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系列丛书 | 将人类文明高光时刻摆上书架——“里程碑文库”背后的故事
在未读的创始人韩志看来,他的好奇心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相反,他越来越觉得,人活得越久,越会对一些事物感到好奇,经常想着能否通过一些途径找到答案。有些好奇心,可以通过旅行满足,但如果没有了解每一处名胜背后的历史变迁,多半也都是浮光掠影式的走马观花。而图书在很多时候,恰好可以摆脱时空限制,通过阅读来一次精神畅游。不单省下了机票住宿费,还有一位资深人士(书的作者)给你做导游。他认为,这种“现实主义者”应该不止有他一个人,还有很多。
所以,2018年的北京BIBF书展上,第一次看到这套书的版权书目时,他立马就走不动路了。大英博物馆、凡尔赛宫、巨石阵、莎士比亚、哈德良长城……单单是每一本书的名字,就足以让他好奇不已。再看作者阵容,很多都是国际一线的学者专家,而且在Head of Zeus(宙斯之首)出版社的策划下,以200多页的简短形式向大众介绍自己最熟知的领域,实在是“千载难逢”。

“里程碑文库”书系(第三辑)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定价:438元/辑
对Head of Zeus出版社来说,“里程碑文库”是其创立至今最具野心的一个项目,目标是以每本(英文)3~5万字的体量,出版简明小书,打造一个详述人类历史各时期最重要文明成就的系列,每一本都会由专家或学者来书写,但并不是写给后继的学者们,而是写给普罗大众。这个项目最具野心的地方在于让“里程碑文库”踏上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冒险之旅,是永远不会完成的项目。我们目前规划了此系列前20本的内容,同样也在全球重要市场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比如中国、俄罗斯、德国等,他们不仅可以把这套书进行海外出版,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国家文化策划出新的选题和邀请相应专业的作者。
对未读来说,作为中国大陆独家引进方,还提出要充实更多东方文明主题加入其中,同步输出到海外。中外双方通过这样一个项目,合力打造东西方文明的通识体系,这件事本身就极富挑战性,更具吸引力。作为人类文明历史的一颗颗璀璨珍珠,东方文明当然必不可少,从这个层面,“里程碑文库”也激发出了韩志作为中国出版人的斗志。
在作者的选择上,双方的共识不言而喻:始终保持绝对高标准。“里程碑文库”的作者们就像是文明的使者,是他们惊艳了读者、书商和评论家们,是他们建立了整个系列的口碑,并激励着其他作者一起加入“里程碑文库”团队的写作阵营。
有了优质稿件,在翻译、编辑加工、产品设计上更加不能懈怠。首先是对编辑团队的组建。为了做好这个项目,韩志煞费苦心,挖掘人文领域的优秀编辑人才,更请来获奖译者、资深出版人担任主编,把控文字质量。除此之外,“里程碑文库”项目组中不仅有百万粉丝大V、知名历史博主,还有精通日语及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的专项研究人员、出身于国际名校的历史文化专家、从业数十年的编审老师,更请来著名社科类图书青年译者陆大鹏担任顾问,确保书中史实、专业知识的准确性。
之后是对译者的挑选。因为“里程碑文库”中每个选题都是对一个领域的深入挖掘,所以对译者的标准是在有相应知识储备的译者中择优选取。每位译者都需要经过稿件试译,经产品经理审阅、筛选,组内成员讨论,主编对比、决策后才能确定。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里程碑文库”的译者都具有专业背景、颇具实力,毕竟译文是做外版书的重中之重,这是向读者忠实传达作者原意、提供良好阅读体验的基础。
译者交付译稿之后,重头戏就落在编辑们身上了。在未读,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产品经理和责任编辑,内文要严格三审三校,封面装帧要反复仔细打磨,每位编辑都力求让书籍以最完美的形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在“里程碑文库”项目组内部,这种严格要求也被成员们自主“加码”了。因为文库的选题多达20个,未读决定以“辑”为单位推出这套书。对读者而言,每辑是5~6册主题各异的精美书籍,而对项目组成员而言,每辑则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从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出版印刷到上市发行,项目组要紧跟每一个步骤,时刻不能松懈,直到收到读者的反馈,并将其用于优化下一辑的出版方案,这一辑的工作才算正式完成。
“里程碑文库”的项目组内部实行“轮稿制”,即在三审三校流程的基础上,包括主编在内,每位编辑除须逐字逐句对照原文编辑加工自己负责的稿件外,还须从头至尾认真编加其他人负责的图书一遍。也就是说,文库中的每部稿件,都被每位成员编辑、核证过至少一遍。以文库第一辑中《摩天大楼》为例,这部20多万字的稿件经责任编辑编加4遍、产品经理编加2遍、主编编加2遍、其他成员每人编加1遍、编审老师审阅1遍,再加上3次校对、3次社审以及最后的质检,全文共计编辑、核改、完善十几遍。这种制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图书内文的翻译准确性和译文流畅性,确保消灭因某位编辑的忽视、疏漏出现的错误、问题。

