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天津蓟州区白马泉村北墓地发现汉至明清时期墓葬84座
白马泉村北墓地位于蓟州城区北的山前台地上,北倚渔山,南与蓟州区文物保护单位——白马泉汉墓群仅一路之隔(图一)。
2022年5月~7月,因建设工程需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地块占地范围内经勘探发现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共发掘汉至明清时期墓葬84座(图二),出土文物400余件(套)。

图一 墓地周边环境

图二 白马泉村北墓地航拍
两汉时期墓葬是本次发掘的一个重要收获。其中,西汉墓2座,均为土坑竖穴墓,南北向,墓主人仰身直肢,随葬品以陶壶、盒组合为主(图三);东汉墓6座,均为带斜坡墓道的砖室墓,南北向,根据主体墓室数量可分为单室墓、前后双室墓和前中后三室墓,所有墓葬券顶均破坏无存,仅存部分墓壁与铺地砖,墓壁的主体砌筑方式为二顺一丁。

图三 西汉墓M83和M84
M12为单室墓,由墓道、封门、墓室、东耳室几部分组成,平面呈刀型,在墓室北部残存两具棺痕,随葬器物主要位于墓室南侧明器台及耳室附近,有灰陶罐、奁、盘、案、耳杯、釜、灶、圈厕、动物俑,铜镜、铜钱,石黛板、研黛器等(图四)。

图四 东汉墓M12
M3为双后室前后双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东侧室、西侧室和双后室等几部分组成,前室为近方形,东西侧室和二后室皆为竖长方形,东后室铺地砖上残存有人骨1具(图五)。该墓盗扰严重,随葬品残存有白陶瓮,灰陶罐、盆、案、耳杯、灶、圈厕、动物俑,铜钱等。该墓随葬的白陶瓮在天津地区以往汉墓考古中为较为罕见。

图五 东汉墓M3
M69为前中后三室墓,由墓道、前室、侧室、中室、后室等几部分组成。该墓盗扰严重,随葬品残存有灰陶罐、盘、案、耳杯、灯、圈厕、动物俑,铜钱等(图六、图七)。其中,该墓出土的陶多枝灯,虽已残破不可修复,但其残存底座上贴塑有舂米、骑马、车马等各式图案,灯盘上插有龙首形饰件,颇具特色。

图六 东汉墓M69

图七 东汉墓出土部分器物
唐辽时期墓葬发现较多,共24座,按墓室平面形制可分为弧方形、圆形、椭圆形、马蹄形、船形及梯形砖室(砖石混筑)墓(图八),均为南北向,虽然部分墓葬盗扰严重,但墓葬形制多样,随葬器物类型较为丰富(图九)。

图八 唐墓不同类型

图九 唐辽时期墓葬出土部分器物
唐墓较多,M1 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几部分组成,墓门东西两侧有翼墙,墓室平面为弧边方形,因盗扰严重,仅残存墓室底部,东西墓壁上残存有影作灯擎,棺床位于墓室西北部,平面呈曲尺形,出土有灰陶仓、盆、铛、鏊、罐、熨斗,铜钱等;M48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几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呈圆形,墓壁残存有影作灯擎,棺床位于墓室北部,呈半圆形,该墓随葬品保存较完整,出土有铜钵、菱花形铜镜、葵花形铜镜、陶罐、瓷瓶、瓷盏、石串珠、铁器和铜钱等;M72由墓道、甬道和墓室几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形状呈船形,墓壁三面向外弧凸,因盗扰严重,仅出土小铜件1枚;M77平面呈梯形,南宽北窄,两侧墓壁略弧,墓室规模较小,仅能容身,出土有瓷碗、陶罐、铁剪刀、铜钱、漆器(仅存部分残片)等。
辽墓较少,M81墓室为圆形,砖石混筑,仅残存墓室底部,未见棺床,随葬器物以陶明器为主,组合关系保存较为完整,有灰陶广口罐、带鋬罐、双系罐、花口碗、釜、甑、小盘等(图十)。

图十 辽墓M81出土器物组合
金元时期墓葬发现较少,其中, M11为金中都地区金代较为流行的长方形石椁墓,东西向,由六块石板搭建而成,其形制与天津宝坻北台、茶棚村发现的金代石椁墓类似,因被盗扰,仅残存少量宋代钱币。元代墓葬2座,均为南北向,由墓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墓室平面呈近方形,墓壁为卵石垒筑,墓室北部有长方形棺床(图十一),随葬有钧釉碗、盖罐,黑釉碗等(图十二)。

图十一 元墓M71

图十二 元代墓葬出土部分器物
此外,清理明清时期平民墓葬多座,均为该时期天津地区常见的类型,多为竖穴土圹墓,南北向,棺木多已腐朽,尸骨保存较差,随葬品较为简单,有陶罐、盂、板瓦,瓷罐、碗、盘,随身首饰,铜钱等。部分墓葬有墓主头枕板瓦,头侧棺外填土中随葬罐、碗、盘等,以及棺外填土内放置板瓦的葬俗,部分板瓦上可见朱符和文字。
白马泉村北墓地延续时间长、形制多样、随葬品组合特征明显,出土遗物丰富,丰富了该地区汉至明清时期的墓葬资料,为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制度、丧葬习俗及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执笔:尹承龙 盛立双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门多萨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5米/距今8900万年前)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因为环境适宜,这里是食草恐龙的天堂,其中最出名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另外,还有很多超巨型恐龙曾生活在此,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门多萨龙,它体长可达25米,生活在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门多萨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52:300000邹逸麟: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中国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在祖国土地上劳动生息的范围及其所建立的政权的疆域和政区,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政区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在今天似乎是没有异议的,但其中所包含广泛内涵和深邃的历史背景,需要作一简要的阐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06:470001#考古#过双节,考古老李吃鸡,说点和家鸡考古有关的事儿
双节总要为拉动消费做点贡献,老李昨天与家人友人吃了餐白切鸡,品尝美食之外,说说最早的家鸡和有关的那些事儿。说这个话题之前,先回顾一下早些时候,北大文博学院的王教授曾经吃鸡吃出来花样,报纸媒体还曾经广为报道。做一个北方人,来广东考古,对粤菜美食,特别是广府美食中的白切鸡,老李经历了从不喜欢到酷爱的转变。每每有新同事或者是后生一起吃白切鸡的时候,老李总要说上那么几句。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50:020000裴李岗遗址:探寻早期中国根源文明
之前写过一篇《中原八千年文化之源——裴李岗遗址》,由于过去十多天再次到人家遗址考察学习,使自己对裴李岗遗址有了新的认识。裴李岗遗址位于新郑市西北约7.5公里的裴李岗村西地,双洎河在遗址的西边向南折向东流,在这里形成一个河湾。遗址位于河湾中部的岗地上,高出地面约3至4米,高出河床约25米。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4:370000宋代官场不少人隐瞒实际年龄,以避开年龄杠子,推迟退休
古人为什么欢迎推迟退休本文作者倪方六这两年,有关“延长退休年龄”话题一直没断。退休年龄,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宽松,有的要求严格,总体来说古人欢迎推迟退休。在中国古代,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利交还出来,退休回家;还有管退休叫“悬车”,也是年老不再使用意思。中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04:1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