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陈雍先生新著《考古何为》:深刻又生动的考古公开课
从《说说考古》到《考古何为》,陈雍先生一直在探索用更散文化的文体讲述考古学,让考古学走进大众视野和社会生活中。如果说《说说考古》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那《考古何为》则是在提高的基础上普及。
作者:陈雍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8月
定价:98.00元
《考古何为》就像是一堂深刻又生动的考古公开课,大量融入朋友圈的形式和内容,在互动中增强了学术著作的张力和亲和力。作者坦言:“我喜欢微信朋友圈里讨论的氛围,仿佛找到在学校那种感觉。”“我把微信朋友圈的对话和评论写出来,还有一层意思:想让读者看到考古者是怎样用考古学的话语来讨论考古学问题的。我认为,只有了解考古学的话语,才能更好地了解考古学的知识。”
与《说说考古》相比,《考古何为》更体系化和系统化。陈雍先生以自己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学研究与实践为切入点,在书中完整回答了“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特色考古学是什么”。围绕于此,他还从教学、管理、研究和参政议政等方面展开了多维度讨论,使得本书的内容和视野十分丰富且广阔。
谢辰生先生曾明确指出:“科学的考古发掘,是文物保护的一种特殊手段。”《考古何为》正是在用文物保护的视角审视考古工作,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推进文物保护,很好地诠释出了文物保护研究与文物“活起来”之间的逻辑关系。考古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本书第7章“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宗明义:“考古者不仅发现与研究考古遗产,而且保护考古遗产,保护考古遗产是考古者的历史责任。”作者分析了国际理念、国内实际情况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海昏侯墓考古发现与大众传媒等热点问题,提出“以保护考古遗产为目的的公共考古,主要包括考古遗产教育、考古遗产展示、考古遗产传播。”
在这方面,《考古何为》是从将文化遗产作为基本国策的高度来立论着笔的。作者从考古遗产谈起,却不局限于考古遗产,而是立足于《文物保护法》的大框架,以历史文化名城、乡土建筑这样的整体性保护入手,将考古置于文物保护,将单体保护置于整体保护的视野之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作者在书中提出三点建议:1.细化名城、名镇、名村评价标准,制定《价值评估管理办法》;2.建立监测巡视机制,制定《监测巡视管理办法》,实行国家、地方分级巡视管理;3.建立名城市长联席会议制。作者从陈志华教授开创的中国乡土建筑理论体系中汲取养分,主张用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乡土建筑,用乡土建筑的理论方法和保护理念研究城市中的聚落、社区和城市考古、乡土墓葬等,以此反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整体保护。
将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需要文化遗产教育来支撑。作者以亲身参与的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小学“文化遗产课堂”的实践探索为案例,系统阐述了文化遗产教育应作为终身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区别于以往的文化遗产进课堂和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育,“文化遗产课堂”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通过建立课程标准,培养师资力量,完成教材编写等工作,开展以学校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关于文化遗产教育的构成,作者将其概括为: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文化遗产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遗产的法制教育三个方面。进而提炼出七个关键词,即文化遗产、知识、技能、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法制观。作者认为,四观教育比知识技能教育更加重要,只有抓住四观教育,才能抓住文化遗产的核心。
《考古何为》还是一部有乡愁情怀的著作,对天津考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记述和思考,有历史的回响,有现实的追问,或娓娓道来,或拍案而起,归根结底是深情地守望。作者用“一三五三”四个数概括出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特征:一个人地关系的大规律,考古遗存分布从山到海纵横十万年;三个时段的大历史,10万年以来天津先民适应环境的人文历史,千年以来天津城市的形成发展历史,百年以来天津城市近代化和天津人民斗争的历史;五个层级的古代城市体系,按人口数量和地理单元相关性明清天津城市分为小村、村庄、乡镇、城镇、县城。三元结构的近代城市,中国传统城区与外国租界区、河北新区共存的格局。同时,作者还把大运河作为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动脉,强调要把天津的历史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纳入整体保护中,开展必要的修复工作。
书中的“马家店遗址发现与保护的艰难历程”“王家大院历史建筑与王氏家族聚居形态”,在实践层面是推动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程的典型案例,在研究和认识层面则是提供了一种科学范式。如果说前两者是论文的话,那“不要损害盘山的历史真实性”“天津有个‘装王府’”“新建的金汤桥还是文物吗”更像是围绕文物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杂文。文物须要敬畏,城市不能重来,这些案例包括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单体,对此,我们岂能熟视无睹?
《考古何为》在书写方式上的创新,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敞开式的结构与叙述,展现出接受美学在专业普及中的重要作用。书中不是简单引用朋友圈的内容,而是在与朋友圈中的人和被研究者进行田野考察式的交流。这是一部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意识的考古学通识著作,是在用优质阅读来引领阅读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修复与技术研究基金管委会)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洛阳古今盗墓:明朝盗墓者有利器有绝技,鼻子能嗅出地下有无金宝
洛阳过去的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今被盗墓者光顾最多的地方是哪?毫无疑问,是河南洛阳邙山。其实,不只邙山,整个洛阳城周边,过去盗墓活动都相当活跃。洛阳地下墓葬太多,太丰富了。当年一眼望去,山上到处都是坟头,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从地下几十米到地下几米,不同土层有不同时期的墓葬,越往前,墓葬埋得越深。这么多坟墓,随葬品当有多少!盗墓者自然不会放过。邙山最早一次盗墓风潮,发生在东汉末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0:10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万家坝墓葬
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墓葬。位于云南省楚雄县万家坝清龙河西岸的台地上。年代约当公元前5世纪前后。1975年5月云南省博物馆发掘。这一发现对研究该地区青铜时代的物质文化有重要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9:060000过去婚姻文化中的“掐八字”是咋回事?传统“合婚歌诀”盘点
传统婚姻文化“合婚歌”本文作者倪方六金秋十月,佳缘良期!不少适婚男女,都会选择在眼下的秋节进入婚姻的殿堂,可喜可贺!古代男女也这样,也喜欢在秋天办喜事,组成一个新的家庭。(爱,就来吻我)但是古今的婚姻文化是有明显变化和不同的,仅就结合方式而言,现在讲究“自由恋爱,自己作主”,而过去主张“媒妁之主,父母作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0:220000盗墓者真狠,挖了十三陵两处妃坟,参与者每人分得一两金子
一盗墓者挖明十三陵两处妃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古代帝陵中,明朝北京十三陵保护得最好。除殉国的末帝朱由检思陵被盗、万历帝朱翊钧定陵被考古发掘外,多数陵墓的地宫从未被盗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古今盗墓者并没有放弃光顾明十三陵,在民国时,至少有两座妃墓被盗。与清朝皇陵不同,明陵中的妃子园寝并不多。包括皇妃、太子、太子妃和太监坟在内,从永乐中叶至清顺治初年,天寿山陵区非帝王陵仅有11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560000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龙山夏商)五个项目的意义
今天5月2日下午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将在云端汇报龙山和夏商时期的五个项目。此时已经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所以会涉及一些大型聚落、墓葬和生产作坊,在器物层面上就是青铜器的出现。而下午这五项,两个龙山时期的均以聚落布局规整而著称。夏商时期的则有西吴壁和安阳辛庄两个铸铜遗址。安徽的三官庙也以发现夏商之际的青铜而著称。第一项:15∶30-15∶50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04: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