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考古风华的别样叙述——读郑嘉励《考古者说》
郑嘉励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因为一句“我这考古工作吧,上班就是上坟”,而被很多人视为“段子手”。之所以人们会有这样的看法,大概与他的文章《上班就是上坟》脱不了干系。但是,当读过他的《考古者说》之后,读者会发现,无论工作还是创作,郑嘉励始终是严肃的,真诚的。
考古者说

作者: 郑嘉励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4月
定价: 58.00元
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郑嘉励自1995年起,就供职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多年的工作中,他曾参与各类古墓葬、古遗址的发掘和考察,在撰写学术论文和考察报告的同时,他将自己多年来的心得感受和对考古学科的认识,梳理成或长或短的文章,并将其结集出版,取名《考古者说》 。
考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且比较冷僻的学科。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考古工作大都局限于墓葬挖掘、碑文研读、古物鉴别等方面,从业者多是从古代遗迹的研究中,搜寻历史的点点滴滴,进而提出某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丰富完善特定时期的历史走向和发展脉络,为研究古代社会经济、人口迁徙、生活习俗、山川风物等提供参考和依据。对于任何一个从事考古工作的人来说,大都希望关于考古的文字能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读者因为这些文字而喜欢考古这一学科,但要实现这种愿望,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考古类文字,多数囿于专业术语的堆砌和学术概念的阐释,从而使得原本活灵活现的历史,可能会因考古术语的限制,而变得僵直生硬,无法让读者从中获得应有的知识给养。
郑嘉励在长期的考古研究工作中,不仅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体系和思想框架,并能深入浅出地将考古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到读者面前,这是《考古者说》一书能够引起广泛好评的关键所在。在他的文章中,读者读到的不仅仅是有关考古的知识,如墓葬为什么要讲究风水,顺风顺水对墓葬有什么样的作用;墓志有怎样的固定格式,男墓主与女墓主墓志碑文的区别在哪里;界碑、禁示碑、去思碑、戒石铭及摩崖题名展示的重点是什么,各自又有着怎样的特点等,而且在他的叙述中,读者还能读到许多生动有趣的考古故事,这些故事为他的文字增添了大量活色生香的内容,使得他的考古类文字,在保持惯有客观性的基础上,多了亲切可近的生活气息。
在《考古者说》中,郑嘉励有意识让自己的文字摆脱专业学术气息的浸染,自觉脱离了学院论文体的文风特点。历史史料是考古类文字的根基,如何把史志性的枯燥文字,转化为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乐于接受的语言,是考古文字能否得以广泛传播的核心。郑嘉励以其丰厚的知识储备,在旁征博引中对考古学进行多视角的解析,既还原了历史的古老面貌,又游刃有余地穿行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挥洒自如地展现着考古学的无穷魅力。特别是在语言风格的掌控上,更体现出难得一见的流畅与从容。如“读过《鬼吹灯》的人,认为盗墓很神奇。其实,千百年来,这基本是个手工活,‘无他,惟手熟尔’,从未实现机械化。今天,有用挖土机盗墓的,一步跨越了手工业时代。”“古人收殓陌生人的骨殖,一半是因为敬重,一半因为恐惧。好比我们坐在台下,听主席台上的领导训话,皆作洗耳恭听状,你说我们到底是因为爱他呢,还是因为怕他?”类似的文字在《考古者说》中随处可见,读过之后无不为其独到思维和形象比喻所折服。
郑嘉励没有一味用文字讨读者的欢喜,相反,他在记述考古研究成果和历史事件时,态度端正,行文严谨。考古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史实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考古来探索和确认历史的真相,这也是考古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之一。《考古者说》全书共有四个篇章,分别为“寻墓”“语石”“读城”“格物”,每个篇章又包含若干文章,虽然篇幅不一,字数不等,但无一例外都是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自己工作和感悟的记述。在这些文字中,作者能够始终尊重“史实”这一原则,对历史故事进行系统回放。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细微环节,每一个已有记载或无任何记载的历史痕迹,都逐一从他的考察研究中梳理出来。在此基础上,作者以讲解历史的方式,重点对浙江宋墓、宋元墓志、唐宋城市进行全方位的叙述,将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甚至传说故事和民间演义等,也都天衣无缝地穿插于文字当中,但所有文字的落脚之处,最终依然回归史料的真实和科学的严肃,显示出其严谨的史学态度和深厚的史学功底。这种写作模式,无疑开启了考古学的新开天地,其文字所传达的思想,也许早已超越了考古涵盖的范围。
作为一本讲述与考古工作有关的文集,《考古者说》没有板着面孔讲授什么是考古,而是以朴实无华、简洁洗练的文字,勾勒出考古学的概貌,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发现考古学的光彩和风华。那些深埋地下的冰冷古物,也许会因为郑嘉励的文字而焕发异样的璀璨和光芒。
作者:安正辉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 丹 谢雨檬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盗墓也得有文化,带人盗乾陵挖半天没找到墓道,自己宝地却被挖了
黄巢盗乾陵与祖坟被挖本文作者倪方六从史载的众多盗墓事件中可以看出,掘坟盗墓多发生在乱世之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盗墓高峰,就是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中国四分五裂,或分或裂,分分合合,乱世出英雄,也出盗贼。黄巢的出现,也是因为乱世,时间在唐末。在封建官方史家的笔下,农民起义军一直不被褒扬,或“贼”或“盗”。在新旧《唐书》里,黄巢也是“贼人”一个。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6:050000牛顿龙:三叠纪晚期角鼻龙(仅出土齿骨/非正式名称)
牛顿龙是一种角鼻龙下目恐龙,诞生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不过目前来说牛顿龙这一名称并不是正式恐龙名称,一般在古生物学界都很少使用,大多被认为是斑龙或者镰齿龙下的一个种,于英国的威尔士出土的化石也非常少,只有一组齿骨。牛顿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38:310000新发现 | 山西盂县金墓发现完整蒿里老翁壁画
张光辉等泥河金墓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秀水镇泥河村北150米处,系村民修路时发现,根据报批,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和盂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26:560002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西藏曲水温江多遗址
01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02项目负责人席琳温江多遗址位于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才纳村五组(图1),是吐蕃时期重要的政治和佛教中心之一,与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噶迥寺等共同构成了拉萨河流域吐蕃都城文化遗产综合体。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18:090001回眸:2012年NBA季后赛之雷霆的晋级之路
对于今年的西区季后赛雷霆最终杀进总决赛虽然还在大家意料之中,但是这群年轻人所展现的统治力,却着实让人感到惊艳。他们以一种超出大家预料的顺利,果断干掉了过去多年统治西区乃至全联盟的三支强队。如果让我用两个词概括他们的话,就是:逆天、反传统。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10: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