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博物馆研学师资线上培训班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功能,加强博物馆教育人员与有关研究单位、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博物馆教育内容,开发新的博物馆研学课程体系,中国文物报社拟面向各文博单位、各相关院校及研学从业人员举办博物馆研学师资线上培训班。

一、培训性质
本次培训为线上社会公益性公开课。学员自愿参加听课,不收取培训费用。
二、时间安排
听课时间:2022年9月13日-15日。
每天9:30-11:30、14:30-16:30,共12课时。
三、培训对象
全国各文博机构社会教育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全国中小学教师及相关研学工作者;高等院校相关领域教师及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博物馆研学相关业务的企业人员;博物馆研学爱好者等。
四、培训内容

(一)专题:《博物馆文物与学校教育》
授课专家:黄卫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文化大数据工程中心,文化智能方向首席专家

(二)专题:《学习,就是与新世界不断相遇——博物馆研学课程的进阶与反思》
授课专家:章巍 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副校长、课程院院长

(三)专题:《“嵌入式”展览的成功实践——革命旧址内举办大型主题展览的实践与回顾》
授课专家:黄春锋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四)专题:《博物馆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授课专家:张鹏 耳朵里的博物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创始人/馆长

(五)专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国古代的家庭德育与启示》
授课专家:阳达 华东交通大学副教授

(六)专题:《积极心理品质与人的发展》
授课专家:陈武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五、培训方式
(一)线上听课。所有学员在 腾讯会议 (会议室进群后创建)按时线上听课,若当天未能参加网络听课,可进行回看,直播和回看学时同样认可。课程视频仅供学习使用,不能用于第三方商业行为。
(二)证书申领。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须学满规定的课时,方可申领纸质结业证书。
六、证书及费用
(一)证书申请。不需要证书的学员免费参加培训。需要证书的学员须学满全部课时(12学时),方可获得证书。
(二)证书费用。需要证书的学员缴纳260元证书费用(证书制作费、管理费和邮费)。
(三)发票信息。学员如需开具发票(只开具电子发票,项目为培训服务费),请准确填写以下信息:(1)报销单位的全称;(2)单位税务识别号或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一开具后发送至学员所填写的邮箱。
(四)证书颁发。学员学满全部课时和课程并缴费后统一制作纸质证书,请学员按照统一格式提交收件人姓名、邮寄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依此寄发证书。
七、报名方式
(一)需要证书的学员
1.个人报名: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提交报名表等待5秒会出现证书群二维码,扫码进群。

2.团体报名:指定一位负责人(须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报名,联系人:徐老师(15890943320,微信同号),统计并发送全部学员姓名、照片 、电话号码、单位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发票抬头。
(二)不需要证书的学员
扫描下面二维码报名,提交报名表后等待5秒,会出现学习群二维码,扫码进群。

八、支付方式
支付时,务必添加附言。个人附言:研学师资培训班 学员姓名;团体附言:研学师资培训班 人数。
1.扫码支付

2.银行转账
汇款账户: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纳税人识别号:91110101MA00E3PC92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朝阳支行
账 号: 35060188000081541
九、咨询电话
徐老师:15890943320
刘老师:13718094722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冯朝晖
「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元谋人
▲元谋人遗址位置图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元谋人牙齿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元谋人胫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2:52:040000商代人的“神龙”信仰《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分享会
商王朝只是一个阴森而残忍的野蛮王朝吗?商代只有人祭、人殉、酒池、肉林吗?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世界,商代人如何创造出空前绝后的青铜文明?商王朝如何超越地域性的夏王朝,融合其他族群,成为中国第一个地域广大的混合种族王朝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53:450000古人下葬为什么要附墓志铭?不怕盗墓贼知道他是谁吗?
唐高宗的墓志铭镌刻在一块高7.5米、每边宽1.86米的石碑上,故该碑名叫《述圣纪碑》,碑文《述圣纪》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显书写,共约5500余字(也有说8000字的)。《述圣纪碑》立于乾陵司马道西侧,朱雀门外西阙楼之前。而武则天的《无字碑》则立于乾陵司马道东侧,朱雀门阙楼南面,与西边的《述圣纪碑》相对应、相对称。该碑高7.53米,宽2.1米,厚1.649米。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51:500000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经历了同世界考古学大致相似的发展阶段,即从以研究古代遗物为主的古器物学发展为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再发展到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每一个阶段的理论、方法在许多方面是相似或相通的,但中国考古学毕竟还有自己的特点。0007新书 | 考古人生 礼证中华——读《礼证中华》
考古学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怎样走上考古之路?他们如何研究考古学?在考古学科日益大众化的当下,这些想必是很多人好奇的,而《礼证中华》这本书或许能稍解众人之惑。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38: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