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类学大师 生活在北京的“番薯人” 学界泰斗张光直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37:050阅
考古虽是兴趣所在,实际操作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却与日常生活太遥远,没有实际接触。我国考古发展过程中,“考古”一词在北宋时期已有,但内容较为简单,与现代考古学有差异。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丰富,有利于考古事业的发展。

近百年来,我国考古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一些知名工程的实施,推动我国文化内涵重现天日。国家考古工作者努力探索我国历史,区别于盗墓分子非法行为。
介绍考古学家张光直。他16岁前生活北京,童年在丰富文物遗存处度过,培养对古文明的兴趣,使他投身考古事业。回台湾后,对北京生活仍记忆犹新,影响后来行为。台湾人自嘲“番薯人”,张光直不同,生活北京。幼年赶上国家文化变革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思想。

张光直致力我国史前考古,学术成果丰硕。他阐述我国文明起源特点、地位问题,以及东南沿海文化与台湾文化关系问题,建树良多。同时是“架桥人”,将我国考古成果带到世界,西方理论方法带到我国,推动史学考古发展,为两地区学者了解发展进程互动提供机会。

2001年在美国逝世。作为杰出史学考古工作者,贡献永不过时。部分史学方法和成果对今天研究具指导意义。无论如何,是我国史前考古研究无法忽视的人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济: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八年前,我曾在与今天同样的场合,就是在蔡孑民先生八十七岁的纪念日,讲《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今天,我又在蔡先生九十五岁诞辰纪念日,把这同样的题目再谈一次。0002门多萨龙:南美巨型恐龙(长25米/蜥脚类中的短脖子)
门多萨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9300万年前-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25米,属于超巨型植食恐龙的一种。它和其他蜥脚类恐龙不同的是脖子和尾巴都非常短,主要生活于南半球,第一批化石出土于阿根廷。门多萨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17:270000夏朝存不存在:考古发现夏商盐铜基地,难怪二里头被称为“夏都”
前两年,原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更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由此正式宣告“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二里头之所以被确定为“夏都”,主要在于三个原因:首先所处时空与史书记载的夏朝情况一致,其次考古确认为具有“王朝气象”的广域王权国都,第三是介于龙山文化与商朝文化之间的另一种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16:040000考古中发现的“触器”,有的很写实,古人比现代人想像丰富
考古中发现的触器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考古中的特殊发现——性文物的出土。这方面的文章我以前不只一次写过,网友很有兴趣了解,所以我很乐意再给大家介绍一下。(石器时代的崇拜物“男根”)首先来个名词解释,何谓“性文物”?这个说法在考古学上是没有的,是民俗学上的叫法,狭义讲是与人类性生活有关的文物,包括传世和出土两类,本文要说的是后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1:300000四川出土的扁鹊墓穴 真能让人复活?(扁鹊古墓)
扁鹊古墓中发现的竹简记录了古代医术。2012年的夏天,成都地铁三号线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着,正在向地下发掘的时候,工人突然发现不对劲儿,地下好像并非正常的土质。结构看上去更像是古墓,施工立马被停止了,建设单位马上通知了相关部门,考古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式发掘。在发掘过程中逐渐确定这里总共有四座古墓来自于汉代,这些古墓最终被命为老棺山汉墓。盗墓则光顾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12: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