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陈树祥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位于铜绿山Ⅶ号矿体所在大岩阴山北坡,坐落在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马鞍形山岗上,南北长150、东西宽20~50米,面积约4500平方米。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墓葬区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2275平方米,清理墓葬135座。其中,两周时期墓葬123座(西周晚期3座、春秋时期120座),共出土铜、陶、玉、铜铁矿石等质地文物170余件。墓葬皆为长方形岩(土)坑竖穴墓,排列有序,极少打破关系,多数墓呈西北—东南或东西向,仅数座为西南至东北向。40座墓葬带壁龛。


墓葬葬具及人骨全部腐朽,根据朽痕可判定91座墓葬有葬具。墓葬分为两类:一类为一椁一棺墓,5座,规模稍大,一般位于墓葬区地势较高阔地带,均为春秋时期墓葬,分别是M1、73、76、78、88。一类为单棺或无椁无棺的小型墓,118座。小型墓又分为宽边长方形小型墓(45座)、窄边长方形小型墓(73座)。
63座墓葬出土随葬品,随葬品多放入壁龛或棺内,少数置于棺上一侧或填土中,多为日用器。随葬陶器以鬲、盂、豆或鬲、豆、罐等为组合,多数随葬其中的1或2件。有20座墓出土青铜器,除1件鼎外,主要为兵器和工具等。有4座墓壁龛中随葬铁矿石,2座墓壁龛中随葬石砧,1座墓填土中放置孔雀石。
一椁一棺墓中M1是规模稍大的一座,墓向302°,墓口略呈长方形,长3.82、宽2.32米,墓底长3.38、宽1.86米,墓深2.42米。墓坑南壁中部凿挖一拱形壁龛,内部正置一件陶鬲。椁痕四角各有1枚青铜抓钉,墓底发现两条垫木槽。棺内西部发现玉玦2件(1件残)、玉璜1件。M88墓向277°,墓口略呈长方形,长2.98-3.16米、宽1.82-1.92米,墓深2.76-2.80米。棺底铺有一层朱砂,棺内随葬铜戈和铜凿各1件、铜刮刀2件、玉环(残)1件。




M5为单棺宽边长方形小型墓,墓口长2.40-2.70米、宽1.18-1.3米,墓深0.86-1.14米。棺上一侧分别放置陶豆、铜鼎、陶盂。M2为单棺窄边长方形小型墓,墓口长2.60、宽0.76-0.88米,墓深0.68-0.88米。上层填土内发现陶鬲、陶盂(带盖)、陶豆各1件,且为有意被打碎放置。
价值与意义
这是铜绿山也是中国矿冶考古首次发现的与矿冶遗址相关的墓地,揭示了矿冶生产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有关信息。
墓葬区位于铜绿山Ⅶ号矿体所在的大岩阴山北麓,大岩阴山自1975年以来发现的5处古代采矿遗址和2处选矿、冶炼遗址与墓葬区均相距不远,墓葬的年代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晚期,与上述7处古代矿冶遗址特别是Ⅶ号矿体所在的5处采矿遗址年代大多相同。墓葬规格接近、排列有序,是一处明显有别于两周时期家族墓地的公共墓地。随葬品除日用陶铜器外,部分墓葬随葬铜铁矿石和矿冶生产所需工具,而且多寡不一,有的仅1件陶器或1块铜铁矿石,有的多达10余件青铜器或8件玉器。
一椁一棺墓和随葬青铜、玉器的宽边长方形小型墓规格高于其他墓,墓主身份可能为矿区较低层次的生产管理者或掌握了一定技艺的高等级矿工。根据随葬品情况推测他们可能有分工,如随葬铜兵器的可能与矿区安全保卫有关,随葬铜斧、铜凿等的可能与采冶和矿区木工管理有关,随葬铜刮刀的可能与竹器制作有关,随葬铜削刀的可能与生产记录相关。随葬孔雀石、铁矿石、石砧等碎矿工具的或无随葬品的小型墓墓主,可能是矿冶生产底层的技工或工人。这些为研究春秋时期铜绿山乃至中国古代矿冶生产中的人力分工和技术种类等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首次较为完整地揭示了铜绿山矿冶产业链的基本情况,同出的炉渣、铜矿石和铜器等为研究铜绿山矿冶生产流程和技术提供了新资料。
四方塘遗址墓葬区与近几年在岩阴山脚遗址发现的洗矿尾矿堆积场、选矿场、35枚矿工脚印、四方塘遗址冶铜场及以往的Ⅶ号矿体5处古代采矿遗址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同时代同地区较为完整的矿冶产业链,为研究东周时期铜绿山铜矿采冶空间分布、生产规模、技术流程等拓宽了视野。

