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中国古代墓葬中佛教因素发展的文化审视——《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评介
丧葬礼俗是中国古代非常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中古丧葬礼俗最重要的变化是宗教因素的介入,道教与佛教因素丰富了上古以来以巫术信仰和儒教礼制为基础,以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丧葬观念,镇墓辟邪、往生轮回的观念逐渐支配于中古丧葬礼俗。儒家孝道观、佛教轮回因果观和民间道教的鬼神观念共同构架了中古时期的丧葬礼俗观念体系。南京大学吴桂兵教授《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一书,正是通过对中古时期墓葬考古材料中佛教因素进入墓葬空间及丧葬环节的梳理来揭示墓葬图像与丧葬礼俗在中古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从选题之新颖、视角之独特、方法之考究方面来看,真可谓是独具慧眼。
《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
作者:吴桂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定价:298元
全书共84万字,除绪论外,分为八章,分别对汉代、三国两晋、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及西夏、辽代墓葬图像及丧葬礼俗中的佛教因素作了爬梳及解读。涵盖对两汉以来至明清以前中国境内崖墓石刻、摇钱树座、陶俑、魂瓶、陶楼、铜镜、画像石(砖)、彩绘壁画、石椁、漆棺、墓志、塔柱、碑刻、舍利函、经咒、经幢等墓葬遗存中带有明显佛教因素的视觉图像演进脉络的全面整理与分析,对学界尚有争议的图像如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中的簪花白毫相俑、孔望山涅槃图、曹操墓“舍利”画像、南朝“竹林七贤”壁画墓中的“飞仙”图像、入华粟特人墓中棺椁及床榻上的背光神等也顺带进行了甄别,真可谓是皇皇巨著。
此外,还对墓葬礼俗中的佛教因素也作了力所能及的探讨,如唐代与丧葬礼俗息息相关的地上佛寺营建、墓地幢、塔的设置、随求臂钏及下颌托、覆身安置陀罗尼经咒的殓式、吐蕃塔形墓营建、五代塔式罐、石灯台入葬、北宋皇陵和西夏帝陵中的禅院营建、宋代家族墓中较为流行的浮屠之法、辽代帝陵中陀罗尼经幢的安置以及辽代葬法中普遍流行的西天荼毗礼。
最后对整个中古丧葬礼俗中宗教因素的属性作了“儒释庄老尽穷旨趣”的结语,认为中古时期的丧葬本质上是儒释道三教信仰的一个“名利场”。纵观全书体例宏大、内含丰富,细细研读便会发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写作特点:
一是通史体例,宏大叙事。该书主要立足东汉晚期至宋辽西夏时期的墓葬考古材料,以通史写作的体例详细梳理了中古时期墓葬空间及丧葬礼俗中的佛教因素,构建了一部完整的中国古代墓葬佛教图像史。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分布极其宏阔,历史跨度逾越千余年,地理分布包蕴南北、辐射边疆,遗存形式丰富多样,佛教因素与相关图像纷繁冗杂。在浩繁的材料中能够披沙拣金,选取墓葬空间及丧葬礼俗中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图像及因素进行科学分期、分类,纲举目张,呈现出清晰的通史书写体例及时代演进特征。如南朝墓中流行天人、僧人与佛像题材模印画像砖;北朝墓葬的佛教图像多集中在“珉床雕户”般的棺椁葬具上;隋唐时期地上的佛寺成为丧葬礼俗佛教活动表现的主要空间;辽代丧葬礼俗中流行经咒、经幢与西天荼毗礼。针对具体遗存信息的介绍则完全忠实于考古材料的表述,墓葬形制、尺寸数据、遗存位置、图像内容、榜题铭刻、保存状况的介绍及相关图版信息一应俱全,力求全面、准确,从考古学的视角出发,以点带面,提纲挈领,构架了一部通史叙事的写作模式。
二是材料翔实,立论严谨。该书在以中原墓葬遗存为主要关切点的同时也频频关注到边疆地区如高句丽、吐蕃的相关材料,为使更加全面地展现本土墓葬中佛教因素的演变脉络,该书对域外相关材料也给予了不少的关注。如位于朝鲜半岛的德兴里、梅山里壁画墓、百济武宁王陵的相关壁画以及文献记载萧梁与百济往来的相关文献材料(第208—216页)。此外,作者对长江流域汉晋墓中出土的白毫相俑的关注与讨论(第133—143页)也体现出其敏锐的学术洞察,早在2003年作者就曾发表《白毫相俑与长江流域佛教早期传播》一文专门探讨在重庆、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发现的一批墓葬白毫相俑材料背后的宗教属性,认为长江流域各地三国至晋墓中出土的白毫相俑是佛教在该地区早期传播的产物。
