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里发现一神杯,杯中酒饮不完,X光一照才知道原因
中国地大物博,而且历史悠久,所以最不缺的东西就是古墓了。特别是在那几个古都,时不时地就会传出又发现了某个古墓的消息。古墓重见天日,意味着古墓里的各种文物也能够重见天日。这些文物可不得了,它们拥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而且见证着中国文脉。这些跨越时空来到我们眼前的文物,总是能够发给我们一种新奇的体验。
有一回,考古学家就在一个古墓里面发现了一件与众不同的文物,酒杯。这个酒杯很神奇,考古学家为了看看它还能不能装酒,就往里面倒了一些酒。

可是在把酒从杯子里倒出来的时候,这个杯子却给人一种怎么也倒不完的感觉。专家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用X光去照了酒杯的内部结构,这才终于发现了这个神杯的秘密。为什么这个神杯会给人一种倒不完酒的感觉呢?酒杯有什么样的秘密呢?好奇的话,我们今天来一起探索这个秘密吧。
考古这个行业在中国虽然不算热门,但也绝对不冷门。中国的历史文化宝藏太多了,有很多很多的历史遗迹等着人们去发现。因此,考古学家们一直也没闲着,他们时不时就会传出一些新闻,又发现了某个古墓。
有一回,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魏晋时期的古墓。大家非常兴奋,连忙谨慎小心地挖掘古墓,收集古墓里面的文物。很快,他们看到了古墓当中有一个酒杯,这个酒杯很神奇,并不是人工打造的,而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
经过对比研究,专家确定,这个酒杯其实是鹦鹉螺。鹦鹉螺的体积适中,而且容器的形状和敞口的形状,都很适合都用盛液体。因此古人为了附庸风雅,就会拿鹦鹉螺来装酒,把鹦鹉螺当成酒杯,给酒宴一点新奇的乐趣。
看到这个酒杯的第一秒,不少考古学家就产生了疑问:“时隔这么多年,这个酒杯还能装酒吗?”于是,在确认了不会破坏文物材质的前提下,专家们做了个实验,把酒倒进了鹦鹉螺酒杯当中。
不得不说,这个墓主人的审美真的很可以,酒液倒进去之后,在鹦鹉螺里面便显得非常好看。
大家笑了笑,就打算把酒给倒出来,然后好好把这个鹦鹉螺酒杯给收好。可是在倒酒出来的时候,专家惊讶地发现,这个酒杯给了他一种非同寻常的感觉。酒杯很大,里面也一目了然,没有什么机关。但是,倒酒时就好像……就好像酒永远也倒不完一样。

不仅是倒酒的人这么想,围观的人也是这么觉得的。他们好奇地猜测,这个酒杯是有什么肉眼无法发现的玄机吗?还是这个酒杯还能自己产生酒液?这个猜测随即被否定了,酒杯就是酒杯,怎么可能产生酒液呢。
那这个问题的原因,就一定出在酒杯的内部结构当中了。于是,考古学家们决定利用现代科技来一探究竟。
考古学家兴致勃勃地把这个“神杯”收好,带出来,小心翼翼地把它带到了X光的检验室。他们准备用X光来照射一下酒杯的内部,看看能够发现什么。
这一照不要紧,还真让他们发现了一些奥秘。原来,这个鹦鹉螺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这么一览无余,它的里面还是有隔层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隔层中间还有许多小孔,如果说把酒液倒进去,酒液就可以通过这些小孔,渗透到不同的隔层当中。
这样一来,在把酒倒出来或者饮酒的时候,酒液就不会干干脆脆地一起流出来。酒杯中间的液体倒完之后,隔层里面的酒液也会一点一点地被倒出来。如此一来,这个神杯就给人一种感觉,里面的酒液仿佛总是倒也倒不完,源源不尽似的。
在最开始发现这个现象的时候,考古学家们都是一脸啧啧称奇的表情。可以想象,古时候的人们用鹦鹉螺酒杯来喝酒,在喝完杯中酒之后,过一段时间,又能从杯中品尝到藏在里面的美酒,是不是比用普通的酒杯来饮酒有意思多了?
古人是真的很会享受,也很懂酒,在饮酒这样一种小事上,竟然也能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相信这个鹦鹉螺酒杯只是其中一个个例,以后,一定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的关于饮酒,或者是关于生活其他方面的文物。
这些文物,会向我们展示,古人是怎么享受生活的,又是怎么用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给自己增加生活的乐趣的。

从这个鹦鹉螺酒杯当中,我们也能看出来,古人是真的很重视饮酒这个事情的。现在的我们,相比起来,一定没有古人那么享受饮酒的乐趣。我们饮酒的场合,最多的就是在应酬的时候,那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喝。
又或者,我们会和三五个好朋友一起,简单喝一些小酒,聊一聊生活中各自发生的趣事,聊一聊最近大家的见闻。当然,顺便再增进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
但古人不一样,古人除了在生活中饮酒之外,还会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饮酒。比如说祭祀的时候,古人就是一定会饮酒的。而且,他们的祭祀仪式一般都是非常隆重的,饮酒的过程也是有严格的礼仪要求的。
这样一整套动作做下来,即便是在喝酒,也能让人感受到这个仪式的严肃和庄重。因此,古人赋予了饮酒许多不同的含义。酒文化,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的头脑有时候真的有些好笑,把鹦鹉螺当作酒杯,真的能够增加饮酒这一件小事的乐趣。当小事也能被发掘出乐趣的时候,生活又何愁没有乐趣呢?
那么现在的我们,也不要再把某些事情当成是一种负担。学会从中寻找发现乐趣,然后让这个乐趣成为生活的动力。
考古西南天地间 探索上下十万年 | 西南考古协作会的前世今生
近二十多年来,各省市为了加强交流与合作,纷纷成立了考古联盟,以会议促进考古合作。其中的西南片区考古工作协作会是成功的典范,前后坚持达20余年之久。开启丨首届西南片区考古工作协作会及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44:560000细微之处有乾坤——读《秦汉名物丛考》(增订版)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06:170001中国最牛祖坟, 后代出了16位皇帝, 至今无人敢盗, 高铁也要绕道走
我国历朝历代都笃信风水堪舆,尤其体现在墓葬选址上。古人认为,将先人埋葬在一处风水宝地,能够保佑子孙后代荣华富贵,家族兴旺显达。而在其中规格最高、声名最显的就是所谓龙脉,埋葬于此处,子孙便有机会开朝立代,登上皇位。历代帝王在陵寝问题上,讲究选择“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吉壤”,同时历朝立钦天监、下设漏刻科,专为皇家贵胄挑时择地,收敛风水。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41:310000风流才子唐伯虎喜欢“月夜看花”,他诗中一句话说出了秘密
花历:“夫赏花有地有时”本文作者倪方六春天的周末是最为快乐的。来到郊外,正走田野,满眼的绿,满目的红,非常热闹,格外开心。光景这么好,如何赏花?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一些(见《古人赏花很好“色”,但更在乎“香”,国色是牡丹,国香是什么?》一文),其实,赏花是多层次的,既有看得见的,也看不见的,除了花色、还有花香、花姿、花韵,哪一种体验都是美好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3: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