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79

王㐨、王亚蓉:字书文物修复的桑蚕单丝网·PVB加固技术发明回顾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7:420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70——1971期间,中国科学院接受了国务院交下的“为阿尔巴尼亚修复两部珍贵古书”的国际修复任务。这两部古书为阿尔巴尼亚公元6-9世纪的珍贵文化遗物——6世纪的羊皮纸泥金泥银在羊皮纸上书写的圣经,一部书是泥金书写的圣经,一部是泥银写的圣经。这两部世界闻名的中世纪传抄的“培拉特圣经古抄本”,该书用羊皮纸制成,一部是六世纪的银书大字本,另一部是九世纪的金字小字本。它们原藏于培拉特城古教堂中,二战中因躲避德军的战火埋入地下,多年后发掘时朽败严重,书卷坚硬板结,“一触即粉”。为保护两部圣经,二战期间被埋入地下,战后取出,两部圣经因板结酥脆,欧洲多家博物馆拒绝接收修复。在周总理访欧时,阿尔巴尼亚霍查总统请求中国帮助修复这两部圣经。

王亚蓉

任务下达中国科学院后,科研局组成了阵容豪华的专家组,组长是郭沫若,副组长是夏鼐,具体落实由考古所和化学所为共同参与修复保护。阿尔巴尼亚羊皮书板结粘连,用中国传统书画装潢托裱技术不适用,因为传统书画装裱不具有透明性,所以需要寻找其他方法。当时国际上常采用日本纸、无纺布、薄纱等材料进行修复,缺点是修复后会让字迹清晰度下降,弊病显著。

在文物的内加固上,轻率地使用人工合成材料恐会造成损失,寻找一种透明度高的天然材质,联合组王㐨先生负责寻找天然有机材料。他先是从羊肠膜、真丝纱等有机材料中试验,但透明度都不理想,最后发现桑蚕茧单丝是透明的,后经过与他夫人合作,做成了小小绕网机,可得三种方孔的丝网,方径0.5、1、1.5毫米。

联合技术组在8种技术上进行选择,一个合成材料,另外一个是天然材料。其中合成的粘合剂17种,进行了一系列的筛选。经过数月,终于在1971年5月成功研制出桑蚕单丝绕网机为主体,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粘合剂的一整套丝网加固技术。用它来正面加固字书等薄质脆弱文物,既有实效,外观又不显痕迹,亦不影响对文物的观察研究与照相,是一种新创的理想的文物保护加固材料和技术,其效果比以往对字书文物正面加固的任何方法都有显著的优点。化学所科研人员再认真选出可逆性的粘合剂——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PVB,分子链较长,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透明度好,且有很好的耐光、耐水、耐热的成膜性。

阿尔巴尼亚羊皮书

经过不懈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国家交予的任务。这两部修好后的古书已作为国宝由阿尔巴尼亚国家档案局珍藏,将作为中阿友谊的永久纪念。完成修复任务的同时,中国科学院复制了两部崭新的羊皮书(用了内蒙古100头小羔羊皮),由国家送给阿尔巴尼亚。

第一代绕网机

此后这项技术于1972-1973年,成功地应用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两千年前的出土丝绸、帛画的丝织品文物保护工作中,1987年又应用到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唐代珍贵丝绸文物的加固工作中。后经王亚蓉先生及其修复保护团队四十余年来的跟踪观察,证明了此项技术对于修复有机质文物有绝对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利用丝网加固技术进行修复时,修复人员需要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丝网。之所以说它“独一无二”,指的是丝网的制作要根据所要加固的文物的具体状况而定。2006年王亚蓉先生承接的江西赣州慈云寺塔天宫出土脆弱经卷的修复项目中,就是主要利用这项技术辅助完成了高难度的修复工作。

王亚蓉先生多年来一直推广和应用着这项技术,在修复实践中深深感到这项发明在有机质文物保护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即应用时,蚕茧可以根据被保护的色彩任意染色。尤其是应用在纺织品文物的修复上,方便、快捷、安全,修复人员可以根据文物的脆弱程度,现场制作选择适宜密度加工丝网、选择适用的黏合剂浓度,以文物现状为准,现用现做,最大程度的保证技术使用的准确性。这次因国际修复任务而发明的“单根桑蚕丝绕网技术”这一项发明应用在阿尔巴尼亚两部羊皮泥金、泥银经上已经历整整半个世纪仍无恙,作为阿尔巴尼亚国宝级收藏,此国宝若要观看是需要阿总统特别批准。

2018年11月北京外国教学院柯静教授在阿尔巴尼亚大会堂,因她翻《阿尔巴尼亚历史外文化概况》一书,获得阿方授予她“国家贡献勋章”,阿方请她回国帮忙询修复羊皮书圣经一事,因阿方没任何资料。2019年6月柯静教授向考古所陈星灿所长咨询修复羊皮书的事,陈所长让他来到纺织考古部办公室向王亚蓉先生咨询,说“阿方非常希望更多了解羊皮书修复工作技术问题”,因疫情至今无下文。

原文发表于《形象史学》2022年夏之卷(总第二十二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