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为什么叫做“鸡”?如果问大学教授,他也不一能答出来
鸡为什么叫做“鸡”?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同样占有重要位置。与龙文化、虎文化相比,鸡文化虽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对中国人的影响更直接,更接地气。如鸡司晨,让大家形成了千年不变的“鸡鸣而起”作息方式,追求进步会“闻鸡起舞”;鸡还是吉祥的化身,带来“龙凤呈祥”……

(子母鸡图,宋代吴凝绘)
在十二生肖中,如果评选对古代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动物,恐怕只有鸡。鸡能啼晨,仅凭这一点,就让大家服了它。
所谓啼晨,就是公鸡会在早晨打鸣,古人称之为“司晨”。在没有现代钟、表一类计时工具的古代,公鸡这一习性被生活在农耕时代的中国人广泛利用了。

(“鸡”字)
对“公鸡司晨”,古代作品中多有描写。如在《诗经》中,便有几首诗歌提到了鸡鸣,其中有一首郑国民歌《女曰鸡鸣》,开头即说,“女曰鸡鸣,男曰昧旦……”大概意思是,妻子说鸡都打鸣了,赶紧起来吧,可躺在床上的丈夫说天还没亮呢,想多睡一会儿。可见,早在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至今在农村仍这样。
不只农人“鸡鸣而起,日出而作”,当时所有人都以“鸡鸣”为时间节点,来安排工作与生活,连国君也不例外。《诗经》中的《鸡鸣》一诗说的就是这情况:“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这是齐国贤妃在提醒国君早朝,不要贪图享乐,而要勤于政事。

(东汉绿釉陶鸡)
先秦周朝已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就是这原因。
在古代,鸡鸣还能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一类书法作品,这里面就是“鸡励志”。此事见于《晋书·祖逖传》,一次祖逖和好友刘琨“共被同寝”,半夜听到野外鸡叫声。半夜鸡叫真是烦人,但祖逖当时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便踢醒他起来,舞剑健身,从此了有“闻鸡起舞”一说。
鸡这种家禽为什么得名“鸡”?就是因为有这种打鸣功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铉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故称“雄鸡一唱天下白”。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年画:金鸡报晓)
需要注意的是,司晨是公鸡的事情,如果是母鸡打鸣,古人迷信认为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发生,预示乱政。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京房《易传》即称:“妇人颛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这种观点在今看来当然是不对的,误会和错怪母鸡了,如果不是生病,生物钟错乱,雄性激素增多,才不会叫呢!
读《世纪敦煌》:“彼时与此时”的变迁,是敦煌故事的另一种讲述方式
在敦煌莫高窟第45窟唐代塑像低垂的目光注视下,小心地拆开书的塑封时,心中还暗暗地想着,没有拆封的新书一定没有作者签名,太遗憾了!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34:390000河北发现一蒙古贵族墓,独木棺外箍铁条,葬一男二女,何关系成谜
梳妆楼蒙古贵族墓与独木棺本文作者倪方六201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岗嘎墓地的发现,为蒙古贵族的丧葬风俗找到了源头(相关文章:《史载元朝皇帝用独木棺下葬,内蒙古发现一处古墓群,揭开源流之谜》)。已发掘墓葬中,多数葬具使用独木棺,证明《元史》所记成吉思汗等蒙元皇帝用独木棺下葬的说法不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2:330000王亚蓉:战国服饰的复原研究
20世纪60年代我有机会在中央工艺美院学习,最后却走上了服饰文化考古第一线,面对着异味重且腐败的着衣尸骨。这样的转变,或许在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时间久了,在这众多“不美”中的我,终于悟出了:我的执着和纺织文化研究给我的次次震撼已让我离不开这些,我固执的走上了服饰文化研究的路,一条沈从文先生﹑王㐨先生都支持鼓励的道路——古代服饰的复原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41:220000山西太原挖出的异域古墓 来自异域的鱼国(异域古墓)
太原发现的古墓主人是袄教信徒。在1999年的夏天,山西太原突然下起了暴雨,使得很多庄稼都淹没了。在雨停之后,当地的一位村民便想着挖一桶水渠进行排水。但在施工的过程中,村民意外碰到了一个硬物。等挖出来一看,这一物品好像是被人专门打磨过一样,看上去很是精致。太原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3-31 20:14: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