定是臭鸡蛋。鸡蛋这种食物和其他食物还不同,它的蛋壳虽然可以让里面的东西不流出来,但却阻挡不了细菌进去。鸡蛋里面的蛋白质,在细菌作用下,变质后,被蛋壳包裹着,不容易察觉。
这些鸡蛋历经千年后,里面肯定是细菌的温床,简直是“细菌蛋”。但是我们今天有很好的防护办法,为什么还惧怕这些鸡蛋呢?其实考古家也是为了保护古代文物起见考虑的。

古墓里出现鸡蛋的情况毕竟还是少数,纵观我国各个历史朝代,也仅是晋朝有用红皮鸡蛋陪葬的风俗。而这些鸡蛋也是研究古代历史和风俗的工具,但是鸡蛋很难保存,因为鸡蛋经历上千年后,蛋壳已经变质了,很容易破裂,都有点“拿不起来了”。
比如,当年考古人员首次在古墓中发现鸡蛋时,也是感到非常震惊的,但有专家只是摸了一下,鸡蛋就碎了。后来再次在古墓中发现鸡蛋,专家不敢摸,用毛刷轻轻刷了一下,结果又碎了。因此,专家说:一下都不能碰。显然,并不是因为诡异,而是这些鸡蛋太脆弱了。
有了经验后,考古学家就不会主动去碰古墓里的鸡蛋。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起取鸡蛋,那就是将鸡蛋浸泡在特殊溶液中,再带到合适的保存场所。如果机缘巧合,发现保存完好的鸡蛋,可以做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2013年12月13日,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展出了“西周鸡蛋”,走红网络并引发热议。“西周鸡蛋”出土于江苏句容浮山果园的一座西周墓葬,装鸡蛋的是“西周几何印纹硬陶瓿”。这些鸡蛋的蛋壳很薄,鸡蛋直径在3.1到4.2厘米左右,非常罕见。
青海发现九层妖塔,是鬼吹灯原型,专家不敢挖,后被盗墓贼破坏
古人:宁宿荒坟,不住寺庙,尤其是下雨时,古人的经验有道理
“悬棺之谜”难倒考古界,专家悬赏重金求解,老农一语道破
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千年来无人知道原因,直到两农民出现
郭立新:《长江中游地区初期社会复杂化研究》
【著者】郭立新【书名】长江中游地区初期社会复杂化研究(4300B.C.—2000B.C.)【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说明】366页,29万1千字,定价38元【ISBN】7-5325-4234-3中文摘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4:410002唐长孺:读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一论李熙始迁广阿李唐皇室之氏族,陈先生持阐已详,更以光业寺碑证其世居广阿,已为定论。长孺谨按:李熙之家广阿盖在魏末。北齐书卷二二李元忠传曰:赵郡柏人人也,父显甫。通鉴卷一五五梁中大通三年记元忠事曰:(此见北史李灵传)初,河南太守赵郡李显甫,喜豪侠,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胡注:西山,殷州广阿之西山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09:400001史载元朝皇帝用独木棺下葬,内蒙古发现一处古墓群,揭开源流之谜
考古证实元朝皇家葬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至今,元朝皇帝的葬处都没有找到,但史书上对元朝皇家的葬俗有详细记载。《元史·祭祀志六》记载,“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遗体收殓后合上,“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5:550003讲座消息:南京大学人文讲坛
南京大学人文讲坛讲座时间5月28日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郭静云5月29日盘龙城时代的历史地图郭立新时间:16:00—18:00地点:图书馆报告厅讲者介绍郭静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0: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