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与仰韶百年和考古百年
我国史前彩陶遗存极为丰富,发现与研究的历史相当久远,基本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相伴始终,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二十世纪初期,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发掘,开启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也是中国史前彩陶发现与研究的开端。此后日本学者滨田耕作在东北地区,中国学者李济、袁复礼在山西、河南地区也相继发现了若干彩陶遗存。 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史前考古学及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阶段,在获取彩陶资料的工作方法上较为原始。多数采集与收获的彩陶标本缺乏准确的出土层位,出版著作集资料与发表与一体,研究性强于资料性。此时“西来说”为彩陶研究的核心,开中国彩陶研究之先河。与安特生相比,梁思永与李济对“西来说”持审慎的态度,对资料的梳理也更为科学与严谨。

二十世纪上半叶,1931 年由梁思永主持的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后冈“三叠层”的发现,中国考古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45 年,夏鼐发现齐家期墓葬填土中的仰韶期彩陶片,为解决齐家文化与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提供了地层上的实质性证据,也是中国考古层位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自此,中国的田野考古在逐渐形成的地层学方法指导下步入正轨,使得此后的彩陶研究开始关注出土层位。 1953 年,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为史前彩陶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日本学者在中国北方、东北及台湾的开展相关考古工作,并且陆续在长山列岛、赤峰、大同云冈、临汾盆地、澎湖列岛良文港等地发现彩陶遗存。 1948 年裴文中的《中国之彩陶文化》系统梳理了中国彩陶的分布及年代,注意区别“彩陶文化”与“仰韶文化”内涵的不同,并提出了彩陶是否单一起源的问题。这一时期仍受“西来说”的影响,裴文中、尹达、夏鼐、安志敏等一批学者在关注彩陶研究的同时,也注重讨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关系。

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石兴邦主持的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节点。文革之后各大考古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中国考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此时考古类型学研究逐步成熟,彩陶器形与纹饰之演变规律的讨论成为热点,运用类型学、花纹母题之间的组合关系,张忠培、严文明、杨建芳撰写了有关半坡与庙底沟文化彩陶图案发展演变的文章。

除此之外,专题性的彩陶研究也逐步展开。1957 年马承源从艺术的角度对仰韶文化的彩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然这一时期彩陶考古发现与研究重心仍以黄河中上游为主,但其他各地出土的彩陶也开始受到重视,至七十年代末,江苏、甘肃、青海等区域性的彩陶图录相继出版。一些关注彩陶文图寓意的文章相继出现,对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改革开放为国内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中国考古学也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 苏秉琦关于中国考古学区系类型的理论建立,彩陶遗存在这一背景下有了新的内涵,有关河南、青海、新疆、山东等各区域的彩陶研究相出现。这一时期张朋川与李水城的两部有关彩陶的研究最为突出。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将自己在西北地区所做的十数年工作进行梳理,将考古研究与艺术史相结合,同时具备一定的科普性,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彩陶图案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美术研究。李水城的《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从考古学意义上梳理了半山与马厂文化的彩陶遗存,为此后的彩陶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意义。 此时也涌现出一大批有关彩陶图案寓意的讨论文章,其中鹳鱼石斧图、鱼鸟彩陶图、人面鱼纹彩陶盆等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严文明、赵春青、袁广阔、徐永杰等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随着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不断引入,彩陶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最近几年在这一领域较为突出的者当属王仁湘,其自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延续至今,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庙底沟彩陶遗存的著作。余西云《西阴文化:中国文明的滥觞》注重对彩陶图案纹饰的探讨,此外,冯时、陆思贤、王克林等也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来研究彩陶图案的寓意。除了传统的考古研究,具有艺术史及科技背景的学者也参与到彩陶问题的讨论中来,为彩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扩展阅读:寻找“彩陶西来说”之源——中罗联合考古
2020年游学:永登县马家窑文化彩陶
彩陶之乡:甘肃史前彩陶的绚丽纹彩
考古的温度:喧嚣与寂静——磁窑沟考古随笔
在吕梁大山深处古瓷窑址发掘的日子里,有好几次我都顺着陡峭的山坡爬到了窑址对面的山顶上,向下凝视这通向外界曲曲弯弯的山沟沟和山沟里那仅存的小得可怜的窑址发掘区,脑海里遥想当年磁窑沟里的繁忙景象。初来调查时是早春,天气还如冬天般地冷峭,在灰黄萧瑟的山沟里,四处找寻着古代窑址的蛛丝马迹。正式的考古工作跨越了夏、秋、冬三个季节,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也终有些收获。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03:480000湖北发现“水墓” 被盗墓贼多次光顾 考古挖出价值10亿的黄金
据统计,湖北省内拥有1.5万处文物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超过40处,还有大量出土的珍贵文物不计其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以及两千余年不腐不朽、出土时锋利如新的越王勾践剑。悠久的历史赋予湖北这片土地浓厚的文化氛围,但也吸引了无数盗墓贼在这片土地上活动,试图探寻那些大型古墓。湖北一座独特的“水墓”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44:310000重庆奉节老县委办公楼下发现秘密洞穴,被疑是刘备真身葬处
甘夫人墓与奉节县委老楼下的神秘洞穴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文章,接上一篇《重庆学者提出刘备葬在奉节十大理由》一文,再谈刘备真身墓问题,这些材料见我早几年出版的《三国大墓》一书。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08:260006这片家族墓地很特殊,仅凭一块墓碑成国家文保单位,盗墓者盯上了
杨赟碑及家族墓地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人讲究“活时族居,死后族葬”,因此形成了很多家族墓地,这在现代考古中有很多发现,往往一个古墓群,就是一片家族墓地。比如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蓝田北宋吕大临吕氏家族墓、大荔清朝李氏家族墓、安徽北宋合肥包公家族墓地、河北石家庄元朝史天泽家族墓地,等等,这些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都曾聊过。这篇头条号来,说说河北蔚县杨赟家族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6:560000盗墓者混进民工队伍,“协助”考古队清理,将金器私藏裤裆里带出
江西明益宣王朱翊鈏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一般人认为,盗墓者都贪心胆大,为了盗宝,什么都可以不顾。其实也不尽然,贪心是事实,但胆大未必都是,有的也有文物保护意识。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盗墓事件中,盗墓者因为见到了不腐古尸,心里害怕而放弃盗墓,并且主动向文物部门报告——在盗墓江湖上,这事真的算奇葩!这事发生在40年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24:5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