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明:考古学的体系——关于考古学的另一种解读
周广明、叶增柯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7号晚上,远道而来的周广明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的讲座。周教授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工作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和参与发掘的主要田野项目有樟树筑卫城遗址、樟树吴城遗址和牛头城遗址等,是江西地区商周文明研究方面的大家。
在此次讲座中,周教授从理论出发,阐述了自己对于考古学体系的认识与再思考。周教授首先介绍了学科这一词的词源,由此入手讲解了学科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和分类,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由以知识操作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成员、知识信息和学科物质资料所构成的实体化的专门组织,并强调了学科最终的体现形式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实体,这种实体就是大学。
在理顺了学科的概念后,周教授从学科角度出发,具体讲述了考古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指出作为人文科学的考古学正在和越来越多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发生交叉,不断地拓展研究的领域;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日益专门化,以至于要求考古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很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甚至还需要有其专门研究领域的自然、工程或农医的专业技术,这表明在考古学研究中,文理的学科界限正在被逐渐消除。
随后,周教授带领大家简单地回顾了国内外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并重点讲解了功能结构视野下的考古学科,认为考古学科系统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宏大系统概念,考古学研究的系统论精髓在于将考古学从立足于器物静态的分析和分类以及编史学的研究,转向对这些器物制作和使用的人类行为和适应环境等多变量互动系统关系的阐释。阐释是建立在考古材料的获取之上的,考古材料的获取,以最大程度提取实物信息为中心而展开,而这一操作和探研的过程中应更注重埋藏学的作用。周教授随后指出,目前中国考古学仍存在只重描述,不重阐释的问题,认为我们不应限于古代遗物和遗迹的描述和系统化的分类,不应限于鉴定它们的年代和确定它们的功能。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的经验,具体从中国的实践中总结出实现“透物见人”这一任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方法;而且通过考古的途径,研究中国有特色的历史道路,为整个世界历史的研究做出贡献,那才有真正站得住脚的“中国学派”。

主持人郭静云教授与周广明教授进行互动
中场休息后,周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求学过程中对阅读的理解,提出我们应注重“经典阅读”。这其中的经典不仅仅指考古学领域的著作,也包括影响我们思想观念形成的著作,周教授认为反复阅读经典,有助于我们增强思辨能力,拓宽考古研究的视野,并尤其推荐了伦福儒教授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最后,周教授简单介绍了吴城方国文明形成的地理基础,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气候、水文条件等,为明天下一场讲座起了个头。周教授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史前文明“大一统”更多地是政治上的概念,各区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身鲜明的特征,我们在学习研究中不光要发现文明间的共性与交流,也应注重寻找文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正是符合了功能结构视野下的考古学研究。
(执笔:叶增柯/编辑:江俊伟)
1988年,山东农民挖沙挖出3000斤巨剑,专家:古时可离不开它
1988年春,山东兖州的泗河大桥下,附近的农民趁着枯水期,三三两两的在河床内挖着河沙,准备拉回去修猪圈。这是,一位大爷那里却出现了意外:他一铲子下去,力用的不小,铲子却没下去。大爷起初以为遇上了石头,往旁边让了让继续,可是已经让开了几步路的距离,铲子还是下不去,于是他招呼儿子:“过来,这下面好像有东西。”爷儿俩打算把东西挖出来看看,于是连刨带扫,将上面的沙子扒拉开,露出了泥沙下的金属。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7:56:360000里奥哈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1米/2.25亿年前)
气候适宜、植株茂盛,这些都是食草恐龙生存的最佳条件,所以几千万年前的阿根廷曾生活过许多大型食草恐龙,就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都生活在此。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里奥哈龙,也是一种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里奥哈龙基本资料里奥哈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大型四足食草恐龙,它体长11米,与蜀龙、永川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47位,生活在距今2.25亿年前的中三叠世。里奥哈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03:460003山东发现大量文物 主人尸体在清水当中(山东大墓)
山东发现的墓葬可能是当地的一个贵族。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有着很多的国家在这里定都,自然而然山东也成为了我国考古工作的一个重点区域,在2019年山东又发现了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墓穴。专家在进行挖掘的时候,首先对于周边进行清理,光是在清理的时候已经发现了一些瓷器的碎片,这些可能就是已经被损坏的文物。随后也正式进入到了墓葬当中。墓穴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16:390001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洛阳邙山古墓最多(帝王名人墓聚集)
此前有新闻说村民修房挖出南宋古墓,而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当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朝代。不同朝代之间最大的差异就体现在陵墓方面,不管是墓葬的方式还是结构等,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专家能够一眼就认出来。中国那么长的历史当中,哪个地方的古墓最多呢?古墓最多的地方是哪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59:370001最容易得手的盗墓手段,地面不见痕迹,唐朝盗墓者用之盗了宠妃墓
最容易得手的盗墓手段是什么?本文作者倪方六之前我曾多次说过盗墓工具的问题,对于盗墓的手法说得相对少,这篇来说说盗墓的手段。盗亦有道。盗墓圈的“道”,就是盗墓的手段。古今盗墓者最常用,也最容易得手的手段是什么的,我认为是——“地遁”,地面不会留下一点痕迹,非常隐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7: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