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讲好民族文物的故事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右旗卷》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 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定价:380元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图录,拟出10卷。从2014年至今,文物出版社已经编辑出版了该系列的7本图书,分别是《陈巴尔虎旗卷》《鄂伦春自治旗卷》《新巴尔虎左旗卷》《扎赉诺尔区卷》《海拉尔区卷》《额尔古纳市卷》《新巴尔虎右旗卷》。这套书为精装全彩,中英文对照。书中介绍了在呼伦贝尔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还有呼伦贝尔各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并且配有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照片,兼具欣赏性和可读性,所以,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图一)。
这套书的出版周期比较长,文物出版社从2013年开始编辑第一本书,迄今已有十年,张征雁、李飏、谷雨女士负责前几本书的编辑工作。笔者编辑的是第七卷《新巴尔虎右旗卷》,因为有珠玉在前,我在编辑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如何突出本卷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几本,如何讲好民族文物故事,成为摆在责编面前的一个难题。
新巴尔虎右旗位于呼伦贝尔市的西南部,3万多常住人口中,80%以上是蒙古族,所以,《新巴尔虎右旗卷》除了介绍从新石器到近代的文物,还有大量民族文物,全书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文物本身不会说话,书中展示了许多巴尔虎人的日常用具,普通读者看了可能会疑惑,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编辑要做的就是赋予文物灵魂,让它变得立体丰满,让读者体会到文物的奇妙之处,进而了解文物所蕴含的文化。
幸运的是,《新巴尔虎右旗卷》有一个优秀的作者团队。呼伦贝尔博物院文物考古部哈达主任、巴尔虎博物馆吴玉明馆长、当地著名摄影师苏德夫先生拿出了他们自己拍摄的上千张照片,责编从中选出近百张图片,做成大幅风光照、文字背景板、日常生活照片,插进书里,把民族文物还原到它的使用背景中。另外,我们请社科院考古所的王苹女士,专门为本书绘制了当地牧民的生活场景和民族服饰。在执行主编刘国祥研究员的领导下,作者团队撰写了大量的民族文物背景资料,将文物的来历、用途、制作过程娓娓道来。责编把上面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采用多种方式介绍文物。下面试举三例,与大家分享。
第一件文物是牛角奶瓶。羊羔生下来需要人工喂养,传统的喂养方法是截取牛角靠近角尖的部分,前头开一圆孔,用绳子固定一个皮质奶嘴,牧民用茶缸将羊奶倒进奶嘴,以方便羊羔吮吸。除了文物照片,我们还配了一幅彩绘插图,让读者对牛角奶瓶的使用一目了然,既丰富了文物介绍,整个画面也非常温馨(图二)。
第二件文物是包银木碗。包银木碗是巴尔虎人的日常用具,纯手工制作,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已经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作者请到“铜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都古日扎布,将包银木碗的制作过程一帧一帧地拍下来,图旁边有制作工艺文字介绍,再加上文物本身的照片,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就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图三)。
第三个例子是介绍巴尔虎民族服饰。传统的编辑方法是给服装拍照,配上说明文字即可。笔者觉得,仅有服装照片还不够,衣服穿在人的身上才有灵魂。于是我们专门辟出几个版面,将牧民一年四季的生活场景以拼盘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这里,服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管男女老少,每一个人都美得动人心弦。透过这些照片,读者们看到的是巴尔虎人的纯朴和坚毅(图四)。
通过编辑出版《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责编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呼伦贝尔的文物考古成果、风土人情、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出来,在作者团队、设计公司、责任编辑三方共同努力下,成书出来以后的效果挺好(图五)。接下来两年,《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还有三本书即将出版,包括《扎兰屯市卷》《莫力达瓦达斡尔旗卷》和《鄂温克旗卷》。随着年轻编辑的加入,相信后三本书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作者:郑彤
作者单位:文物出版社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盗墓团伙连夜盗墓,15米盗洞若再挖5公分,墓中10吨钱币将不存
中国作为四大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发展至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光中,我们的祖先孕育出了许多的文化知识。而在封建帝制时期,最受统治者们重视的就是墓葬文化了。古人认为人死后,能够去玩另外一个世界。享受在世间所拥有的一切。所以他们在死后往往会陪葬大量的文物。但他们有所不知的是,正是因为这些文物的存在,使盗墓贼这一职业开始出现,并延续到至今。我要新鲜事2023-07-07 19:27:320000魏兴涛:“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是怎么被推翻的?
仰韶文化的发现及命名,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确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迄今百年的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础最早奠定于史前时期,是中国史前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作为黄河文化早期最重要代表的仰韶文化,在整个中国史前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历史见证。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9:120000考古挖出早甲骨文1000年的文字 本该重新历史 西方:绝对不可能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岁月中,有许多文明被掩埋,但随着考古的发展,这些文化又得以重见天日。中国考古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土了多个古代遗址,给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提供了证据。但是,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说法,国外学者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甲骨文为中国最早的文字,而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说法,没有任何依据。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36:360000古墓中发现道教“宝物” 青龙白虎朱雀都在 唯独少了“玄武”
历史是一段不断流淌的长河,汇聚了无数君王的才华与胆略,其中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只有寥寥数位,而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秦皇汉武”。然而,这两位君王虽然有着匡扶天下的能力,但同时也是崇尚“道教”的代表。尽管在2000年前的秦汉时代,“道教”还没有真正成型,但它的方术、丹药以及多个支派已经构建起了“道教”的雏形。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3:39: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