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里发现一神杯,杯中酒饮不完,X光一照才知道原因
中国地大物博,而且历史悠久,所以最不缺的东西就是古墓了。特别是在那几个古都,时不时地就会传出又发现了某个古墓的消息。古墓重见天日,意味着古墓里的各种文物也能够重见天日。这些文物可不得了,它们拥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而且见证着中国文脉。这些跨越时空来到我们眼前的文物,总是能够发给我们一种新奇的体验。
有一回,考古学家就在一个古墓里面发现了一件与众不同的文物,酒杯。这个酒杯很神奇,考古学家为了看看它还能不能装酒,就往里面倒了一些酒。

可是在把酒从杯子里倒出来的时候,这个杯子却给人一种怎么也倒不完的感觉。专家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用X光去照了酒杯的内部结构,这才终于发现了这个神杯的秘密。为什么这个神杯会给人一种倒不完酒的感觉呢?酒杯有什么样的秘密呢?好奇的话,我们今天来一起探索这个秘密吧。
考古这个行业在中国虽然不算热门,但也绝对不冷门。中国的历史文化宝藏太多了,有很多很多的历史遗迹等着人们去发现。因此,考古学家们一直也没闲着,他们时不时就会传出一些新闻,又发现了某个古墓。
有一回,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魏晋时期的古墓。大家非常兴奋,连忙谨慎小心地挖掘古墓,收集古墓里面的文物。很快,他们看到了古墓当中有一个酒杯,这个酒杯很神奇,并不是人工打造的,而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
经过对比研究,专家确定,这个酒杯其实是鹦鹉螺。鹦鹉螺的体积适中,而且容器的形状和敞口的形状,都很适合都用盛液体。因此古人为了附庸风雅,就会拿鹦鹉螺来装酒,把鹦鹉螺当成酒杯,给酒宴一点新奇的乐趣。
看到这个酒杯的第一秒,不少考古学家就产生了疑问:“时隔这么多年,这个酒杯还能装酒吗?”于是,在确认了不会破坏文物材质的前提下,专家们做了个实验,把酒倒进了鹦鹉螺酒杯当中。
不得不说,这个墓主人的审美真的很可以,酒液倒进去之后,在鹦鹉螺里面便显得非常好看。
大家笑了笑,就打算把酒给倒出来,然后好好把这个鹦鹉螺酒杯给收好。可是在倒酒出来的时候,专家惊讶地发现,这个酒杯给了他一种非同寻常的感觉。酒杯很大,里面也一目了然,没有什么机关。但是,倒酒时就好像……就好像酒永远也倒不完一样。

不仅是倒酒的人这么想,围观的人也是这么觉得的。他们好奇地猜测,这个酒杯是有什么肉眼无法发现的玄机吗?还是这个酒杯还能自己产生酒液?这个猜测随即被否定了,酒杯就是酒杯,怎么可能产生酒液呢。
那这个问题的原因,就一定出在酒杯的内部结构当中了。于是,考古学家们决定利用现代科技来一探究竟。
考古学家兴致勃勃地把这个“神杯”收好,带出来,小心翼翼地把它带到了X光的检验室。他们准备用X光来照射一下酒杯的内部,看看能够发现什么。
这一照不要紧,还真让他们发现了一些奥秘。原来,这个鹦鹉螺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这么一览无余,它的里面还是有隔层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隔层中间还有许多小孔,如果说把酒液倒进去,酒液就可以通过这些小孔,渗透到不同的隔层当中。
这样一来,在把酒倒出来或者饮酒的时候,酒液就不会干干脆脆地一起流出来。酒杯中间的液体倒完之后,隔层里面的酒液也会一点一点地被倒出来。如此一来,这个神杯就给人一种感觉,里面的酒液仿佛总是倒也倒不完,源源不尽似的。
在最开始发现这个现象的时候,考古学家们都是一脸啧啧称奇的表情。可以想象,古时候的人们用鹦鹉螺酒杯来喝酒,在喝完杯中酒之后,过一段时间,又能从杯中品尝到藏在里面的美酒,是不是比用普通的酒杯来饮酒有意思多了?
古人是真的很会享受,也很懂酒,在饮酒这样一种小事上,竟然也能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相信这个鹦鹉螺酒杯只是其中一个个例,以后,一定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的关于饮酒,或者是关于生活其他方面的文物。
这些文物,会向我们展示,古人是怎么享受生活的,又是怎么用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给自己增加生活的乐趣的。

从这个鹦鹉螺酒杯当中,我们也能看出来,古人是真的很重视饮酒这个事情的。现在的我们,相比起来,一定没有古人那么享受饮酒的乐趣。我们饮酒的场合,最多的就是在应酬的时候,那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喝。
又或者,我们会和三五个好朋友一起,简单喝一些小酒,聊一聊生活中各自发生的趣事,聊一聊最近大家的见闻。当然,顺便再增进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
但古人不一样,古人除了在生活中饮酒之外,还会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饮酒。比如说祭祀的时候,古人就是一定会饮酒的。而且,他们的祭祀仪式一般都是非常隆重的,饮酒的过程也是有严格的礼仪要求的。
这样一整套动作做下来,即便是在喝酒,也能让人感受到这个仪式的严肃和庄重。因此,古人赋予了饮酒许多不同的含义。酒文化,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的头脑有时候真的有些好笑,把鹦鹉螺当作酒杯,真的能够增加饮酒这一件小事的乐趣。当小事也能被发掘出乐趣的时候,生活又何愁没有乐趣呢?
那么现在的我们,也不要再把某些事情当成是一种负担。学会从中寻找发现乐趣,然后让这个乐趣成为生活的动力。
州城外,珠江边,话说热展中的木屐
“州城外珠江边——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南汉二陵博物馆热展中;发掘及保护工作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的。展览展品丰富多彩,其中发掘出土的18只晚唐五代时期木履和异域风情的杯子成了观众目光的宠儿。老李今天和各位聊聊那十几对木屐。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0:310000夸张的陕西考古 一天出土60多件文物(陕西文物)
陕西是整个中国发现问我最多的一个省份。在考古界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地下文物看陕西。在陕西,有不少的王朝在这里建立都城,也导致陕西尤其是西安的地下出现了非常多的文物。根据相关考古方面的统计来看,陕西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考古工作当中,平均每一天都能够出现60多件文物,全国几乎有着1/10的地下文物,都是来自于陕西的,不说别的光是秦兵马俑还有武则天的墓穴以及秦始皇的墓穴估计还要研究很长的时间。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28:2600002007年江西挖出46具棺木 46位少女陪葬 头盖骨消失脑髓完好
江西靖安县,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在2007年6月的一天,这里的天气还不算炎热,但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座墓葬被打开。墓中的场景让人大为惊讶,这里竟然有46口棺木,而且都是薄棺。这样的规模和方式表明墓主人并不是享受高规格葬礼的人物,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薄棺呢?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8:22:540000考古队挖到宋朝古墓 墓主也爱好古玩(赵匡胤后代)
考古队找到的古墓是赵匡胤的后代还所以一个古玩爱好者。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前焦村,一位村民在自家后院挖宅基地的时候,无意中挖出来一座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施工现场,准备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初步勘探,古墓里头埋着一大一小两口棺材,其中一口棺材已经腐烂。从出土的墓质得知,墓主人名叫赵伯澐,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七世孙。棺材出土我要新鲜事2024-01-10 17:58:4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