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火与文明:万年文化的形塑——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赵益超

赵家徐姚遗址地处海岱腹地,位于山东临淄东部,南距淄河1.2公里,东距后李遗址4.2公里。属鲁中泰沂山地向鲁北冲积平原过渡地带。

该遗址是在配合临淄区基本建设项目发掘战国-汉代墓地的过程中发现的,发掘者根据埋藏于现地表下4~6米的红烧土薄层展开了大面积揭露、发掘与研究,并最终确认了旧新石器过渡阶段人类遗址。

遗址距今1.1~1.5万年,于冲积扇加积过程中发现大面积、多频次红烧土堆积,目前确认的分布面积已达数平方千米。在发掘红烧土堆积过程中,于赵家徐姚村西发现一处距今1.31~1.33万年的临时性活动营地,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至少有火塘3处,呈品字形分布,围绕火塘发现遗物1000余件。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


其中陶片200余件,包括可复原陶器2件、花边口沿6件,穿孔陶片5件。均为夹炭红陶,质地均匀、器型规整、表面磨光。



陶塑100余件,质地细腻,形态多样。

蚌制品20余件,其中穿孔蚌器1件。石制品50余件,多权宜性工具。

骨骼标本500余件,以鸟类和鹿类为主。

发掘团队在发掘过程中围绕区域地貌演变与气候变化、遗址周边景观重建、堆积形成过程、遗物埋藏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多学科考古研究,从年代、沉积、植被、气候等多个角度探讨以赵家徐姚遗址为中心的旧-新石器过渡时期的人地互动机制。


赵家徐姚遗址保存完整,遗物丰富,性质明确,年代关键。是华北地区乃至国内旧新过渡阶段的重大考古发现,对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生业模式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遗址揭露了鲁北山前冲积扇最为完整的地层序列,为山前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及为古环境复原提供重要依据。并为下一步鲁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开展相关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该遗址既是中国北方地区出土陶器年代最早的,也是国内出土早期陶片数量最多的,充分反映了制陶工艺的技术成就,加深了对该时期陶器的认识,为国际上更深刻理解陶器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

(三)遗址填补了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的关键缺环,为认识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旧新石器过渡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是我国万年文化发展史的重要实证。
(四)红烧土堆积的发掘与研究扩充了考古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国内进行大面积揭露并从考古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首个案例,也为世界范围内同时期考古工作提供了崭新材料。至少说明人与火在长时段内发生了互动关系,并改造了彼此,可能与人们获取特定资源、进行景观管理、彰显领地意识密切相关。将这一发现置于农业起源过程的早期阶段进行审视就更为重要了。

对同一区域的反复利用是人类迈向定居的关键;人对资源和景观的管理表明了人地关系模式的转变——从被动适应转向开始改造自然,是走向农业的重要起步阶段;以陶器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不仅满足了资源强化利用的需求,客观上也降低了人群的流动性;不具备实用功能陶塑的出现则代表了人群精神层面的需求。综合这些因素来看,赵家徐姚遗址为代表的人群处于农业起源的早期阶段,对于从过程角度理解和研究中国北方农业起源具有独特意义,也能进一步明确山东地区在中国农业起源中的地位和独特贡献。
总之,赵家徐姚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理解农业起源过程中的人类行为、技术选择、生态位构建、景观变迁及社会组织模式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从认识上改变了东亚地区农业起源模式的观察视角,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东西方农业起源路径的差异。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老街新“数”说 | 数字沉浸式学术分享会在知造局举行
“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每座城市都应至少有一条老街;老街像是家里的老人,他沉淀的美、历史和知识,值得被欣赏、尊重和讲述;老街应该是包容的,最适合城市里不同的人无目的地轻松溜达;老街应该是便捷的,让所有人方便到达使用和了解它;老街应该能像老人爱护孩子一样孕育和呵护城市的新生力量。老街老了,它值得被精细对待,也值得被更多人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55:290000唐晓峰: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长江流域的上古文化令人刮目相看。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两河文明”,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中国的“两河”,一个黄河,一个长江。0002夏王朝考古新方向,致中国新老考古人及全球汉学家的宣言!
我要新鲜事2023-10-03 19:49:220000古墓中发现了4件国宝,虽然作用单一,但专家却说是“超前科技”
我要新鲜事2023-04-25 00:26:160005考古人物:田建文:归心田野守初心 叩问苍穹溯本源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也许,可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研究馆员田建文身上找到共鸣。1980年,年仅15岁的田建文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省属大学。对不少人来说,这样的工作是满意的。然而,对于立志田野考古的田建文来说,这意味着不能干田野考古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0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