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6

缅怀·致敬·奋进——北京文博机构为吴梦麟先生举行追思会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34:340

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吴梦麟先生于2022年12月2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在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博物馆学会、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北京考古学会、北京史研究会、北京古都学会、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的联合倡议下,2023年4月4日下午,吴梦麟先生追思会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举行。吴梦麟先生生前的同事、好友、学生、学界同仁及家属40余人参加,追思先生对中国考古文博事业的重要贡献,缅怀她为学、为师、为人的精神风范。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郭豹主持追思会。

追思会现场

吴梦麟先生出生于1937年12月21日,山西省定襄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分配至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工作,后又在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市文物局、市文物研究所、市古建研究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单位供职。1985年5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12月退休。曾先后任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古建修缮管理处副处长、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并担任北京市文物局学术委员会委员、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房山云居寺石经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吴梦麟先生从事文物保护、田野调查、考古发掘和博物馆研究工作六十余年,是文物保护领域的权威专家。她参与了房山万佛堂孔水洞、昌平银山塔林、长城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的调查和保护,担任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的编委和特邀编辑,1998年接待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慕田峪长城参观;担任古书文物清理小组秘书,参与修复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拯救保护了一大批文物;主编《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石刻卷》《北京地区基督教史迹研究》《北京“三山五园”石刻文化》《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全三册)等著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六十多年来曾数百次到云居寺、石经山考察,毕生倾情房山石经的保护、研究;积极宣传文物工作,为解决基层文物工作的困难多方奔走并积极争取领导支持,退休后仍然活跃在文物保护和研究一线,不遗余力提携后学,热心辅导、培养青年业务人员。

吴梦麟先生在石刻馆讲解石刻文物(2018年)

追思会适逢吴梦麟先生逝世百天忌日,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天公垂泪,草木同悲。主席台前,吴梦麟先生的大幅照片在洁白鲜花的环绕之中安放,多本影集记录着先生奔走祖国大江南北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身影,一部部著作、手稿凝结着先生为文物事业倾注的心血和智慧。大屏幕上播放着先生生前接受采访的视频。先生音容宛在,与会者无不感怀动容。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明晓艳介绍了吴梦麟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成就。与会人员分别回忆了吴梦麟先生参加工作后不同时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经历和学术研究的贡献。

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吴元真与吴梦麟先生共事三十余年,他讲述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工作期间,吴梦麟先生作为文物调查时唯一的女队员到八达岭、慕田峪、黄草梁等多处长城开展考古调查,爬山涉水、不畏艰苦的事迹。他还感慨吴梦麟先生对文物保护工作心直口快、敢于直言,对基层文物工作者则非常爱护,经常打电话关心问候。

吴元真发言

在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席学术顾问、原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崔学谙的心里,吴梦麟先生一直是一位学术渊博、可敬可爱的老师,他深情地回忆了吴梦麟先生的一件件小事,包括为保护房山石经等诸多文物多方奔走、大声疾呼,深深感受到吴先生对文物工作极端热爱、极其认真负责,“择一事、终一生”,以满腔赤诚、终身心血彰显了文博人身上的“莫高精神”。

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原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永曾担任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他回顾了吴梦麟先生调入石刻馆后,与赵其昌、刘之光等老先生一起,为石刻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专业精神建立等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

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张永强老师曾与吴梦麟先生共同整理房山石经题记。他讲述了吴梦麟先生晚年笔耕不辍、历经十余载编著《房山石经题记整理与研究》(三卷本)的艰辛历程。该书使用考古学和文献学的方法,采取全新的编纂体例,对房山石经题记进行了全面的再整理和研究,成为房山石经研究的集大成著作,荣获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优秀图书。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 吴梦麟、黄克忠二位先生为石刻馆捐赠图书(2017年)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陈欣雨介绍了吴梦麟先生保护利玛窦与外国传教士墓地的重要贡献以及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她动情地说:在吴梦麟先生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以及博爱、善良、笃定、热爱等美德。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陈倩回忆起吴梦麟先生退休之后,指导她和众多青年文博业务人员开展课题研究、多次带领年轻人考察文物保护单位的往事,期间几度哽咽、泣不成声。吴先生锲而不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学者风范,是北京文博界的重要精神遗产,也是青年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助理丁雨、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长孔繁峙、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韩永、北京考古学会秘书长张中华、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孙冬虎、北京古都学会会长王岗、北京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李曙平、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校委委员谭继东、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仓钧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的单位发言。大家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吴梦麟先生坚持真理、正直无私、坦坦荡荡、淡泊名利、艰苦朴素、爱岗敬业、不畏艰难等崇高品质,博学笃志、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不断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保护各类文物殚精竭虑、直言勇谏的感人事迹,以及提掖后学、对年轻人关心爱护的胸怀与风范。吴梦麟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忠诚党的事业,把毕生的才华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文博事业,对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是我国考古文博战线上名副其实的巾帼英雄,深受业界同仁的尊敬和爱戴,是值得文博界永远学习的楷模。她和许许多多的老一辈文博工作者一道,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长、原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发出倡议,由各个学会合作,对吴梦麟先生及其他老一辈文博工作者的事迹、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汇集成书。

追思会现场

纪念吴梦麟先生最好的方式,是将她一生挚爱、心心念念的文博事业和她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北京市文物局高度重视并启动了北京文博界老学者学术传承工作。北京市文博发展中心主任曹秋月介绍,中心制定了关于加强对北京老一辈文博专家学术成果研究及专业精神传承的工作方案,包括三大环节、11项重点任务,已经报请局党组会审议通过,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吴梦麟先生次子徐江在追思会上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并向参加追思会的各位领导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吴梦麟先生去世后,其家属将其部分手稿、信札、工作照、书籍慷慨捐赠给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考古院副院长张中华向其家属徐博、徐江颁发荣誉证书,表态会将这批珍贵的资料收藏好、整理好、利用好。

张中华副院长为家属颁发荣誉证书

吴梦麟先生去世后,其生前的同事、好友、学生也发表了许多纪念吴先生的文章。追思会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黄秀纯先生向吴梦麟先生家属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捐赠刊载纪念吴梦麟先生文章的《纵横》杂志。

云水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会带着对吴梦麟先生的怀念,秉承先生的风骨与治学精神继续前行。我们相信,北京的文博事业、中国的考古工作,一定会薪火相传,长足发展,如吴梦麟先生所愿所期!

作者:遗产编辑中心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