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哲垂范 文津日新——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座谈活动举行
2023年2月23日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和图书馆学家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前哲垂范 文津日新——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座谈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熊远明出席活动并作了题为《纪念与传承——记梁启超先生与国家图书馆的早期建设和发展》的报告,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分别致辞。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主持座谈会。

来自学界、图书馆界代表,梁再冰、梁柏有、梁忆冰、章安秋、梁红等家属代表,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广东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代表等应邀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国家图书馆与中共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宣传部合作共建的“梁启超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

熊远明从筹措办馆经费、搜购中外图书、统一中外图书分类方法等三个方面,系统回顾和阐述了梁启超先生为国家图书馆早期建设与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及其深远影响。熊远明指出,梁启超先生与国家图书馆及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在中国图书馆学的本土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程焕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晓虹,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等专家代表分别作报告,围绕梁启超的文化观及其影响,梁启超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梁启超国民常识教育构想的实践与发展,梁启超著述、手稿的整理研究等主题作专题报告,对梁启超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交流和研讨。




在座谈交流环节,梁启超的曾外孙女于葵女士宣读了梁再冰先生代表梁家后人为本次纪念活动准备的发言稿,深情回顾梁启超先生在子女教育、家风传承等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广东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分别派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两馆多年来在传承启超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培育新时代优良家风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
据介绍,为更好地纪念传承梁启超先生的学术思想、爱国精神和文化情怀,国家图书馆还将策划推动《梁启超手稿全集》编纂出版。天津、广东等地也将陆续举办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共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北京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基金会提供公益支持。
在诵读和交响乐中感受“文化巨人”传奇的一生

2月23日下午,前哲垂范 文津日新——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配乐朗诵音乐沙龙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活动通过配乐朗诵加互动的沙龙形式,歌颂梁启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传播梁家优良家风,启迪大众,在慷慨激昂的诵读和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让观众感受这位“文化巨人”传奇的一生。

沙龙在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一曲《我的祖国》中拉开帷幕。8名少年儿童朗诵了梁启超先生的经典名作《少年中国说》,以诗明志,让中国少年在阵阵朗读声中培养爱国情怀,了解自己肩负的民族重任。

7名国家图书馆馆员代表在名曲《沉思》音乐的衬托下一起为大家诵读梁启超先生写给他的孩子们的家书《与孩子们书》选段,男高音歌唱家高伟深情演唱的《父亲》,道出了父亲对儿女的浓浓亲情。乐团演奏员代表先后诵读梁启超先生的《说希望》《新民说》《壮别》《自励》《志未酬》,最后全体齐诵《爱国歌》,在《歌唱祖国》乐曲声中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向梁启超先生的后人赠手书《少年中国说》。乐团中的几位各界精英代表在互动环节中分别畅谈了梁启超先生对科学的贡献、家教与家风、家国情怀与新文化贡献,让现场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梁启超先生为各行各业的进步以及优秀家风的传承所做出的努力。
本次沙龙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北京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北京国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是国家图书馆“前哲垂范 文津日新——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梁启超先生后人、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及国家图书馆员工近千人参加活动,共同追忆其生平往事,悼念其爱国情怀,传承其思想成就。
作者单位:遗产编辑中心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鱼猎龙:老挝大型恐龙(长9米/最完整亚洲棘龙科)
鱼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棘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17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以普遍达到9米,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长有带缺口的帆状背脊,第一批化石是在老挝境内发现的,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标本。鱼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21:450001古墓中的几十件国宝 墓主的身份如此高贵(玄宗爱妃)
古墓的主人是唐玄宗的爱妃吴慧飞。20世纪90年代末,陕西西安黄柳村在半夜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当村民们正在休息时,他们发动了一场糟糕的盗墓活动。然而,盘龙村土墩下的古墓倒塌严重,给这群小偷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时间有限,他们必须在黎明前离开。为了抢走更多的财宝,盗贼们放弃了缓慢的挖掘,选择用炸药炸掉这个洞,以便于搬运,最后还是被盗墓贼给偷走。古墓坍塌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45:010000“道”启神明——读《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
【编者按】本文作者吴京达,原文载于《古籍新书报》第332期第七版,本号获作者授权转载。文中小标题曾作少量编辑,原文内容以上述出版物为准。0000讲座:沈睿文:唐宋墓葬神煞考源
小瓜按:本文为北大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的讲座《唐宋墓葬神煞考源》的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诸位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55:320000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过年时为什么喜欢蒸制食物?
过年蒸糕蒸馒头的历史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眼瞅着就过年了,在过去的农村,这个时候忙热乎了。一个年过得是否舒心,就要看这馒头、发糕、包子三大过年面点蒸得足不足,蒸得好不好看。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讲究,估计不少上了年纪的网友都记忆深刻。(吃年饭)过去过年必不可少的是发糕,因为面是发酵后的制作的,故名。过年时蒸的发糕,又称“年糕”。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17: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