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晋至明清时期的玉蝉变化特色
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0:47:400阅
汉晋至明清时期的玉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走出了先秦时期的影响,逐渐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从厚葬之风到薄葬之风的变迁,玉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一、汉代玉蝉的时代特色
在汉代,厚葬风盛行,因此出土的玉蝉数量较多。这些玉蝉多由羊脂白玉和青玉制成,材质精良。
西汉时期的玉蝉通常有平头顶,两只眼睛突出在两侧。到了东汉后期,圆头顶的玉蝉开始出现。
汉代玉蝉的身体较薄且较大,翅膀用两条弧线表示,边缘锐利。身体上有线条纹饰,多为直线,采用“汉八刀”工艺,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二、晋代玉蝉的变化特点
晋代玉蝉出土数量相对稀少,多带有汉代风格。晋代玉蝉的头部多呈圆弧形,眼睛为椭圆形,更加突出。身体呈瘦长形,不再强调汉代的锐利感。纹饰中弧线比例较多。

三、唐代玉蝉的现象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玉蝉极为罕见,数量有限。
四、宋代玉蝉的演变
宋代盛行仿古,因此出现了许多仿制的玉蝉。这些玉蝉多模仿汉代作品制作,玉质优良。
宋代玉蝉的体型较小,不再强调汉代的锐利感。作为饰品的使用较多,较少用于玉琀制作。
五、元代玉蝉的特点
元代出土的玉蝉极为罕见,但上海嘉定法华塔地宫中发现了一件精美的水晶玉蝉,打破了元代无玉蝉的传言。这件玉蝉呈圆雕作品,无色透明,形象生动。

六、明代玉蝉的特点
明代玉蝉包括圆雕和薄片状两种。大多使用上好的青玉制作。明代玉蝉的蝉头较大,眼睛圆形,更加突出。翅膀雕琢较薄,腹部较厚。雕刻技法强调立体感。
七、清代玉蝉的特征
清代玉蝉有圆雕和薄片状两种。多使用上等玉料制作,雕刻精湛。清代玉蝉的眼睛多呈细长形,身体通常装饰以回纹和勾云纹。纹饰布局清晰,使用阳纹线雕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这名加拿大人盗走大量稀世中国宝物却被当好人,你看他在华咋混的
一名加拿大主教在华盗宝记(一)本文作者倪方六事件主角:怀履光(WilliamCharlesWhit)生平简历:加拿大传教士,河南圣公会主教,汉学家。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来华,1910年(宣统二年)到河南开封,此后长期在河南境内活动。回国后任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远东部主任,著有《洛阳故城古墓考》《中国古代甲骨文字》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09:230000考古人类学大师 生活在北京的“番薯人” 学界泰斗张光直
考古虽是兴趣所在,实际操作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却与日常生活太遥远,没有实际接触。我国考古发展过程中,“考古”一词在北宋时期已有,但内容较为简单,与现代考古学有差异。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丰富,有利于考古事业的发展。近百年来,我国考古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一些知名工程的实施,推动我国文化内涵重现天日。国家考古工作者努力探索我国历史,区别于盗墓分子非法行为。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37:050000彩陶与仰韶百年和考古百年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2:310000致敬中国考古的领路人和掌舵者——人物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发布
2022年,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发布,成为近年来我国海洋考古、城市考古重大收获。在温州考古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一个考古巨擘的身影……他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他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几乎以一己之力,让中国考古矗立于世界之巅,他就是夏鼐。(纪录片《考古巨擘夏鼐》推广曲《追梦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42:300008野蛮盗龙:加拿大小型食肉恐龙(长0.7米/6500万年前)
在很多人心中,恐龙都是很巨大的存在,它们随便一个都有现代的二层楼高。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在恐龙时代,小型恐龙种类及数量是最多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野蛮盗龙,它体长仅0.7米,是种小型食肉恐龙,因为体型小的缘故,食肉恐龙都不怕它,接下来一起去了解看看。野蛮盗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43:0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