该书在翔实完备的材料和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还特别注重墓葬考古研究的整体认识与空间分析,强调丧、葬、祭的一体性,力求在多元论据和严谨分析的基础之上立论,这是一种墓葬文化图像研究中难能可贵的整体观照意识。
如作者一直认为佛教因素从汉晋时期墓葬中的一件随葬器物,或者是一件随葬器物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渐地影响到后世葬具的装饰、墓室的装饰、墓穴的营建、埋葬的方式,乃至地面用于祈福的佛寺、墓幢等(第542页)。
在对福建闽侯南屿南朝墓画像砖空间配置的分析基础上,认为其自下而上的布置显示出经历了礼佛、不断飞升的过程,最终必然到达梵天净土的丧葬理念(第193—195页)。
通过对唐代陵墓附近营建佛寺或建在佛殿之下遥追宝塔、以及葬俗中暂厝于佛寺或死后舍宅为寺的习俗方面的分析,得出了唐代佛寺与墓葬关系更加紧密,地面佛寺成为丧葬礼俗佛教活动表现的主要空间这一观点(第298页)。
通过对吐蕃时期陵墓地上建筑、墓内设施、随葬器物的综合梳理,认为吐蕃丧葬礼俗中的佛教因素遗存与苯教以及地方习俗存在关联,反映出佛教因素进入吐蕃丧葬礼俗的过程性和复杂性(第383—403页)。
还认为宋墓中的接引图内容虽不甚明确,但确实反映出一种往生净土的观念(第49页)。辽墓中的备经图是在墓室中营构一个诵经与礼佛空间(第504页),四壁遍布真言梵字的做法是想将整个墓室作为彰显佛法法力的空间(第512页),埋葬的方式按照西天荼毗礼,这种墓室中营建礼佛空间甚至将其变为彰显法力的地下世界的葬俗表象是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达到巅峰的象征。
结语中强调中古时期长期存在佛教因素在墓葬遗存中的“混合”状态,并分析认为:汉晋时期是佛教因素与神仙信仰的“混合”;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佛教因素与祆教等宗教因素的“混合”;隋唐以后至宋辽时期是儒释道三家信仰的“混合”,这一阶段的复杂性在于佛教与道教均出现了互相借鉴的情况,如星官既有道教的星官,也有佛教的星官,这种“混合”模糊现象会掩盖墓葬真正的信仰内涵(第534—543页),还强调在观察整个中古丧葬礼俗中宗教因素属性时,一定要注意墓葬中各种宗教因素间的这种“混合”状态。
诸多的观点都应和了太史文关于做功德的认识:在中国中古时期,做功德并不局限在某一种特定仪式,而是整合所有仪式的结果,其中就有东亚最重要、最完备的仪式,这就是安置尸体的葬礼,以及其后的持续四十九天乃至死后多年的纪念活动。(参见太史文《疗以善业:中古佛教患文》)
这种整体观照意识还表现在作者对文献材料的整体认识。因为有一些墓葬案例是在墓主丧葬活动实施的丧或祭的部分有佛教参与的可能,但是在葬的部分(即墓葬遗存)中却未能显现丁点儿的佛教因素,如此一来,对墓志、历史文献中确载的墓主宗教信仰信息的捕捉就显得非常必要,但是无形之中也扩大了该书的研究对象,使得墓葬佛教因素演变的考古学研究更加深入而全面。此外,本书在立论过程中还非常重视空间分析的方法。如探讨四川地区摇钱树佛像时,作者强调应当关注其位置处在一个向上升仙过程中的一环,这种注重遗存空间的分析方法使简单的器物延展成复杂的结构及组合,平面的空间变成了仪式进行的立体场景。与整体观照的研究意识相比,空间分析强调考古材料的位置及组合,更偏向一种研究视角和方法,能够使单一的材料复杂化,发掘出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多维度信息。
三是图文互补,兼容并重。一方面表现为图文并茂的版式特色,数百幅插图涉及遗存及图像的分布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空间示意图、透视图、实物照片、临摹图、线描图、拓本等,还有大量的分析图表,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和学理性。另一方面,在侧重遗存图像的同时,也注重引用大量历史文献、出土文献、佛教典籍以及笔记小说等材料,尤其是对大量墓志、碑铭、题记、哀册、告身、买地券、衣物疏等墓葬出土文献的收录,极大地丰富了该书的论据材料,弥补了墓葬中图像遗存反映丧葬礼俗完整过程和信息时的局限。这种将考古学、图像学与文献学研究方法兼容并重的研究路径,更加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整个中古墓葬空间及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内外全局和清晰脉络。