有好内容自然也需要好外在。为了直观地展现这套书的不凡,未读请到了业界知名平面设计师艾藤老师为“里程碑文库”设计内、外双封。艾藤老师不仅有极高的专业素养,更走访世界各地,热衷看世界的她对这套书“一见如故”。她在设计手记中说:“它提到的城市、博物馆、历史遗址、戏剧、人物、音乐……绝大部分,我都拜访过、观看过、阅读过,这个书单所建构的世界是我熟知的世界。这套书描述的是人类文明的高光时刻,也是一个公民半生游历经历过的高光时刻。”
不单如此,为了让读者直观地了解这些“里程碑”,外封内侧还藏着项目组的巧思:一张“里程碑”地图。这张地图上明确标注着每个已出版选题所在的地理位置,还用时间轴表示出其创作、成型的时间。这张地图会随着每一辑的出版不断更新,逐步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内容是图书的“灵魂”,那么纸张就是图书的“身体”。“里程碑文库”的插图是这套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为了将书页上图片的清晰度、色彩表现还原至最接近原图的状态,项目组和未读印务老师认真讨论、反复比较,最终确定选用超感纸。这种纸底色淡雅,表面带有涂层,不论是文字的呈现还是图片的还原,印刷效果都非常好,还兼顾了捧读的轻便和收藏的持久。
在不断地精益求精中,“里程碑文库”已经出版到第三辑。而在这一辑中,系列中第一个与大家见面的东方选题《活的中国园林:从古典到当代的传统重塑》登场了。它是清华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著名建筑师、策展人唐克扬教授10余年心血之作。本书是他多年来对中国园林当代命运不断思索的结晶。书中,他不仅带我们回望历史上那些如星辰般耀眼的名园——上林苑、南越王宫苑、金谷园、辋川别业、艮岳、圆明园,还探讨了在近代城市化乃至全球化的浪潮下,园林向校园、公园、博物馆等形式的转型,以及建筑师们在其中所做的尝试。甫一问世,便收获大量好评。
随着“里程碑文库”逐辑上市,未读一直关注、收集着读者的反馈。现在,文库对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大众读者等不同读者群都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不仅受到专家学者推荐,更饱受范围更宽广的大众读者好评,引导读者对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建筑、机构、物品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文库涉及选题不乏此前国内出版市场涉猎甚少的领域,如自古罗马时代起全方位介绍英国著名遗迹哈德良长城的《哈德良长城》、介绍最初的奥运会及其发展史的《奥林匹亚》等。


读历史,不仅为了了解人类的过去,还为了以古鉴今,汲取经验,为未来提供更多可能。《活的中国园林》《凡尔赛宫》使我们思考古代园林和宫殿的存续与转型;《格尔尼卡》让我们对战争进行反思;《莎士比亚》《春之祭》让我们从文学与艺术中感悟人性魅力、时代变迁;《巨石阵》《萨尔珀冬陶瓶》让我们从远古文明感悟人类古老智慧……
如今,“里程碑文库”的第四辑也即将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幅属于人类文明的拼图,是对人类永不驻足的漫漫旅途的记录。这是未读送给所有人的文明通识读本,希望通过阅读,以及阅读过程中触发的思考,让大家走近文明诞生与演进的过程,更好地认知世界,认识时代。
作者:未读编辑部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慢龙:亚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8850万年前)
在七大洲中,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当属亚洲,而在亚洲,除了中国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是蒙古国。前面,我们介绍了蒙古国的佛舞龙,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慢龙,一种大型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下吧!慢龙基本资料1、慢龙体型慢龙是一种亚洲大型食肉恐龙,它体长4-9米,重1.5吨,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89位,生活在距今9750万年-885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2、慢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2:45:210003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96:飞人归来,白人也能飞
1995-96赛季,芝加哥公牛开始了一个传奇的赛季,又一个三连冠孕育而生。这年的全明星赛在圣安东尼奥举办,乔丹重新归队,自从1993年退役以后,全明星周末又见到了乔丹的身影。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7:250000湖北工地发现战国古墓 考古队找到特殊文物(楚国乐器)
工地上找到的文物是楚国时期的架子鼓。在湖北荆门沙洋县的一处施工现场,推土机师傅发现工地上有个土包看起来不像是天然形成,于是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管部门。考古队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用专业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对这个土包进行勘探,探产带出来的五花图表明,这个土包下肯定有古墓,而且数量不止一座。接连开墓我要新鲜事2024-01-25 20:17:260004家长忌讳孩子8岁入学,“八岁八糊涂”,古代一般几岁上学?
学中国古代的小学怎么上本文作者倪方六9月1日,秋季入学时——新的一年级小学生诞生了。好多已到学龄的孩子将从这天起,进入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如果穿越到古代,怎么上小学?在过去,孩子入学时间与学期的长短并不像现代这么统一,各个朝代也不一样,与现代统一的“秋季入学”有较大差别。我曾在《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中这介绍过这方面的情况,现在网上能查到,不少媒体转发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0:400000河南考古:在鹤壁辛村,探索遥远的卫国历史
鹤壁位于太行山东南麓,地属山前平原,四季分明,气候环境条件适宜,自古就是人类集聚、繁衍的好土地。淇河是形成于亿万年前的河流,自太行山深处奔涌而出,流向并滋润了广袤的山前平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文化遗存。在其中下游仅七八十公里长的左右两岸,目前可以确认的就有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汉代的文化遗存三十多处。这些文化遗产高度密集,时间序列完整,展现了这个区域文明早期发展的过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9: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