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博物馆研学师资线上培训班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功能,加强博物馆教育人员与有关研究单位、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博物馆教育内容,开发新的博物馆研学课程体系,中国文物报社拟面向各文博单位、各相关院校及研学从业人员举办博物馆研学师资线上培训班。

一、培训性质
本次培训为线上社会公益性公开课。学员自愿参加听课,不收取培训费用。
二、时间安排
听课时间:2022年9月13日-15日。
每天9:30-11:30、14:30-16:30,共12课时。
三、培训对象
全国各文博机构社会教育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全国中小学教师及相关研学工作者;高等院校相关领域教师及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博物馆研学相关业务的企业人员;博物馆研学爱好者等。
四、培训内容

(一)专题:《博物馆文物与学校教育》
授课专家:黄卫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文化大数据工程中心,文化智能方向首席专家

(二)专题:《学习,就是与新世界不断相遇——博物馆研学课程的进阶与反思》
授课专家:章巍 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副校长、课程院院长

(三)专题:《“嵌入式”展览的成功实践——革命旧址内举办大型主题展览的实践与回顾》
授课专家:黄春锋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四)专题:《博物馆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授课专家:张鹏 耳朵里的博物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创始人/馆长

(五)专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国古代的家庭德育与启示》
授课专家:阳达 华东交通大学副教授

(六)专题:《积极心理品质与人的发展》
授课专家:陈武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五、培训方式
(一)线上听课。所有学员在 腾讯会议 (会议室进群后创建)按时线上听课,若当天未能参加网络听课,可进行回看,直播和回看学时同样认可。课程视频仅供学习使用,不能用于第三方商业行为。
(二)证书申领。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须学满规定的课时,方可申领纸质结业证书。
六、证书及费用
(一)证书申请。不需要证书的学员免费参加培训。需要证书的学员须学满全部课时(12学时),方可获得证书。
(二)证书费用。需要证书的学员缴纳260元证书费用(证书制作费、管理费和邮费)。
(三)发票信息。学员如需开具发票(只开具电子发票,项目为培训服务费),请准确填写以下信息:(1)报销单位的全称;(2)单位税务识别号或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一开具后发送至学员所填写的邮箱。
(四)证书颁发。学员学满全部课时和课程并缴费后统一制作纸质证书,请学员按照统一格式提交收件人姓名、邮寄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依此寄发证书。
七、报名方式
(一)需要证书的学员
1.个人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提交报名表等待5秒会出现证书群二维码,扫码进群。

2.团体报名:指定一位负责人(须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报名,联系人:徐老师(15890943320,微信同号),统计并发送全部学员姓名、照片 、电话号码、单位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发票抬头。
(二)不需要证书的学员
扫描下面二维码报名,提交报名表后等待5秒,会出现学习群二维码,扫码进群。

八、支付方式
支付时,务必添加附言。个人附言:研学师资培训班 学员姓名;团体附言:研学师资培训班 人数。
1.扫码支付

2.银行转账
汇款账户: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纳税人识别号:91110101MA00E3PC92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账 号: 35060188000081541
九、咨询电话
徐老师:15890943320
刘老师:13718094722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冯朝晖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女博物馆馆长曾昭燏
#我眼中闪光的她#翻开南京的“画卷”,一群开阔大气、意志坚韧的女性向我们走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京的光辉成就离不开她们作出的贡献。她们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漫漫岁月中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华。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8:14:510000湖南省博物馆被盗走惊世文物,盗贼才17岁,死刑只能缓两年执行
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别以为敢偷窃博物馆的都是江湖大盗,有的也就是普通盗窃走上邪路的。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案犯,就是这样的人,被抓获时还是个大孩子,因为未到18岁法定年龄,判处死刑后只好“缓期两年执行”。大家都记得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2000多年前不腐女尸吧,这起盗案中被盗的最重要文物,就是她身上剥下来的衣服、超级国宝——仅有49克的素纱蝉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4:140001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何嘉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的美誉。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对古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青藏高原征服及适应进程也始终是困扰国际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27:520000李零:中国的两次大一统
0000考古发现证实凤凰其实是只鸡,鸡为何变身凤凰?民俗上有说法
龙凤呈祥里的“凤”是鸡吗?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古人看来,鸡不只是辟邪动物,还是一种吉祥动物。如在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这里的公鸡就成了吉祥物。就读音而言,“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唐代人身生肖陶鸡)这些仅是民间对鸡文化的表面理解,从民俗学上来讲,鸡作为吉祥物,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9: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