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缺憾之处。譬如各章节搜求资料细密繁杂,但限于篇幅又不能逐一展开叙述,若能以附表形式全面刊布图像资料信息,则能更好地惠利学界。另外,对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墓葬佛教图像的宗教内涵发掘不够深入,对佛教因素折射丧葬礼俗变化的路径分析稍嫌单薄,对不同时期相同类型的佛教因素的演进与嬗变过程及不同时期丧葬礼俗变革的贯穿性讨论也略显乏力不足。许多地方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铺垫了大量的材料基础,似乎要试图对表象背后的潜在内因进行发掘和讨论,但却又戛然而止,令读者感到一种沧海遗珠之憾。
总之,《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一书选题独到、体量庞大、材料丰足、寓论于史,是学界第一部从考古学视角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墓葬空间中佛教因素的演进发展及由此导致的丧葬礼俗变化方面的专门著作,是宗教美术与考古美术相关研究领域非常值得关注和参考的一部重要学术成果。
注:本文系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宋金元时期甘肃墓葬礼仪美术的空间和图像叙事研究”(2020A-09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敦煌地狱题材图像的艺术人类学考察研究”(20YJC75101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教美术史》”(17ZDA23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慧国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现代高考年龄最大的考生86岁,科举最大考生108岁,而且考上了
中国古代考生的年龄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正是高考分数公布后的录取季,考生和录取话题很热。随着参考年龄的放开,每年的高考都会出现大龄甚至高龄考生。如成都今年出现47岁“叔叔考生”,虽然年龄比应届考生大一倍还多,但还是首次参加高,2017年还出现了56岁考生,39年前在湖北参加高考,考到广州读大学。39年后在广州再进考场,参加了人生第二次高考。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53:030000新发现 | 河北开元寺南遗址一处宋代房址内出土医药相关文物
开元寺南遗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是一处时代跨越唐至明清的古今重叠型城市遗址。自2015年以来经历了持续六年的考古工作,不仅发现了城墙防御遗存、寺庙建筑遗存,更是发现了大量与古代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遗迹遗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遗址中发现的一处宋代房址出土了和医药有关的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50:450000孙周勇: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5:17:320000清朝被灭亡了上百年 为啥还会有守墓人(清朝皇陵)
清朝的皇室陵墓有着守墓人是因为职业的传承.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在1912年的时候,随着溥仪的退位,也彻底宣告了清朝的结束.如今来看,清朝已经灭亡了111年之久,可是如今却在一些比较的地方,依然有一些人会给清朝的皇室陵墓当守墓人。皇室陵墓我要新鲜事2023-11-20 19:30:450000吴承明:关于传统经济的通信(上)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者按】著名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先生不幸于2011年7月8日与世长辞。吴先生学贯中西,淹通今古,给经济史学界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对本刊的成长发展,吴先生始终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指导。在吴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本刊特发表方行先生整理的吴先生《关于传统经济的通信》,并约请与吴承明先生有较多交往的学者撰写回忆纪念文章,以纪念这位睿智可亲的前辈。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