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第九期丨林瀚《泉州:10-14世纪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讲座第九期,将于2022年12月7日(星期三)19:30准时上线直播。本场讲座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为大家带来《泉州:10-14世纪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中国考古大讲堂

内容介绍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港,至今仍保存着众多承载海洋贸易和文明交融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共同见证了泉州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海洋文化与城市精神。泉州也由此成为东西方世界跨越海洋阻隔,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文化和谐共存的典型范例。讲座将从泉州的地理区位、海洋文化传统、城市商业文化形塑等方面,探讨泉州世界遗产项目的价值体系、历史遗迹与文化遗存,重点讲述泉州如何成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主讲人介绍
林瀚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海交史研究》副主编,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第二批文化类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海洋史、船舶史及东南区域史。参与泉州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完成泉州世界遗产总展示馆、中国舟船世界展示馆、泉州清净寺展示中心、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展厅等展厅大纲撰写及展览策划实施工作,先后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省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三十篇,合著《图说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涨海声中——福建与波斯、阿拉伯世界》《海丝之路与古代潮州航运》等图书多部。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本场讲座为线上直播,可扫描海报中二维码进行观看。
来源 | “策展研究”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谈晟广:海外著名艺术史学家方闻先生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21:510000民工回家牵来黄牛,将棺材硬拉散板,盗出的文物差点就被运到台湾
原题:汤玉麟盗陵(续)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汤玉麟辽帝陵的事情。汤玉麟盗墓,自然不会自己动手,而是由其子汤佐荣来执行。进入地宫后发现,虽然金银财宝早就被古代盗墓贼盗走了,但巨大的棺材还摆在棺床上。皇帝的棺材是高档极品木料做的,可以说价值连城。但棺材太大太沉,根本无法整体弄出地宫。于是想出一办法,叫民工回家牵来一头黄牛,用绳索套住棺材,硬是将之拉散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34:010000波斯国向中国献狮子,皇帝要送回,送狮人半路干的事皇帝没有想到
狮子最早何进走来中国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似乎已有中国人见过狮子。这种似猫非猫、似虎非虎的动物,早期称为“狻猊[suānní]”。汲冢书《穆天子传》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兽》词条释称:“狻麑[ní],如虦[zhàn]猫,食虎豹。”狻猊即狮子,为什么改叫狮子?这便与丝绸之路有直接关系。(狮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8:080000民间埋坟的秘密,从坟头能看出坟里埋一人还是两人,咋看出来的?
中国民间坟头考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关坟墓的话题,我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但专就坟头而言,还没有。这篇头条号就来说说中国民间的坟头。坟墓现在不分,但在古代早期,坟与墓完全不同的。地面上无封土堆的谓之“坟”,反之则称为“墓”。即西汉人扬雄在《方言》所谓:“凡葬而无坟谓之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24:320001北票颌龙:辽宁小型食肉恐龙(长1.8米/距今1.2亿年)
在恐龙时代,除了众所周知的二足、四足食肉、食草恐龙外,还有许多古鸟类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北票颌龙,它长的跟现代鸟相似,有翅膀但不会飞,其化石最早出现于中国辽宁,是种小型食肉恐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北票颌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54: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