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电灯最早安在慈禧卧室,民间哪家最早用上电灯的?
电灯,曾被当成西洋“妖术”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吴甜甜
电,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如果没有电,眼下炎热的夜晚怎么能睡上安稳觉?夜幕降临时,不是璀璨灯光的点缀,夏日城市的夜晚哪能如此美丽?但是,电来到中国,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过程相当不容。

1.
在甘肃的盐池博物馆中,最出名的清朝文物大概就属一台发电机了。这台发电机不是普通的发电机,它是来自宫廷,是中国如此珍贵的发电机,相当有来历。
来到中国的第一台发电机,是于1979年安装在上海的德国西门子产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照明发电。京城用电,要晚几年。
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这台宫廷发电机,就是英国人当年送给慈禧太后的60大寿的贺礼,是专供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使用的发电机。
1921年,在北京石景山电厂建成后,这台宫廷发电机也下岗了,被淘汰到北京增铁工厂。1934年,这台珍贵的发电机,差一点被卖到天津碎铁局化为铁水了。
1934年,宁夏军阀马鸿逵想用电灯照明,于是从北京增铁工厂将这台发电机买过去。当时第十五路军副官处处长柴兰亭经手办此事,1935年春,他用4条大木船逆黄河而上,把发电机运到了银川。
1951年发电机被当时的吴忠回族自治州电厂接收。据档案资料,1956年盐池县电厂成立,发电机调拨给盐池县,当时可供盐池县城内机关学校及300多户居民夜间照明。文革时期,盐池县政府将电机调拨县广播站。在1980年代,这台发电机还可以使用,直到1987年送交县博物馆收藏。
就这么,这台中国用电史上最珍贵的文物,来到了西部甘肃。值得一提的是,这台发电机的美国原制造公司,曾有意回收这组电机,因为中国重要文物被拒绝。

2.
可以说,中国人使用电灯还是早的,在西方电灯刚开始普及时,电灯就出现在中国,这应该与慈禧的好奇不无关系。
京城第一盏电灯何时点亮的?据盛昱的奏折及翁同和的日记所记,是1888年,在慈禧太后的寝宫仪銮殿里点亮的。当时,北洋大臣李鸿章为讨慈禧太后欢心,将价值白银6000两特殊的贡品——整套发电设备和电灯包括直流发电机组及电灯材料在内献给慈禧。
仪銮殿的电灯照亮了,亮了整片夜空。由此京城第一次出现了电力照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供电机构西苑电灯公所,隶属于清宫廷奉宸苑。这皇家的第一台发电机容量为15千瓦,只供宫廷内照明用电。
1891年,慈禧为了在颐和园养老,成立颐和园电灯公所,又耗资白银1.22万两从德国购买15千瓦的一台蒸汽机带动的发电机组,安装在颐和园宫门外东南角耶律楚材祠南侧,还建立了颐和园电灯公所。据清《神机营档》记载:颐和园、西苑电灯公所,官、工匠各二十名,户部每年拨白银60000两,用于电灯设备的维护费用。
此后,为扩大宫廷电灯照明范围,慈禧懿旨兴建发电机房,为宁寿宫装电灯。
1900年,侵入北京的八国联军破坏了不过这套发电设备在,连西苑电灯公所两套发电机组及电灯设备也被毁坏。后来,慈禧又筹银12.49万两,重修西苑与颐和园两处的电力设施,电灯重新在西苑、颐和园亮了起来。

3.
在电灯照亮人们生活之前,油灯照明在人类历史上占据数千年历史。
在这期间,油灯照明也经过了多次改进。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变成煤油;从草到棉线以及多股棉线灯芯。
虽然1888年,京城的第一盏电灯亮了,但是一直到晚清,散布在京城各处的煤油路灯仍是很多。京城最早安装私人电灯,是安定门内菊儿胡同的怀塔布,他在戊戌变法后曾任左都御史兼内务府大臣。跟着,东厂胡同荣禄的宅院也装上了电灯。

随后几年,京城的官员和富户人家大多都用上了电灯。
但大家可曾想到,当初国人把电灯看成是西洋“妖术”。19世纪后期电力刚一进入中国时,清朝政府甚至采取抵制的态度,认为会破坏封建文化根基,下令禁止。
在中国北京,最早办电的是外国人——德国商人包尔率先在北京办电。后并不断扩大营业范围,他曾向清政府提出在京办电专利权30年的申请。
京城最早的电力公司,由清朝记名御史、刑部员外郎史履晋、御史蒋式、候补同知冯恕等联合发起,筹集资本金8万两白银,成立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华商电灯公司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电力,开始由红墙黄瓦的皇宫,走向白墙青瓦的民间。
到今天,电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缺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如果没有电,你还能睡得着觉——没电的日子,已不可想象!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盗墓贼要气疯!挖了19米盗洞,差5厘米打通墓室时,考古队来了
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具有非凡的价值。毋庸置疑,我国历朝历代都有专属于本朝代的优秀文明成果,并且被作为陪葬品埋在墓地里,就变成了各朝代的文物宝藏,文物价格不菲,因此越来越多的盗墓贼也相伴而生,他们以盗墓为业,获取了很多财富,但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下面介绍的一位盗墓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挖出了19米的盗洞,差5厘米就打通墓室了,但最后却没有盗取成功,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要新鲜事2023-08-03 20:05:570000荐书丨《拼合的石器——高星考古论文选集》
作者:高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2月ISBN:9787030713537定价:298.00元作者简介高星,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23:570002川东虚骨龙:四川小型食肉恐龙(长2.4米/1.65亿年前)
在中国,四川是发现恐龙化石第二多的地方,目前已发现28种恐龙,并为其命名,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川东虚骨龙,它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川东虚骨龙基本资料川东虚骨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4米,与中国龙、中华丽羽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赞排第516位,生活在距今1.6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川东虚骨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48:570000朱乃诚:中华龙文化意识的起源与形成(二)
(二)安徽江淮地区距今5000年前“龙”文化遗存的重新认识目前在安徽江淮地区发现的被认作为距今5000年以前的龙文化遗存,是1998年秋在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M16号墓葬中发现的,是一件环形动物玉雕作品。而且还是目前所知我国年代最早的环形动物玉雕作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1:090001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吴城遗址
商代中晚期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1974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进行发掘。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分布及其与中原地区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吴城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50:1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