墓葬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等,是第一次在铜绿山发现的除工具外的青铜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部分铜器和孔雀石采样,进行了铅同位素示踪分析,认为这些铜器的原料多数来源于铜绿山,说明铜绿山当时存在青铜器生产。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对四方塘遗址范围内、即墓葬区西北的两处春秋时期冶炼场中的炉渣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两批次炉渣含铜量平均为0.49%和0.68%,表明矿石中的铜均还原很好,说明春秋时期铜绿山在较完整的矿冶产业链支撑下的冶铜技术是十分先进的。
揭示了铜绿山楚文化与扬越文化融合发展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对该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新资料。
从墓葬形制到随葬品,可以看到墓葬区文化属性是扬越文化和楚文化共存,楚文化因素逐渐加强。陶器中的鬲以本地商周时期流行的刻槽足鬲稍多,陶器组合又以春秋中晚期楚墓典型的鬲、盂、豆组合偏多。
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
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白起坑杀40万赵军: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长平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境内,是春秋战国时赵国的一座城邑。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此陈兵百万,展开了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是秦军战胜了赵军,俘虏了赵军四十余万人。秦国的统帅白起怕这些投降的赵军作乱,除了将其中240名未成年的赵军放回国之外,对于其他俘虏全部坑杀,史载"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35:09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周代至汉代采铜和冶铜遗址。铜绿山乃铜绿色山丘之意。位于湖北省大冶县西北3公里处。这里的主要遗存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年代为战国至汉代。遗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黄石市博物馆等进行发掘。这一发现初步揭示了古代采矿和冶铜的生产情况,填补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一个空白,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1:340000农民土葬发现古墓 拒绝50万上交国家(祖坟古墓)
老农的祖坟挖出墓葬后不需要国家补偿。2016年住在丰县的一农户因为家人去世需要土葬,这也是当地的风俗,家里老人去世后就需要埋葬在自家地里。然而就在墓穴挖到一米深时,竟然意外发生坍塌,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黑漆漆的大洞,仿佛看不到底,他们好奇地打开照明张望,却看到里面有一具蒙着白灰的棺材。显然他们这是挖到古墓了,只是刘广进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这座古墓,于是就停止了挖掘。50万收地我要新鲜事2023-03-21 14:49:360000许世友老家下葬经过:周边警戒,全程工兵秘密执行,不准拍照录像
许世友的葬具和随葬品本文作者倪方六在现代殡葬史上,有一个人下葬极为特殊,还是经过高层特批的,这就是许世友。中国大陆现,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均实行火葬。许世友身为解放军高级将领,先后任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是1949年以后高级领导人,三个遗体没有火化的人之一。另外两位是1950年去世的任弼时和1976年去世的毛泽东。真正土葬的,只有许世友和任弼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3:480003新发现 | 山东烟台发现北宋纪年墓
2021年7-8月,烟台莱州书院兰亭项目建设用地考古勘探中发现有墓葬分布,11-12月烟台市博物馆对这批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因墓葬位于烟台市莱州市文昌路街道东三岭子村东侧,定名东三岭子墓群。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从北宋延续到清代,其中宋元墓尤为重要,墓葬形制、葬式及随葬器物均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带有明确纪年的北宋墓葬在胶东地区更是极少发现(图一)。图一发掘区全景照1.宋代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05:040001