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吧,中国古代球迷也有自己的歌,歌词比现代写得好
古代球迷怎么助兴?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看球讲究什么?气氛!
没有气氛,看球也没有劲,中国古代正式的蹴鞠活动都会起鼓乐以助兴。这就是《礼记·乐记》中所谓:“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

鼓乐声起,场上的球员踢得带劲,会有精彩发挥;球迷看了会兴奋,不时有意外惊喜。
元朝无名氏杂剧《只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一折,提到一场在春天郊外举行的蹴鞠表演:“你看这郊外,果然是好景致。只见香车宝马,仕女王孙,蹴鞠秋天,管弦鼓乐……”

可以想见,当时四周围观的球迷该是多么兴奋,呐喊助威,拍手叫好……
从元刻本《事林广记》中的“蹴鞠图”(见上图)看,当时蹴鞠少不了音乐,所绘场景在户外,有三人在对踢,后有一男二女3名音乐艺人演奏音乐。
在已出土的汉朝画像石中,有不少蹴鞠鼓乐的场景。

一般场面上都有一面大鼓,蹴鞠者长袖善舞状,这叫“大鼓蹴鞠”,一边蹴鞠一边击鼓,最厉害的起脚时可将鞠击到鼓上,击打出有节奏的旋律。也有的场边有专人负责击鼓,以增加气氛,振奋人心,表演者和观者可以现场互动。
在河南南阳发现的一块蹴鞠画像石上,还可以看到台幕,后面有人音乐伴奏。如此踢球自然是考虑球场气氛和观众的欣赏需要,要好看还要有气氛。

其实,蹴鞠在汉魏时是“百戏”项目之一,一直到唐宋蹴鞠都会起鼓乐,唐诗人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诗称:“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蹴鞠时置鼓应是“战鼓”遗俗,这在现代足球场边仍不时能看到,一些球架起大鼓,为心仪的球队击鼓助威,呐喊加油。
宫廷蹴鞠表演,助兴音乐就更少不了。

唐朝诗人王建《宫词百首》中,有5首写到了宫廷蹴鞠。其中一首称:“内人唱好龟兹急,天子鞘回过玉楼。对御难争第一筹,殿前不打背身球。”唐宫蹴鞠时演唱的是当时最流行音乐、从西域传过来的“龟兹乐”。
宋朝的球场音乐更讲究,还列入了外宾接待仪式。据《宋史·礼志二十二》“金国聘使见辞仪”条,一次招待金国使者的宴会上:“凡用乐人三百人,百戏军七十人,筑球军三十二人,起立球门行人三十二人,旗鼓四十人……”

如此这般,气氛热烈,场上球员、场边观众都会嗨起来的——不嗨也会嗨的。
怎么嗨?唱啊!
《圆社市语》就是北宋踢球时在球场边上,女艺人唱的曲子。圆社即当时的踢球组织、有名的齐云社,开头唱道:“相逢闲暇时,有闲底打唤瞒儿,呵喝罗声嗷道膁厮,俺嗏欢喜,才下脚,须和美。试问伊家,有甚夹气,又管甚官场侧背,算人间落花流水。”

明朝球迷也有自己的歌。明《冯梦龙全集·咏部》记录了当年球迷唱的一首《戏球》歌:
“戏球儿,我爱你一团和气,我爱你有分量知高知低,知轻知重如人意。人说你走滚其中都是虚,只这脚尖儿上的风情也,教人爱杀你。”
借球言情,托物寓人,歌声中充满的感情,我觉得比现代歌词得好!

古代孩童玩什么 古代玩具大观 从万历百子衣上所绣图案说起
放风筝、踢毽子、跳大绳等。古老的明朝地宫中,出土了两件精美的刺绣百子衣,它们已经有将近400年的历史了。百子衣,字面意思就是在衣服上绣有100个顽童的图案。这些童子们各有不同的表情,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通过这些图案我们可以一窥古代的玩具世界。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2:49:280001讲座:李零:商周酒器略说——以“觚”“觯”“爵”“角”为例
本文为北大“文研六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年度荣誉讲座”第四场的讲座纪要。讲座伊始,李零教授即指出,青铜器的分类有功能分类和类型分类两种取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35:530000新发现 | 衡水东明酒坊遗址:复原清代“十八酒坊——永丰酒坊”的前世今生
2021年8至11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衡水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桃城区文物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衡水市东明酒坊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计发掘500平方米,发现明末清初至近代酿酒作坊及相关遗存33处。其中,房址11座、窖池3处、摊晾场2处、蒸馏灶1座、灶2座、窖坑3处、润料池1处、道路2条、灰坑7座、门址1座。衡水东明酒坊遗址总平面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30:180000继往开来初心探源 坚毅前行使命长担——新时代江苏考古工作回顾与展望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53:180000安徽某地挖出清朝古墓 居然传出一股香气(清朝香妃墓)
清朝时期乾隆的爱妃香妃可能并不存在。大家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时候,有一个女人让大家很难忘,就是让乾隆皇帝非常着迷的香妃,虽然香妃是在电视剧当中的一个人物,但是在真实历史上也确实有着这样的一个人,不过香妃也为了很多文物历史研究学家十分关注的一个人,而在前些年安徽地区挖出了一座古墓,或许证实了香妃的存在。挖出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1:22: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