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明:考古学的体系——关于考古学的另一种解读
周广明、叶增柯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7号晚上,远道而来的周广明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的讲座。周教授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工作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和参与发掘的主要田野项目有樟树筑卫城遗址、樟树吴城遗址和牛头城遗址等,是江西地区商周文明研究方面的大家。
在此次讲座中,周教授从理论出发,阐述了自己对于考古学体系的认识与再思考。周教授首先介绍了学科这一词的词源,由此入手讲解了学科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和分类,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由以知识操作为主要任务的学科成员、知识信息和学科物质资料所构成的实体化的专门组织,并强调了学科最终的体现形式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实体,这种实体就是大学。
在理顺了学科的概念后,周教授从学科角度出发,具体讲述了考古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指出作为人文科学的考古学正在和越来越多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发生交叉,不断地拓展研究的领域;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日益专门化,以至于要求考古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很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甚至还需要有其专门研究领域的自然、工程或农医的专业技术,这表明在考古学研究中,文理的学科界限正在被逐渐消除。
随后,周教授带领大家简单地回顾了国内外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并重点讲解了功能结构视野下的考古学科,认为考古学科系统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宏大系统概念,考古学研究的系统论精髓在于将考古学从立足于器物静态的分析和分类以及编史学的研究,转向对这些器物制作和使用的人类行为和适应环境等多变量互动系统关系的阐释。阐释是建立在考古材料的获取之上的,考古材料的获取,以最大程度提取实物信息为中心而展开,而这一操作和探研的过程中应更注重埋藏学的作用。周教授随后指出,目前中国考古学仍存在只重描述,不重阐释的问题,认为我们不应限于古代遗物和遗迹的描述和系统化的分类,不应限于鉴定它们的年代和确定它们的功能。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的经验,具体从中国的实践中总结出实现“透物见人”这一任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方法;而且通过考古的途径,研究中国有特色的历史道路,为整个世界历史的研究做出贡献,那才有真正站得住脚的“中国学派”。

主持人郭静云教授与周广明教授进行互动
中场休息后,周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求学过程中对阅读的理解,提出我们应注重“经典阅读”。这其中的经典不仅仅指考古学领域的著作,也包括影响我们思想观念形成的著作,周教授认为反复阅读经典,有助于我们增强思辨能力,拓宽考古研究的视野,并尤其推荐了伦福儒教授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最后,周教授简单介绍了吴城方国文明形成的地理基础,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象气候、水文条件等,为明天下一场讲座起了个头。周教授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史前文明“大一统”更多地是政治上的概念,各区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身鲜明的特征,我们在学习研究中不光要发现文明间的共性与交流,也应注重寻找文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正是符合了功能结构视野下的考古学研究。
(执笔:叶增柯/编辑:江俊伟)
项羽故居的三百斤霸王戟 已经无人拿动(项羽武器)
项羽的霸王戟现代人拿不太动。说到西楚霸王项羽,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熟悉了,在秦末战乱期间,项羽曾带领诸多地方势力起义,一举灭掉残暴的秦朝,并成为了各路诸侯的领导者。项羽的英勇自然是无人能否定的,夸张一点来说,他并非凡人之躯。而项羽之所以能征战沙场,神勇无敌,除了他自己高超的武艺之外,还有就是曾陪伴他杀敌无数的兵器霸王戟。项羽武器我要新鲜事2023-04-09 03:39:240000一农民窑场挖出国宝,上缴国家没手续,都说他私吞了,差点被整死
金香囊传奇本文作者:周德秀、倪方六名称:双龙金香囊出土地:安徽宣城收藏地:安徽省博物馆文物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在安徽省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件做工精美、质地非常的宋朝双龙金香囊(见上图),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常说的“国宝级”文物。这件国宝宣城一农民发现的,上缴国家时因为没有留手续,一直被认为私吞国宝,倒倒霉透了……怎么回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27:460000刘基能掐会算,料事如神,为何仅仅一次失算,朱元璋就不高兴了?
刘基:神机失算惹龙颜不悦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提到明朝开国功能刘基杀贪官的事情:当时朱元璋去汴梁视察,让刘基与时为左丞相的李善长留守南京。当时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污放纵被搞了起来,类似于现在被“双规”。李善长平时和李彬关系密切,便请刘基放李彬一马,把案子化小,一拖了之。刘基不只不听,反而加快办案速度,判其死刑,立即执行。(刘基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3:080000都说冰激凌是意大利人发明的,日本人说了实话,证实元朝时意大利人获得了中国人制作冰激凌方法
冰酪,中国人的冰激凌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正处盛夏,天天“高烤”。在如此时节,冷饮无疑问是最受欢迎的解渴饮品。在所有冷饮中,酸梅汤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既便宜,避暑功效又明显,不只在今天,在古代也大受欢迎。这篇“头条号”,就来聊聊中国人吃冷饮的历史,这方面的文章我以前写过。“冷饮”是现代流行的说法,古人多称为“凉饮”。到明清时,冷饮早已由隋唐以前的“白领饮品”,变成了民间老百姓的“街饮”。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53:270002匈奴墓出土“金怪兽”,《山海经》中有所记载,专家:估价5亿
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19:4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