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火与文明:万年文化的形塑——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赵益超

赵家徐姚遗址地处海岱腹地,位于山东临淄东部,南距淄河1.2公里,东距后李遗址4.2公里。属鲁中泰沂山地向鲁北冲积平原过渡地带。

该遗址是在配合临淄区基本建设项目发掘战国-汉代墓地的过程中发现的,发掘者根据埋藏于现地表下4~6米的红烧土薄层展开了大面积揭露、发掘与研究,并最终确认了旧新石器过渡阶段人类遗址。

遗址距今1.1~1.5万年,于冲积扇加积过程中发现大面积、多频次红烧土堆积,目前确认的分布面积已达数平方千米。在发掘红烧土堆积过程中,于赵家徐姚村西发现一处距今1.31~1.33万年的临时性活动营地,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至少有火塘3处,呈品字形分布,围绕火塘发现遗物1000余件。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


其中陶片200余件,包括可复原陶器2件、花边口沿6件,穿孔陶片5件。均为夹炭红陶,质地均匀、器型规整、表面磨光。



陶塑100余件,质地细腻,形态多样。

蚌制品20余件,其中穿孔蚌器1件。石制品50余件,多权宜性工具。

骨骼标本500余件,以鸟类和鹿类为主。

发掘团队在发掘过程中围绕区域地貌演变与气候变化、遗址周边景观重建、堆积形成过程、遗物埋藏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多学科考古研究,从年代、沉积、植被、气候等多个角度探讨以赵家徐姚遗址为中心的旧-新石器过渡时期的人地互动机制。


赵家徐姚遗址保存完整,遗物丰富,性质明确,年代关键。是华北地区乃至国内旧新过渡阶段的重大考古发现,对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生业模式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遗址揭露了鲁北山前冲积扇最为完整的地层序列,为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及为古环境复原提供重要依据。并为下一步鲁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开展相关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该遗址既是中国北方地区出土陶器年代最早的,也是国内出土早期陶片数量最多的,充分反映了制陶工艺的技术成就,加深了对该时期陶器的认识,为国际上更深刻理解陶器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

(三)遗址填补了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的关键缺环,为认识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旧新石器过渡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是我国万年文化发展史的重要实证。
(四)红烧土堆积的发掘与研究扩充了考古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国内进行大面积揭露并从考古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首个案例,也为世界范围内同时期考古工作提供了崭新材料。至少说明人与火在长时段内发生了互动关系,并改造了彼此,可能与人们获取特定资源、进行景观管理、彰显领地意识密切相关。将这一发现置于农业起源过程的早期阶段进行审视就更为重要了。

对同一区域的反复利用是人类迈向定居的关键;人对资源和景观的管理表明了人地关系模式的转变——从被动适应转向开始改造自然,是走向农业的重要起步阶段;以陶器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不仅满足了资源强化利用的需求,客观上也降低了人群的流动性;不具备实用功能陶塑的出现则代表了人群精神层面的需求。综合这些因素来看,赵家徐姚遗址为代表的人群处于农业起源的早期阶段,对于从过程角度理解和研究中国北方农业起源具有独特意义,也能进一步明确山东地区在中国农业起源中的地位和独特贡献。
总之,赵家徐姚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理解农业起源过程中的人类行为、技术选择、生态位构建、景观变迁及社会组织模式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从认识上改变了东亚地区农业起源模式的观察视角,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东西方农业起源路径的差异。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荐书 | 金石标丰碑 赓续立鸿篇——《陈介祺研究》书后
《陈介祺研究》一书,是孙敬明、吉树春、黄可三位先生合力主编推出的一部著作,也是孙敬明先生主持的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陈介祺研究”结项成果,更是陈介祺金石研究集大成的学术总结。《陈介祺研究》(全三册)主编:孙敬明吉树春黄可出版社:齐鲁书社出版时间:2021年11月定价:60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22:540001李莲英死因至今是谜,海淀发现一古墓,出土的尸骨推翻他病死传闻
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里,又以特殊的群体,这群人在皇宫中伺候皇上贵妃,因身体的原因再加上油嘴滑舌,他们给人的印象一直不好。有的太监在政治上权力之大,有的更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大明朝的灭亡,离不开太监的作用,即便是这样,明知道太监是个祸害,各朝各代还是会养着这群人。只因他们被伺候惯了,如果离开了太监就感觉好像缺点什么,因此到了我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仍能看到太监的身影。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37:220000新疆猎龙:新疆小型恐龙(长4.5米/距今1亿年前)
在中国,目前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是辽宁和新疆,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一种叫新疆猎龙的恐龙,它就出土于新疆,一起去认识看看。新疆猎龙基本资料体型:新疆猎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恐龙,食性不明,它体长2.5-4.5米,与天镇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05位,生活在距今1.12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09:14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富林文化
▲汉源富林文化遗址位置图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这一时期文化在南方的代表。1960年发现于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镇,除发现少量哺乳动物牙齿及骨骼外,尚有双壳类化石及植物叶化石。▲四川富林遗址的石制品▲左:单台面石核右:双台面石核▲多台面石核▲尖形刮削器▲多边刮削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13: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