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战神是他,不只会打仗还善做兵器,黄帝画其形威天下
中国的战争神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战争神,就是战神,即《史记》中所谓的“兵主”。
战神是的一种不分肤色的神灵,不像天气神、气象神、植物神这些实体神,可以能看得见,摸得头,她只存在着人的心中——战士的心中。

人们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本战争史,人类战争至今不自己。个体之争的冲突不能叫战争,只能叫打架、格斗,是个人行为。参加人数多、大规模、大范围、借助器械(如刀、剑、枪、炮等)互相消耗的行为,才叫打仗,能是战争。
最早的战争在群体之间进行,如部落战争、种族战争,战争的目的和诉求比较简单,多出于经济利益和生存上的考虑,才打得你死我活。后来战争的性质变化很大,在现代人眼里,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才叫战争,如国家战争、全球战争(世界大战)。将来,如果人类在外星球找到另一种相似的高级生命,可能还会有星际战争。

中国古代的战神很多,历代也都有自己的“开国战神”,一些开国将帅,往往就是当朝的“战神”。
中国古代的第一战神是蚩尤,他是个“恶神”,蚩尤虽然在与黄帝交手中败北,但其勇猛和无畏,受到了后世的崇拜。
“蚩尤,古天子,好五兵,故今祭之。”
蚩尤本是原始的部族联盟领袖,曾经挑起与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的战争,与黄帝涿鹿决战中被杀。《逸周书·尝麦》“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蚩尤很厉害,黄帝也不是他的对手。
《山海经·大荒北经》如此记录涿鹿战事:“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
据说,蚩尤被杀死后,天下又乱了起来,《龙鱼河图》记载,“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蚩尤因勇战好胜著名,是“主兵之神”,在秦汉之间,便被看做战神的形象,也曾经被视为兵争的象征。古代的星象中还有所谓“蚩尤之旗”,被看做天下兵战的预警。《史记·天官书》,“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汇有29个彗星图,其中最后一幅就是“蚩尤之旗。
《史记·封禅书》中所记的“兵主”,就是蚩尤:“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

蚩尤还善做兵器,有“蚩尤五兵”说,一般认为,这五种兵器是戈、殳、戟、矛、弓。
蚩尤崇拜以汉朝最盛。
因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就是蚩尤的崇拜者,刘邦在起事之初,便从祭祀蚩尤起,向秦朝发难。《汉书·高帝纪上》(卷1),“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廷,而衅鼓。”
刘邦当了皇帝后,在全国得地立了不少立祠祭祀蚩尤,并配备了祝官、女巫,这些专职的神职人员,按时祭祀。

后来,梁武帝萧衍、宋太宗赵匡义,都曾在战事发生时,通过祭祀蚩尤,以振军威。
战争之神本是虚渺的,看不见的,但像蚩尤这样,都被拟人化了。
战争没有和平,结果只有两个,或败,或胜。过去,胜者会感谢战神的辅佐和青睐,而败者往往埋怨没有祭祀好神灵,战神偏心对方。而因为战争的残酷无情,人类对无形的战神更充满敬畏。

战前、战后祭神,便成了一种普遍的选择。
祭祀战神,分为战前、战后两种。前者以献为主,多献猪、羊、牛一类的动物牲,忌血光,祈求神灵开心,帮助自己打败不义之师;后者是祭,将战俘当牲,活杀敬献,以感谢神灵辅佐,让对方落荒而逃。
在祭祀战神蚩尤时,一般不用牛头,而只用羊和猪。
《汉书·郊祀志》(卷25)记载,刘邦打下天下四年后,“诏御史令丰治枌榆社,常以时,春以羊、彘祠之”

甲骨文造假:始于山东商人范椿清,盛于河南文盲蓝葆光
1931年,在《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上,一个叫汐翁的作者写了《龟甲文》的短文,讲述1899年王懿荣(甲骨文之父)生病,在北京达仁堂药店抓了几副中药,在翻检药物时,在“龙骨”这一剂中药上发现了文字,于是甲骨文被发现。2007年,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22:260000新发现 | 河北开元寺南遗址一处宋代房址内出土医药相关文物
开元寺南遗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是一处时代跨越唐至明清的古今重叠型城市遗址。自2015年以来经历了持续六年的考古工作,不仅发现了城墙防御遗存、寺庙建筑遗存,更是发现了大量与古代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遗迹遗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遗址中发现的一处宋代房址出土了和医药有关的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50:450000四千年之前的夏朝 为什么总是那么神秘?(夏朝发现)
没有完全的证据可以说明夏朝真实存在。在我国的很多史书当中都是从夏朝开始计算,可是我们甚至连周口店人都挖的出来,却从来没有挖掘出来过关于夏朝太多的痕迹,所以有很多的考古学家都认为夏朝只是存在于传说里面,中国真正的时代应该是从商朝开始。最起码商朝还有着一些文字的记录。不存在的夏朝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32:400001唐末盗墓有“三大贼”,但盗武则天乾陵时均没得手,原因确实蹊跷
盗掘唐朝帝陵“三大贼”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盗墓史上,唐末五代时期是盗墓又一高发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位盗墓大贼,分别是朱泚、温韬和黄巢,他们都对唐朝帝陵动手了。但有一座墓,他们三人均没有得手,这就是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为什么均未能得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6:510000战国中山国青铜器珍赏 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写就了怎样的辉煌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口中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于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被发现,令人震惊的陪葬品曾一度轰动一时。然而,这并非是唯一与“中山国”相关的历史,还存在另一个“中山国”,由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千乘之国”。一、中山国的兴起和发展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1:04:1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