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现一明代古墓 专家赶到却只剩下墓志铭 陪葬品去哪了
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38:250阅
山东莘县近日有一件让考古专家气愤的事情。当地村民在建设蔬菜大棚时,无意中挖出了一座明代古墓,里面有三副棺椁。其中一副棺椁上刻有墓志铭,记载了墓主身份。原来古墓男主人是郝若镛,两位女主人分别为江氏和丁氏,江氏是明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江东的孙女,也是郝若镛的主妇。当地的县文物管理所的考古专家连同郝氏后人赶到现场,但是发现墓已经被重新掩埋,其中一副棺椁的棺材板已全部散落,只剩几节骨节,另一副棺椁上的盖子破了一个洞,墓外的墓志铭上刻有江氏的名字。

郝家是明代莘县的名门望族,祖上曾在明嘉靖和万历年间做过官,但是唯独郝若镛夫妇的坟墓一直没找到。在这次发现后,考古专家发现其他祖坟都已经找到了,就是这座坟墓一直没有。可是现场的情况却让专家十分气愤,因为墓已经被破坏,棺椁上的陪葬品也不见了。郝家后人说,江氏作为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的孙女,应该会有很多陪葬品,他们怀疑这些宝贵的文物被盗了。

考古专家表示,这座古墓是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村民无意间发现古墓后,私自挖掘古墓是违法行为。因此,专家敦促违法人员尽快将失窃物品交回来,同时也向现场的村民进行了普法教育。经过这次事件,希望大家能够加强文物保护意识,文物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带你看展之信师07美术毕业作品展(2)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10:33:520000林鹄:永不加赋的背后
一八九八年,大清光绪二十四年,按照干支纪年又称戊戌,正当康有为上书要求变法的同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刊行了著名的《劝学篇》,核心内容之一是教导国人忠于朝廷。为此张之洞列举了大清超越历代王朝的十五项仁政,其中首屈一指的是“薄赋”—老百姓纳税少,主要证据就是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昭告天下的“永不加赋”国策。《劝学篇》(来源:nfpeople.com)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1:19:070002让北京古典名园“活”起来——《园说》系列图书推介
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编著的《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将于2023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园说》是同名展览图录,已连续出版四年。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17:450000长颈龙:远古爬行生物(最长12米/脖子占到身体一半)
长颈龙是一种有鳞目下的远古爬行生物,诞生于2亿3200万年前的三叠纪时期,体长普遍可达6米左右,其中颈部就占到了一半,可以达到3米,如果加上尾巴的长度可以占到体长的四分之三,长颈龙化石在欧洲的意大利出土最多。长颈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06:280000北京发现的一座古墓 居然和康熙有所关系(龙袍下葬)
北京发现的一座古墓里居然有人抱着龙袍入睡。在我国古代每一个朝代都是有着比较不同的下葬风俗,但相同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身后之时都是非常看重,尤其是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总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权利和财富也带到地下,或者是带到来世。2006年的5月份在北京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就找到了一座古墓,而这座古墓的主人让专家们也感到惊叹。北京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1-20 20:28:5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