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为什么叫做“鸡”?如果问大学教授,他也不一能答出来
鸡为什么叫做“鸡”?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同样占有重要位置。与龙文化、虎文化相比,鸡文化虽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对中国人的影响更直接,更接地气。如鸡司晨,让大家形成了千年不变的“鸡鸣而起”作息方式,追求进步会“闻鸡起舞”;鸡还是吉祥的化身,带来“龙凤呈祥”……

(子母鸡图,宋代吴凝绘)
在十二生肖中,如果评选对古代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动物,恐怕只有鸡。鸡能啼晨,仅凭这一点,就让大家服了它。
所谓啼晨,就是公鸡会在早晨打鸣,古人称之为“司晨”。在没有现代钟、表一类计时工具的古代,公鸡这一习性被生活在农耕时代的中国人广泛利用了。

(“鸡”字)
对“公鸡司晨”,古代作品中多有描写。如在《诗经》中,便有几首诗歌提到了鸡鸣,其中有一首郑国民歌《女曰鸡鸣》,开头即说,“女曰鸡鸣,男曰昧旦……”大概意思是,妻子说鸡都打鸣了,赶紧起来吧,可躺在床上的丈夫说天还没亮呢,想多睡一会儿。可见,早在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至今在农村仍这样。
不只农人“鸡鸣而起,日出而作”,当时所有人都以“鸡鸣”为时间节点,来安排工作与生活,连国君也不例外。《诗经》中的《鸡鸣》一诗说的就是这情况:“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这是齐国贤妃在提醒国君早朝,不要贪图享乐,而要勤于政事。

(东汉绿釉陶鸡)
先秦周朝已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就是这原因。
在古代,鸡鸣还能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一类书法作品,这里面就是“鸡励志”。此事见于《晋书·祖逖传》,一次祖逖和好友刘琨“共被同寝”,半夜听到野外鸡叫声。半夜鸡叫真是烦人,但祖逖当时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便踢醒他起来,舞剑健身,从此了有“闻鸡起舞”一说。
鸡这种家禽为什么得名“鸡”?就是因为有这种打鸣功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铉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故称“雄鸡一唱天下白”。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年画:金鸡报晓)
需要注意的是,司晨是公鸡的事情,如果是母鸡打鸣,古人迷信认为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发生,预示乱政。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京房《易传》即称:“妇人颛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这种观点在今看来当然是不对的,误会和错怪母鸡了,如果不是生病,生物钟错乱,雄性激素增多,才不会叫呢!
盗墓贼用何招盗挖满清王爷坟?挖你地头上祖坟,你还得炖鸡犒劳他
原题:盗墓贼挖王爷坟有多狠?本文作者倪方六满清王爷的后代挖祖坟,有时也是无奈,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当年,北京周边的盗墓贼猖獗,无坟不敢挖,无陵不敢盗。如果是社会上盗墓贼盯上王爷坟,王爷的后代也不至于挖祖坟,落下不孝之骂名。图:北京朝阳区架松村肃王坟出土巨大石享堂,雕刻精美●炖鸡“犒劳”盗墓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56:09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长台关楚墓
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位于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西北4公里处。1957一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2座大型木椁墓,出土很多完好的漆木器和带架编钟等重要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27:280000霍巍:西藏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的考古学探索
一、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理论的提出本文所称的“早期游牧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就本文所具体讨论的西藏高原这一区域而言,包括了从吐蕃王朝兴起之前的史前时代以及吐蕃王朝时代这样一个年代范围之内,主要集中于汉唐时期,大致可与考古学界所提出的西藏“早期金属器时代”和吐蕃王朝时代这两个时空概念相对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58:140000商代强大500年,为何周代仅强150年,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史记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诗歌)刺(讽刺)。”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周朝实力衰退,狄夷轮番入侵,甚至一度兵临镐京之下,导致周懿王(前937年—前892年)不得不迁都,竹书纪年中说“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此后,周朝江河日下,周幽王时西周灭亡,东周之后周王室就更惨了。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17:5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