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洛阳市扎实推进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近日二里头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洛阳已拥有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和二里头遗址等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索出了一条大遗址保护利用与旧城提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互促共赢的洛阳新模式。
一、政府主导,切实扛稳保护第一政治责任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文物尤其是大遗址分布异常集中,是洛阳一个非常鲜明的城市特点。这里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邙山陵墓群等大遗址。丝绸之路、大运河和万里茶道在此交汇。现有城市区面积2274平方公里,其中大遗址面积3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6%。城市核心区面积220平方公里,其中大遗址和历史街区面积1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1%。这些大遗址大都位于城市核心区或城乡结合部,积累问题多,保护难度大,保护成本高。
近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大遗址保护纳入全市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主动协调大遗址保护工作面临的征迁用地、资金筹措、要素保障等突出问题。专门制定颁布了隋唐洛阳城、二里头遗址等6部大遗址保护条例或政府规章,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政府属地保护职责。组建了汉魏洛阳城等大遗址保护管理专门机构,配备足够保护专业人员。在中央、省专项资金支持基础上,市、县区两级累计筹资45亿元,用于隋唐洛阳城、二里头遗址、回洛仓遗址地面附属物征迁和环境治理。最近,又筹资20亿元,对占压隋唐洛阳城天街遗址的水磨村和安乐新村实施整体外迁。
始终坚持规划考古先行,有效解决大遗址和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在历版的城市总规中,注重大遗址的保护和避让,形成“组团式”城市格局。近年来,结合市域国土空间编制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修编,更加注重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文脉的彰显。以大遗址作为洛阳城市建设的底色,避免“千城一面”。聘请国家一流专业团队,编制完成了7处大遗址的保护专项规划、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立项单位的建设规划。结合最新考古成果,启动二里头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规划修编,因地制宜,动态调整。全面推行“考古前置、净地出让”,为有效避免因城乡建设对大遗址造成破坏提供政策支持。
累计划拨和流转用地3000余亩,用于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偃师商城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举全市之力,解决大遗址环境治理资金、征迁安置用地等棘手问题。
二、创新引领,探索大遗址保护利用新形态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洛阳市大遗址保护给予了关怀支持。在国家文物局自始至终悉心指导下,在以往“被动式”“主动式”保护基础上,为适应新时代要求,提出“创新式”保护策略,以实现大遗址从“保”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新跨越。
始终坚持整体保护,系统展示思路。根据遗址的保存状况和保护展示的需要,灵活选择原址露明、地面标识、保护棚等多种措施,辅以数字化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建设各具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比如,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地处建成区中心,按照“一址一策”原则,对明堂天堂、九洲池和应天门等重要遗址实施复原性保护展示,让观众比较直观、全面了解考古遗址的基本信息和盛唐气象,已经成为古都洛阳新的文化地标。
为有效破解难题,全面推进隋唐洛阳城保护利用工作,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去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新的举措思路,把隋唐洛阳城保护工作与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统筹起来,同频共振,形成合力,打造考古遗址公园新形态。重点谋划实施中轴线贯通,推进22平方公里里坊区整体提升。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和青年友好型空间,打造大遗址保护3.0版,让沉睡千年的隋唐洛阳城真正“活”起来。
同时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上创新。为破解征迁资金难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大遗址保护,洛阳市以省财政支持的15亿元专项资金为基础,组建市文保集团作为融资平台,实施前期征迁和用地平衡,以确保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效利用,丰富完善
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
当前,洛阳市全面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全面考古和科学规划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大遗址展示体系,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大遗址保护成果。
将东周王城、隋唐洛阳城等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功能需求相结合,规划建成了王城公园、洛浦公园、国花牡丹园、隋唐城植物园和文博体育公园,成为一处处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城市文化空间。定鼎门、明堂天堂、九洲池和应天门等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搬迁了占压二里头遗址核心区的560户居民和养殖场等,建成开放了占地1200亩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对古洛河河道实施了历史景观修复,遗址周边环境大为改善。通过一处处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洛阳正在成为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和谐共生、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
为全面系统展示二里头遗址60年来考古研究成果,建成开放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三年来累计接待观众350万人次。考古研究中心建设全面启动。结合大运河文化带战略,实施了含嘉仓和回洛仓保护展示工程,建成开放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和文化公园。
最近,洛阳市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规划建设,系统全面展示60年来考古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汉魏洛阳城展示体系。
任重道远,时不我待。今后的工作中,洛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踔厉奋发、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管理水平,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曹薇薇
作者单位:洛阳市文物局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抗战后孙殿英用黄金和东陵宝物贿送一军长,至少有10位要人受贿
孙殿英盗得宝物都送了什么人?本文作者倪方六孙殿英盗清东陵,数不清的随葬宝物被他搞走了,但现在世面上知道的,能确定的很少。这些宝物都弄哪去了?有一种说法是,孙殿英为了开脱盗陵重责、避免严惩,很多送人了。孙殿英曾亲口对身边人说过盗陵的情形和将宝物送人的情况。(清东陵——慈禧定东陵)这里据公开资料,综述如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7:040000易门龙:云南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1.96亿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中国各地都有恐龙化石出土,其中云南发现了14种,里面就有不少巨大的存在,比如前面介绍的川街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易门龙,一起去了解看看。易门龙基本资料体型:易门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8-9米,与塔邹达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89位,生活在距今2亿年-1.96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17:420000城墙与文字:早期国家的形成
本文节选自《作茧自缚:人类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第四章“谷物立国:早期国家的农业生态”。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斯特林(Sterling)教授,农业研究项目主任,曾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和柏林高级应用科学研究所的古根海姆研究员。译者: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城墙造就国家:保护以及封闭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4:01:110003滥食龙:罕见的小型蜥脚亚目恐龙(仅1.3米长/原始物种)
滥食龙是一种蜥脚亚目恐龙,诞生于2.28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体长只有1.3米,属于小型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也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最为原始的蜥脚亚目,第一批滥食龙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滥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51: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