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明:考古学的体系——关于考古学的另一种解读
周广明、叶增柯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7号晚上,远道而来的周广明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的讲座。周教授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工作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和参与发掘的主要田野项目有樟树筑卫城遗址、樟树吴城遗址和牛头城遗址等,是江西地区商周文明研究方面的大家。
在此次讲座中,周教授从理论出发,阐述了自己对于考古学体系的认识与再思考。周教授首先介绍了学科这一词的词源,由此入手讲解了学科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和分类,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由以知识操作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成员、知识信息和学科物质资料所构成的实体化的专门组织,并强调了学科最终的体现形式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实体,这种实体就是大学。
在理顺了学科的概念后,周教授从学科角度出发,具体讲述了考古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指出作为人文科学的考古学正在和越来越多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发生交叉,不断地拓展研究的领域;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日益专门化,以至于要求考古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很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甚至还需要有其专门研究领域的自然、工程或农医的专业技术,这表明在考古学研究中,文理的学科界限正在被逐渐消除。
随后,周教授带领大家简单地回顾了国内外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并重点讲解了功能结构视野下的考古学科,认为考古学科系统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宏大系统概念,考古学研究的系统论精髓在于将考古学从立足于器物静态的分析和分类以及编史学的研究,转向对这些器物制作和使用的人类行为和适应环境等多变量互动系统关系的阐释。阐释是建立在考古材料的获取之上的,考古材料的获取,以最大程度提取实物信息为中心而展开,而这一操作和探研的过程中应更注重埋藏学的作用。周教授随后指出,目前中国考古学仍存在只重描述,不重阐释的问题,认为我们不应限于古代遗物和遗迹的描述和系统化的分类,不应限于鉴定它们的年代和确定它们的功能。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的经验,具体从中国的实践中总结出实现“透物见人”这一任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方法;而且通过考古的途径,研究中国有特色的历史道路,为整个世界历史的研究做出贡献,那才有真正站得住脚的“中国学派”。

主持人郭静云教授与周广明教授进行互动
中场休息后,周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求学过程中对阅读的理解,提出我们应注重“经典阅读”。这其中的经典不仅仅指考古学领域的著作,也包括影响我们思想观念形成的著作,周教授认为反复阅读经典,有助于我们增强思辨能力,拓宽考古研究的视野,并尤其推荐了伦福儒教授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最后,周教授简单介绍了吴城方国文明形成的地理基础,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气候、水文条件等,为明天下一场讲座起了个头。周教授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史前文明“大一统”更多地是政治上的概念,各区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身鲜明的特征,我们在学习研究中不光要发现文明间的共性与交流,也应注重寻找文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正是符合了功能结构视野下的考古学研究。
(执笔:叶增柯/编辑:江俊伟)
南京发现一座千年古墓 墓中两个男子手牵手(南朝古墓)
墓穴中牵手的两个男子是一对好朋友。在2013年1月份有几个考古专家发现南京一个千年古墓是来自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古墓当中发现了一对实体,两个人躺在同一个棺材里面,刚开始专家们也没有太诧异。在古代男女合葬,一般都是夫妻,可是等到化验结果出来之后才发现这这两句尸骨全部都是男性的这让专家们非常诧异。美丽邂逅我要新鲜事2023-02-28 17:36:230001千年古墓中发现200多粒“仙丹”,化验后,结果令专家十分气愤
自打秦始皇安排徐福东渡开始,历代帝王大都幻想着能够掌握长生之道,即便到了今天,科学家依旧在寻找着能够使人类长寿的方法。可就在1965年南京象山,考古专家发掘出一座千年古墓,惊喜地挖出200多粒“长生不老仙丹”。这些“仙丹”真的管用吗?如果管用墓主人为何还会离世呢?“仙丹”的成分究竟是什么呢古墓疑云我要新鲜事2023-06-07 20:40:010003汉代古墓玉器制作之谜:探索艺术与文化的交汇
汉代古墓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成为了当时文化和审美的精华。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将深入分析汉代古墓玉器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汉代古墓玉器的主要材料是软玉,这种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的玉石非常适合塑造各种器物的形态。制作工匠会在制作前精选适宜的玉石,并进行切割和打磨,使其呈现出所需的轮廓和形态。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5:28:510000汶川地震重建发现古墓 棺材是金丝楠木(四川古墓)
汶川地震后重建是找到的一座古墓有重大发现。2010年汶川大地震后重建时,施工队无意间发现一座千年古墓,得知消息的考古队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当一名考古专家看到现场显露的部分棺盖时,一股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因为他发现这就是传说中的金丝楠木棺材,同时这也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贵。随后,考古队请来吊车将古墓中的棺材吊起。金丝楠木棺我要新鲜事2023-10-15 20:34: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